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番禺区侨务外事办、区侨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侨务、外事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三个大有作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侨乡及对外优势,以侨为本,加强服务,全面推进侨务、外事各项工作。
一、2008年工作回顾
㈠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我们开展思想大解放讨论活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全体机关工作者积极参加。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学习讨论,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的重要讲话,学习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区委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通过举办“解放思想与侨务工作”培训班,就破解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难题展开讨论,对“涵养侨源”、“引智引资”、“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办撰写的《解放思想 促进侨务工作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被评为区解放思想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
通过学习培训、调研讨论,形成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活动氛围和良好局面,进一步加深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加强班子作风建设,增强统揽工作全局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做到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按照区委和区直机工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从10月开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建设‘首善之区’、构建和谐番禺”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五个一天”和“四个一次”活动有机联系,统筹安排,突出侨务、外事特色,深化学习调研,开展主题实践,从解决突出问题,增强服务的实效入手,建设和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使侨务、外事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党总支部积极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与石楼镇岳溪村党支部结对子,并就互帮互助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五个一”(两个支部集中过一次组织生活;慰问一次党员群众;帮扶一户困难党员;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办一件实事好事)活动。想方设法为岳溪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并资助部分资金该村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二次水改工程,帮助加强村容村貌建设、整治和管理,营造良好的村居环境。
㈡调整思路,强化服务意识
一年来,我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适应当前侨务外事的新形势,紧密结合番禺侨情和外事工作实际,按照“团结、真诚、服务”的六字工作方针,树立起“小事当成大事做,虚事当成实事做,无事主动找事做,要事齐心协力做”的工作思路,争取主动,拓宽服务渠道,创新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针指导下,领导班子的团结得到进一步加强,班子成员之间以诚相待,工作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健全了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情集体研究决定,内部实行层级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加强了与上级和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为做好侨务外事工作创造了条件;真心诚意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服务侨届的“四个”服务的意识更明确,机关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㈢开展多形式的对外交往活动
一是充分发挥我区的侨力资源优势,大力拓展海外和港澳侨务工作。我们以多种形式密切与荣誉市民、社团侨领和重点人物的沟通联系:积极协助区委、区政府在港澳地区举办新春联谊活动;赴港澳拜会重点知名人士,参加港澳“五会”以及镇街同乡会等社团会庆活动;春节、中秋节期间上门慰问在番禺工作和生活的荣誉市民,向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举办一年一度的归侨侨眷迎春节茶话会;参加美国安良工商会成立115周年暨第92届年会;积极组织和参与港澳乡亲回乡的敬老活动和奖教奖学活动。
在邀请旅外乡亲回来观光的同时,积极“走出去”联络乡亲,分别组团参加美国三藩市番禺昌后堂150周年志庆活动、加拿大多伦多第四届美洲番禺恳亲大会。10月,区委书记谭应华在出访考察期间,专门拜访了澳洲番禺同乡会和新西兰番禺同乡会。
开展侨资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在金融海啸、“双转移”、“腾笼换鸟”等形势下,以及劳动、环保、税务等政策环境下碰到的困难,积极为其想办法、协调各方面关系。通过各种方式,如召开荣誉市民企业代表座谈会,进一步密切与荣誉市民和港澳乡亲的关系,为我们开拓侨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大力加强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工作,分别举办、接待了“英法青少年番禺寻根夏令营”、“第九届海外杰青汇中华”等4批共300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夏令营活动,得到了海外侨团、侨胞的肯定和认可。通过举办活动,拓展了华侨新生代资源,加强了与海外侨团、华校的联系,进一步扩大了海外联络联谊面,对区侨务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是通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增强番港澳三地青年情谊。一年来,我们分别举办了“番港澳侨界迎奥运乒乓球联谊赛”、 “‘番港澳’三地青年射击比赛”和“‘番港澳’三地青年高尔夫球邀请赛”,组队参加了“广州市侨界‘博亚’杯乒乓球联谊赛”、“穗港侨界迎奥运家庭趣味运动会”、“广州市第五届中外友人运动会”等,通过比赛,增进番港澳三地的乡梓情谊,凝聚民族情感,为发展侨务事业,创建更广阔、更融洽的联谊工作平台。
