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广东省5年(2003-2008)防灾减灾建设工程完工的冲刺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关心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水利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之路,按照中央和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要求,结合我区的区情和水情,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防汛防风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确保水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区内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既保障了番禺地区的水安全,又积极推进了城市水利、生态水利和景观水利的建设,为我区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夯实了基础。现将2008年的主要工作及2009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2008年工作情况
(一)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三防安全
2008年,番禺遭遇洪水、台风、龙卷风、暴雨和风暴潮等自然性灾害的袭击,“黑格比”带来超历史记录的暴风潮,番禺河堤多处漫顶。据统计,全年我区共发布各级各类三防应急响应31次,其中,第6号强热带风暴“风神”、第9号热带风暴“北冕”、第12号热带风暴“鹦鹉”、第14号台风“黑格比”和第17号热带风暴“海高斯”都对我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切实做好全区防汛工作
我区的防汛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三防指挥部充分准备,科学调度,靠前指挥,严阵以待,对水库、河道险工险段、城市防洪等重点部位做到了重点防范。认真做好了汛前检查,编制了防洪预案,成立了组织,落实了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与各有关镇(街)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了防汛抢险队伍,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调运与管理工作。遇到大雨险情时,各级领导亲临各防汛重点部位,指导防汛工作,同时对水库、水闸、堤围等重点部位坚持24小时值班,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确保无发生人员伤亡,圆满完成今年各项防汛工作任务。
区三防总指挥、副区长戴永昌同志对三防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每次台风洪潮来临前,要求各镇(街)、有关部门提前介入三防工作,对辖区防洪安全状况和防洪设施进行安全大检查,加大巡查力度,加密巡查次数,以防患于未然。
在抗击台风洪潮的过程中,我局广大干部职工表现出对国家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精神和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坚持战斗在抗风抗洪抢险第一线,防范到位,全力以赴,严防死守,把台风洪潮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9月23-24日,受台风“黑格比”外围回旋影响,我区江河水位速升高,给江河堤围造成严重压力,部分堤段出现漫顶,个别堤段决堤。东涌镇长莫村红星队堤段因堤身单薄,难以承受外江水涨形成的强大水压,出现约
2、三防工作几点体会
回顾今年的三防工作,有几点体会:一是汛前检查工作落实,及时除险加固。在主汛期到来之前,我局安排人员分组对全区堤围、水闸等水利设施开展全面巡查,并及时对全区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9宗21项,预安排资金409万元进行抢修。二是落实各项非工程措施。积极推进区级防汛物资仓库建设,及时购置防汛物资。完善区、镇(街)、村(居委会)三级三防应急预案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应急期间科学决策能力。三是区防汛抢险专业队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该专业队由水利防汛专业人员组成,在抢险行动中,贯彻执行三防指挥部的指令,迅速制定方案、调集物资,组织、指挥人员开展抢险,表现出色,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四是三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促进了三防决策的科学化,使抢险救灾行动更加快速有效。
(二)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工程管理,河涌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1.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较快,河涌水质有改善,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2008年,全区水利总投资10.24亿元,其中本年广州市级资金1.02亿元,区级预算资金6.32亿,历年结转市、区资金2.9亿元。新安排项目199宗,历年项目138宗,共337宗项目。其中江海堤围续建加固工程43宗,加固长度256.80389公里;内河涌整治工程55宗,整治长度118.679公里;新建水闸工程2宗,重建水闸工程31宗;新建泵站工程19宗、重建泵站工程14宗,扩建泵站工程1宗;其他工程项目86宗;非工程项目86宗。至08年10月,前期工作阶段工程79宗,招投标工程30宗,在建工程51宗,完工工程96宗,暂缓、取消建设5宗。
(1)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进入扫尾阶段
由于受征地拆迁问题以及汛期期间洪水、暴雨、台风等的影响,我区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1~7月份进度不够理想。针对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任务重,时间紧迫的特点,我局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工程按期完成:要求施工单位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倒排工期,加大和落实人员和机械的投入,于每月的10日、20日、30日将工程阶段进度、施工人员、机械以及材料采购等情况上报,做好工程施工进度的动态跟踪和调整。截至10月底,石龙联围堤围达标加固工程
(2)河涌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
雁洲水(船)闸工程、西海咀泵站扩建工程、磨碟头水闸重建工程、新砺江水闸工程和“一村三岛”堤路结合工程在开展了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已于
龙湾水(船)闸重建工程已于今年4月底全面完工。市桥河一河两岸堤防建设
广州铁路新客运站周边河涌整治,完成总体方案设计,正在进行初步设计。
完成广汽项目配套的四沙涌、七沙涌设计。
亚运城内河涌已经完成设计并移交市重点办实施。裕丰涌、南派涌、官涌(亚运村外段)河涌、官涌节制闸、联围十二村水闸已完成初步设计审批,正在进行概算评审。官涌泵站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并上报市局审批,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招标。新砺江水闸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招标,计划今年11月份开工。
(3)面上水利工程加快达标加固建设
完成大岗镇高沙大涌口水闸重建工程等一批工程的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大石沿江路堤岸整治、大石深涌水道、洛浦沥滘水道、化龙联围除险加固、榄核镇人民村水闸等一批在建工程的建设工作。中心医院下婆涌整治工程已完成施工总进度的50%。钟村诜敦新市广路至旧食品站渠整治工程箱涵基本完工。钟村下细坑至新排洪渠整治工程已开工,目前已完成第一个单元的验收。
2.坚持管养分离原则,加强工程管理,发挥工程效益
(1)外江堤防维修养护良好
按照“管养分离”的原则规范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处于良好、安全的运作状态。按照市、区投资1:1的比例落实外江堤防维修养护费用,并通过招投标选择维修养护中标单位,对所有外江堤防、水闸、泵站和水库进行全面、深入的维护。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堤面干净整洁,路面平坦,基本改变了以前杂草丛生、路面坑洼的状况。
