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08

番禺区农业局2008年工作总结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09-08-18 01:12:52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过去一年,区农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坚持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工作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预计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64亿元,增长5%;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1070元,增长14.2%。

 

2008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全力以赴抗灾复产,保证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2008年我区受到冻害天气、强台风“黑格比”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面对自然灾害,农业部门全力以赴组织开展抗灾复产工作。一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掌握最新天气情况和受灾情况,成立工作组深入镇(街)、村指导落实防灾减灾措施。二是迅速落实救灾复产资金。积极向区政府申请启动农业救灾准备金,支持农户救灾复产。2008年共安排区级农业救灾复产资金1689万元,重点支持受灾农户购买复产急需的种苗、农药等生产资料,千方百计帮助受灾农户渡过难关。三是全力恢复农业生产。加强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农户落实各项农业复产措施,指导灾后疫病防控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

(一)种植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水稻种植面积5.33万亩,年平均亩产413公斤。鼓励农民积极发展玉米、番薯等杂粮作物,确保完成广州市下达的粮食工作考评任务。常年蔬菜面积5.1万亩,总产量36.3万吨,蔬菜价格、亩产值、总产值同比有所增长;水果种植面积6.8万亩;花卉种植面积6.8万亩;果蔗种植面积4.9万亩;其它经济作物整种面积1.2万亩。

(二)畜牧业生产力保稳定。预计全年饲养量50.0万头,上市量26.5万头,存栏量17.0万头,同比分别下降3.1%、24.1%和上升2.1%。全年三鸟饲养量2044.6万只,上市量1467万只,存栏量421.6万只,同比分别减少13.6%、22.2%、12.3%。种猪增长较快,种禽除种鸡外均有不同程度升幅。年末种猪存栏12280头,同比增加42%。

(三)绿化造林工作进展顺利。大力推进鱼塘林网工程建设工作;抓紧进行农村公园、风水林建设;全面完成涉及多个镇1万多棵池柏杉树苗的农田林网种植任务。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

(一)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开展水稻、香蕉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广应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加强农业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引进优质、高产、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实用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工作,全面完成市下达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任务。继续抓好群众性农业创“三高”活动,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广泛深入宣传发动,申报参赛的单位共有545个,参赛总面积达2.56万亩。

(二)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大力度引进、改良、推广甘蔗培土机、微耕机、喷灌机等先进适用的园艺机械和植保机械,加大力度推广水产养殖机械以及水产保温大棚设施,进一步推进农业设施的应用。全区新增农业机械4660台(套),新增喷滴灌设施9294亩,新增农机动力1.3万千瓦

(三)开展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工作,推进标准化生产。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个,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申报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的基地有22个。目前全区累计有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43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34个。新一代渔业有限公司、洋毅畜牧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天力畜牧有限公司通过了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验收,沙湾兰花协会承担的广州市兰花生产技术规程、洋毅畜牧有限公司承担的蜗牛养殖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审议并发布。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1个,市级示范区6个。

(四)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公司+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扶持培育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成立番禺区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给我区农业企业搭建一个信息互动、沟通合作的平台。2008年市、区两级安排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2110.7万元,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我区目前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6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各1家,是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最多的区(市)。据统计,其生产性经营企业面积1.7万亩,年生产销售收入2.1亿元,带动农户流通销售收入0.9亿元;饲料生产80万吨,销售额22.3亿元;农产品加工量1.98万吨,加工销售额4亿元;市场交易量6.3万吨,交易额5亿元;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带动本市农户2.8万多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收入4.8亿元。

三、狠抓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加大农政执法力度。创文”迎检和保障供奥运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重点,继续推进农资市场整顿工作,开展对农资、初级农产品食品的生产执法检查,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违法行为。全年农业行政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3万多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店和禽畜经营店有3.4万间/店/场次,对94家店/档作出行政处罚,没收违禁假冒伪劣农药、化肥、兽药一批。

(二)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控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的检测数据进行网络化集中处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密切的监控。加强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添置新的检测设备,增加检测种类和提高检测水平,该中心已具备开展蔬菜水果、畜禽肉蛋、水产品、农田土壤、水等152个参数的检测能力。目前,我区已建成了以番禺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为管理平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核心,各镇街农产品检测站、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为监测点,食品安全监测车为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

(三)开展农产品检验检测。对全区的在田蔬菜农药残留、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药物残留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测,密切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严格实施屠宰检疫、产地检疫和冷冻动物产品检疫,抓好生猪“瘦肉精”监测工作。对发现的有害农产品全部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超标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对辖区内奶牛养殖场的生产管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禁止鲜牛奶掺入三聚氰胺,以及使用违禁兽药、抗生素等行为。