四是热情接待各方外宾,领导亲自负责、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积极配合上级外事部门,接待了美国、日本和比利时等9个国家12个考察团,有力促进了我区的对外交往,巩固和加强了我区与来访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
㈣完成侨捐项目监管工作
2008年初,完成了侨捐项目的普查登记、确认挂牌、建立起电子档案和有关监管制度。经统计,全区接受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捐赠的侨捐项目共1131个,折合人民币为6.35亿元(未包括宝墨园的珍藏文物),占广州地区侨捐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捐赠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500-1000万元的项目18个,100-500万元的项目107个。当中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金额为2.03亿元,占32%;医疗卫生1.14亿元,占18%;慈善福利1.04亿元,占16.4%,交通设施0.9亿元,占14.2%;其他1.24亿元,占19.5%。10万元以上的441个项目已全部确认,167个挂牌项目也全部完成。我区的侨捐项目监管工作,得到省、市侨办的高度评价,认为我区在侨捐监管工作上走在全省的前列。区侨办获得“广州地区建立侨捐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工作优秀组织奖”,何添颐养园等10个受赠单位获得“先进集体奖”,另有13位同志获得“先进个人奖”。
㈤做好归侨普查,掌握新侨情
归侨普查工作从2007年8月开始,我们通过加强统筹协调,联合“五侨”单位,充分利用镇(街)、村(居委)两级侨务网络平台,调动越南侨友会、印尼侨友会等民间组织力量,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取得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助,充分调配人力资源,经过8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普查登记工作。
据统计,全区目前共有归侨267户317人。归侨的原侨居国共有16个国家(地区),大部分是东南亚侨民,且年龄结构偏大,其中61岁以上占55.8%。通过对普查登记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梳理、分类、建档,尤其重视对资料的分析和运用,使归侨普查为新时期党和政府制定侨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㈥规范管理,为因公出访提供优质服务
在外事工作上,继续开展“创三佳”活动,外事科的同志按照“最佳服务形象、最佳服务态度、最佳服务效率”的要求做好服务工作,办理对企、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从事经贸活动和科技文化交流,实行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办证单位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得到了基层单位的普遍好评,促进了我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严格执行《关于加强番禺区区管干部出国(境)管理的意见》、《番禺区因公往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行证收缴保管办法》,严格外事出访纪律,继续规范和加强因公出国及赴港澳证照的收缴保管工作,建立审批登记制度,实行统一的专人、专柜管理。由于认真执行中央、省、市有关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规定,建立一套完善的因公出国管理制度和人员审查办法,严格审核、审查出国团组和人员,我区全年没有发生违规事件。
㈦加强对外宣传,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1、继续办好《番禺侨讯》,积极对外宣传番禺侨情。《番禺侨讯》创刊20年来,始终坚持“为侨服务”办刊宗旨,坚持“外宣无小事”原则,突出“番、侨”两字,版式风格创新求变,注重专题报道,增加信息量,力求办出地方特色。2008年特别设置改革开放30周年专栏,除本刊编辑部组写纪念文章,还特约资深侨务工作者郑德、苏耀乾、朱集发等,以及镇、街侨务干部撰写纪念专稿,共同回顾我区改革开放30年来的侨务工作的成就。现《番禺侨讯》的每期印数已增加到3000册,向全球29个国家地区、100多个海外社团的侨胞和港澳同胞免费赠阅,还新增寄往25个中国驻外使领馆,增强侨界的联系沟通和加大对番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对外宣传力度。
2、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办公自动化。扩充门户网站,升级外事签证办理系统,建立运行OA系统,开通短信息平台,向无纸化办公前进了一大步,不仅加速了公文流转和办理,扩大信息来源,提高办文质量和办事效率,而且挖掘干部潜能、发挥现有计算机设备的效能,提高办公室的政务参与、外事管理和后勤服务能力。
3、努力拓宽信息渠道,以及时、准确、有效为基本要求,不断提高信息工作质量,进一步发挥侨务信息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作用,推进侨务工作的影响和交流。全年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信息58条,向市侨办报送信息84条。莫冠民同志被评为市侨务信息工作优秀信息员。
㈧为侨服务,构建和谐侨界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广大归侨侨眷的关心和爱护,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认真开展为侨服务、扶贫济困活动。每逢中秋、春节前,区侨务外事办、侨联分别陪同区领导和市侨办、侨联领导,组成侨界送温暖慰问团,分别到石基、沙湾、市桥等镇街慰问贫困归侨,了解其生活和身体状况,送上御寒衣物、生活用品及慰问金。春节前夕,我们召开每年一度的归侨侨眷迎春茶话会,与250多名归侨侨眷代表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与新马侨友会番禺组召开座谈会,了解其会务活动情况,关心老归侨的生活状况。“六一”前夕,我们组织区侨联顾问、广州市荣誉市民
积极宣传并贯彻落实《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切实保护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认真、及时处理好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来信来访。全年共受理信访案件共18件,办结18件;接受来访和电话咨询64次。我们对全部来信来访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得到了广大归侨侨眷的好评。
㈨情系灾区,积极发动侨界捐款赈灾
回顾过去的一年,区侨务、外事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是全区广大侨务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与各镇(街)、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区侨务外事办、区侨联对大家一年来的对我们工作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