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建设更加富裕和谐新番禺的关键时期。劳动保障工作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形势、新的挑战。当前,因受金融海啸冲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企业经营受多因素影响成本加大,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一些企业因此倒闭;一些企业则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解决经营困难问题,采取外迁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内陆地区或降低员工福利等手段降低用工成本。由此给就业和劳动用工管理带来较大的冲击。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对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等工作的影响,集中精力做好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要克服盲目乐观的情绪,认真分析形势,正视存在问题,加大工作力度,要瞄准工作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攻坚克难,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擦新工作亮点。积极破解劳动保障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工作力度,在确保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上,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性劳资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为保稳定保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9年我区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本着“稳中求进,进中求精”的理念,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重点做好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统筹劳动关系调处措施,着力增加居民收入;统筹业务工作与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新的发展,为构建更加富裕和谐新番禺作出新的贡献。
(一)积极扩大就业,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继续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力度,统筹做好失业人员、城乡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和外来劳动力就业工作,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确保全区就业形势稳定。
一是继续完善镇(街)、村(居委)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全面加强服务机构的建设,实现服务机构的科学管理,规范运作。进一步健全区、镇(街)和社区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向社区和农村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促进各类人员就业。
二是继续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通过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落实各类扶持补贴政策,扶持特困失业人员、“4050”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问题。
三是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进创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切实抓好各类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退伍复员军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成长农村劳动力实现 “无缝衔接就业”,外来劳动者稳定就业。继续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激励和扶持一大批自主创业人员,全面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四是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各类人员就业。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积极关注企业经营运作情况,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就业状况,以及外来劳动力流动情况。在春节前后,开展一次调查摸底,掌握全区用工动向,及时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稳定员工队伍。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继续举办专场招聘会、农村劳动力巡回招聘会,在区内大中专院校举办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招聘会,促进各类人员就业。
(二)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
以建立充分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制、机制和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继续抓好社保扩面征缴。按照“对象即任务”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通过开展社会保险年审、社会保险稽核、劳动执法检查、政策宣传等工作,促使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是积极开展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解决无定期养老待遇城镇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积极做好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根据广州市《广州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认真研究和拟定我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意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计划在上半年在有条件的镇进行试点,下半年逐步在全区实施。切实保障农村农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四是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险体系。扩大家庭庭病床和转基层医疗机构继续康复业务,提高医保社会服务水平,让社区群众不出家门便可享受到优质、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五是进一步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努力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机制,努力为退休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做好“九类特殊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三)加强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建设,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面对因全球金融海啸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劳资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继续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全面加强劳动保障监管和劳动关系协调力度。立足基层,着重预防,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监管,加大劳资矛盾排查调处,将劳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出大事、不出连锁反应的事。
一是强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大《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从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及时消除各类误解误读现象,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促进“依法用工、合法维权”。
二是加强日常巡查和举报专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提高劳动保障监察能力。加强日常巡查,做到“上门、到位、有为”,全面、准确掌握辖区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资料,及时、动态地掌握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对高危企业提前介入、提早监控,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做到“小事不出厂、大事不出镇”。
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健全监察执法工作体制。以外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为重点,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劳动保障为主、建设、公安、工商、生产安全、工会、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快建立完善劳动争议派出庭,提高案件处理效率。加快对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的建设和工作人员的招聘、办公设备的配置,使其尽快投入使用,尽早实现就近、就地解决劳动争议案件,实现劳动争议案件的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力争调解不出村居、仲裁不出镇(街)。
五是健全基层争议调解组织,积极在企业和村(居)建立基层劳资纠纷调解小组,承担协调劳动关系有关工作。巩固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加强沟通合作,积极创新工作方式,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劳动关系协调层次和水平。
党的十七大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劳动保障又快又好发展,为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的新番禺作出新的贡献!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