(四)狠抓供奥运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把保障供奥运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全面摸查核实供奥农产品生产基地情况,落实监管人员;全方位开展农业投入品管理和检验检测工作,实施严密的监控;全过程监管企业生产环境,对生产台帐、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进行检查,切实把监管措施落到实处。

四、切实加强动植物防疫工作,严防重大疫病发生

坚持“政府保免疫率,业务部门保免疫效果”的原则, 以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狂犬病三大人畜共患疫病为重点,抓好动物免疫工作,构筑坚固的免疫屏障。对禽流感建立月免疫制度,定期对免疫后的家禽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及时向养殖户反馈并明确必须对抗体水平未达要求的家禽及时补针,做到“以监定免、以监促防”。有序开展牲畜口蹄疫免疫,提高犬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疫病的免疫率,继续加强免疫监测,确保免疫质量。

落实各项植物检疫措施,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切实抓好植物病虫检疫和防控工作。对“蛀果虫”全区统一喷药防治以及统一诱杀;对突发性蝗虫进行监测和扑杀。

五、落实各项农村政策,确保农业农村持续发展

(一)落实农业生产的各项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对粮食种植、能繁母猪、农机购置、机耕路维护等进行资金补贴。全区直接发放各级粮食补贴732.6万元,能繁母猪保险补贴17.6万元,机耕路维护补贴321.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273万元。以上各项支农补贴资金合计 2345万元。

(二)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减轻村集体和农民负担。区、镇两级下拨发展缓慢村补贴和农村税费改革补贴共3135.8万元。其中区财政支付1551.6万元,镇级财政支付1584.2万元。

(三)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统一印发农村集体费用开支和征地补偿费使用审批单,规范费用开支和征地补偿费使用审批程序。强化征地款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征地款会计专帐核算、银行专户存放制度。制订全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实施办法,推进农村财务电算化应用系统更新升级。加强村级集体财务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通过加强督促检查,规范各种经济业务行为,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进一步推动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继续深入开展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工作。2008年试点村建设专项资金增加到4000万元,区、镇(街)两级试点村范围扩大到78个,新增特色村9个。充分调动镇(街)、村的工作积极性,引导镇(街)、村积极配套建设资金,广泛发动各界社会力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全区共有89个村156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完成立项,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05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农村环境专项整治38个、村级公园建设21个、路灯建设8个、路桥建设57个、农村文化设施建设4个、其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8个。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浓厚的新农村建设氛围。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在辖区内精心选点,共投入近100万元制作了19幅精美的新农村建设大型宣传牌。围绕“乡风文明”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五送”(送戏、送培训、送书、送电影、送科技)活动,共举办送戏下乡活动13场、送科技培训活动4场、送书活动33次、送电影活动10场。

七、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制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围绕以“致力广州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构建更加富裕和谐新番禺”为主题,按照“党员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认真开展 “五个一天”和“四个一次”活动,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主题活动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活动中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农民企盼、农民急需、农村难点”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对我区“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开展调研,积极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解决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积极开展专题调研。一是开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题调研。以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重点,制订破解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措施。二是开展扶持发展缓慢村专题调研。深入各镇村调查了解,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分析发展缓慢村的基本情况、主要成因,提出帮扶的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三是开展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专题调研。为保障离任村干部的生活待遇,调动广大在职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制定了《广州市番禺区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实施办法(试行)》(初稿)。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由区委农村办牵头,经过广泛调研,精心组稿,研究制订《区委、区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已经区委常委讨论并提交区委全会征询意见,将作为区委、区政府重要文件出台,着力构建我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八、推进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开展镇、村级农业信息员培训,提高农业信息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区农业信息网的管理和建设,着力增强农业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拓宽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番禺区农业信息网正逐渐成为我区农业公众信息的集中处理和发布中心,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加快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站,使农业农村网络化发展真正落实到基层,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抓好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整合镇级农林渔业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组建镇级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通过公开竞争,择优录用高素质的专职技术推广人员,提高为“三农”服务质量和水平。健全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和兽医技术支持体系,整合现有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机构,制定镇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经区政府批准并重新核实人员编制。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奋勇前行的一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重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动植物疫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存在隐患,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较弱,农产品创品牌的工作力度还不够,农业设施的发展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存在差距,农村经营管理还要继续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大力度给予解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