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完善机制,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
1.健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例会制度;继续完善重大危险源及重点监控工地公示、跟踪整改制度;全面落实定期上报制度、重要事项上报制度和突发事件随机报告制度等建设工程施工情况报告制度;落实工地远程视频管理制度,
2.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和专项整治工作。以建筑施工“隐患治理年”活动为契机,重点防范深基坑、高支模施工坍塌、高处坠落、建筑起重机械伤害等安全生产事故。其中,
3.加强实体检测和现场行为质量监督。加强商品混凝土生产监督检查,规范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行为;积极探讨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将以往重行为监督模式转换成现在的行为监督与实体监督并重模式;严把检测质量关,确保检测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4.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全年,共发出《暂时停工通知书》176份,《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952份,《施工安全监督(抽查)记录》1779份。此外,根据动态管理办法,对7家施工企业、2家监理企业、69名项目经理、31名项目总监、67名安全员进行了扣分处罚;8家企业记入市不良行为记录,6家企业记入区不良行为记录。
5.完善建设领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加强对建筑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对建筑工人“平安卡”培训的监督检查力度。全年,我区共有14303名建筑工人获得了领取“平安卡”的资格,并已派发“平安卡”9821张。同时,我局联合区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充分利用农民工职业培训学校的资源优势,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我局被评为“广州市第一届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年,共2303人次参加了中级质安员等各类培训。
(二)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工作。
为加强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改善我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1.健全机构,加强协作。由于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的具体工作由我局牵头负责,为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和统筹协调作用,我局一方面迅速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并抽调有关方面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建了区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另一方面,通过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召开研讨会、编印工作简报等方式,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研究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
2.制定方案,总体部署。根据区领导的指示,为加强对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的计划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我局制订了《番禺区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番禺区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工作方案》,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以及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原则、程序和优惠政策,经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和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已印发执行。《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的制订对推进我区城中村改造起到较好的规范和统领作用。
3.深入调研,借鉴经验。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我局组织有关单位到天河区和越秀区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借鉴先进经验,并邀请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领导到我区指导工作。同时,多次组织有关单位到镇(街)和村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的具体工作,开展制订改造规划、改造方案和拆迁补偿方案等工作。戴友华副区长于
4.全程参与,启动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目前,我区已启动沙墟二村、东沙村、南郊村、里仁洞村等试点村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我局全程参与,积极组织区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到沙墟二村等试点村跟踪指导改造工作,认真听取村集体的意见,逐村研究细化改造方案。至
(三)强化管理,全力配合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1.建立重点工程巡查联席会议制度。为加强对我区辖区内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的巡查管理工作,
2.研究制订统筹全区财政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方案。根据区领导的指示,我局负责制订全区财政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方案。我局多次组织区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并书面征求了相关单位的意见,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强番禺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统筹管理工作的建议》,已呈送区领导和城管办。我局将根据区领导的指示和意见,对该《建议》进一步完善并整理后形成具体的全区建设管理统筹方案。
3.施工报建实行“预受理”措施。为了在确保重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其建设进度,我局根据市建委“绿色通道”的有关规定,并结合以往的探索经验,建立了区属重点项目施工报建的“预受理”措施,对推进我区重点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改革创新,进一步规范有形建筑市场。
1.全面推行招标管理改革工作。
2.培育建筑劳务分包市场。从
3.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
4.加快推进建筑节能步伐。为加强预拌砂浆的推广工作,
(五)统筹兼顾,加快人防工程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快人防指挥体系建设,做好人防应急准备工作。
(六)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完善和创新信访工作制度。编制了群众来访登记表、信访案件跟进记录表和意见反馈表;研究建立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坚持局领导班子成员接待群众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2.着力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在着力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遏止建筑行业以追讨工资的名义骗取利益的不良风气。全年,共收到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19宗,已解决17宗,追回工资款289.73万元;拖欠工程款11宗,已办结8宗,追回工程款约60万元。
3.加大对建筑工地农民工的服务力度。在
4.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开展历史遗留建设工程项目补办竣工验收备案工作。此外,积极参与新世界大厦信访问题的解决,根据有关要求,我局选定了一家检测机构对新世界大厦开展了安全鉴定工作。目前,已将新世界大厦检测工作情况报送了区政府及有关部门。
5.做好对镇(街)和基层的服务。一是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积极到镇(街)和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主动提供服务。二是职能和资源向农村延伸。在全区各镇(街)设立了17个建设工程服务站,为村镇限额以下在建工程提供优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好《番禺区农村住宅参考图集(第二版)》的编制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三是积极协助牵手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目前,我局协助改造建设的东环街蔡二村图书室、绿色网园、文化活动中心等工程已全面竣工。
6.认真做好综治维稳工作。认真落实维稳责任制,深入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工作,做好出租屋流动人员管理,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同时,抓好重点时期的维稳工作,严格执行每日一报制度。
(七)切实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严格依法行政。
1.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和落实我局
2.严格依法行政。为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我局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全年,我局共作出行政处罚19宗,涉及处罚金额共22.34万元。在
3.做好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为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我局按照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制度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指南,依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公开政府信息。全年,我局共受理公开政府信息申请21宗。
(八)齐抓共管,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
(九)周密部署,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十)狠抓内部管理,加强机关和队伍建设。
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重新修订了《限时办结制》、《办事指南》和《岗位责任制》,制定了《督办制度》、《会议制度》和《大事记制度》,提高机关效能,改进工作作风;制定了计算机保密相关制度,规范计算机保密管理工作;完善人事档案制度,推进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制定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2.规范合同制职员福利待遇。为充分调动合同制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队伍的稳定,我局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合同制职员的福利待遇,自
3.加强对干部职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为提升干部职员的综合素质,我局组织干部职员参加了我区举办的普法学习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组织各类业务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到浙江大学参加学习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此外,通过专题报告会、观看录像、座谈讨论等形式,加强对干部职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4.加强党建工作。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同时,继续做好展党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仍需高度重视,各建设责任主体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还需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2.有形建筑市场中未纳入招标程序改革的工程项目仍未能杜绝围标串标行为,围标串标问题的解决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3.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工作仍面临艰巨的任务,试点村改造有待进一步的突破;4.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