(2)通过水利工程联合优化调度调活水体
我局在大岗沥-潭洲沥联合优化调度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自2008年1月开始对陇枕围水利工程进行调度,从运行情况来看,有明显效果。为保证联合调度顺利实现,我局针对调度管理机制不顺、人员素质低、经费不落实的情况,编制了陇枕围调度管理方案,经区政府批准,现正在进行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同时,全面开展对陇枕围河涌清淤。为规范河涌建设与管理工作,制定了陇枕围河涌蓝线规划,并正在与区规划局衔接,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实行“一张图管理”。为提高联合优化调度的效率与自动化控制水平,完成了自动化监控设计,准备招标。
(三)坚持依法行政,维护《水法》尊严
我局在贯彻执行国家《水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规范我区涉水行为,保护河道和堤防安全,促进河涌综合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1.完善制度建设,为依法行政提供政策依据
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对堤防、水闸、泵站和水库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维护,确保水利设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水安全提供保障;针对目前砂石码头等违章、违法建筑严重阻碍河涌综合整治全面铺开的现状,制定《清理全区砂石码头和临河违章建筑物的工作方案》和《广州市番禺区砂石码头规划报告》,后者已获区政府审议通过,我局已根据区政府要求编制23个砂石码头经营和招投标方案以及砂石材料装卸点规范管理暂行办法,准备报请区政府审定。
2.依法审批临河建设项目,把好源头关
在临河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加强和国土局、建设局、计划局以及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理解;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水法》程序把关,遵循便民原则,提高办事效率。全年审批涉及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和提供审查意见的项目共197宗,参加桥梁、公路、市政管线等工程项目相关会议44次。
3.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打击水事违法现象
共出动执法巡查270多人次,依法协调查处各类水事纠纷违法案件68起。其中,水事纠纷案件28件,违法案件40件。根据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的《番禺区关于控制和清理河涌违章建筑物工作方案》,重点清理违章建筑物、砂石码头,对新增个案做到“发现 1宗,处理1宗”,遏制临河违法建(构)筑物增长的势头,为河涌综合整治提供必要的工作面,推动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承担社会责任,强化服务功能
作为水利方面的行政主管单位,我局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配合并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区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关注弱势群体,结合水利职能积极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
1.配合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水利配套工程。对于落户我区的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如中船、广汽、国际商贸城、广深港沙公堡涌改造工程等,我局积极与业主单位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工程所在地及周边的水利配套问题。
2.“一村三岛”堤路结合工程支持新农村建设。根据番禺区委、区政府关于“一村三岛”都市生态农业区的战略部署,我局编制了《广州市番禺区一村三岛水利设施概念规划》,力求高效保质完成区政府制定的战略目标,当前该项目于
3.推进农村河涌整治和清淤工程,改善水环境。继续实施沙湾镇古西村河涌整治工程、榄核镇大生涌整治工程、陇枕围河涌清淤和各镇(街)面上河涌清淤,总投资估算达3380万元,清淤长度
4. 安排水利建设项目与资金,积极帮扶经济发展缓慢村。在编制2008年部门预算时,充分考虑了发展缓慢村水利设施的现状,走访了全区大部分缓慢村,认真听取村的意见,注重扶持缓慢村的水利设施建设,安排了东涌镇细沥口泵站、大岗镇龙古村泵站工程、大岗镇南二村五顷三旧泵站重建工程、石楼镇沙南沙滘砖厂堤段整治工程等8宗与缓慢村发展有关的项目建设计划,涉及缓慢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估算达3045万元,并抓紧开工建设。
(五)以思想大解放、机关廉政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水利工作
1.积极解放思想,破解工作难题。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我局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局机关和各单位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积极宣传发动,以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开展学习讨论,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通过开展专题座谈会、群众意见座谈会,结合收集社会各界所得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了制约中心工作的瓶颈问题,仔细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组织专题调研,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了改进实际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真正做到以解放思想,破解实际难题。
针对工程容易出现设计变更、投资规模改变等问题,提出一是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必须要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充分调研,提高设计的质量,并要在河涌综合整治工作中确实抓出成效,展示予民。二是抓好年度计划项目和前期项目的推进,逐步建立全区水利工程项目储备库。三是要优化工程管理程序,加强在建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不断完善工程建设一览表。
2.立足于我区水利建设的实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目前我区水利建设任务重、难题多现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高质高效完成各项水利工作任务,局在总结以往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从管理机制上提出全新思路,对全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整。根据工程建设任务,由局领导班子亲自带队,以局本部技术骨干为主,将系统干部分为四个重点工程建设小组,分片负责各重点水利工程及各镇(街)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责任体系。建立廉洁谈话制度,举办廉政建设主题党课,提高思想觉悟。开展对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征地拆迁各环节和水利专项资金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对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加强监督工作,杜绝商业贿赂现象。一是组织各施工单位、镇(街)水利所、联围管理所等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的自查,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整改。二是由城乡防灾减灾水利工程建设指挥部牵头,对涉及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的工程项目进行“三查三纠正”,确保在保障拆迁当事人利益的同时加快拆迁工作的推进。三是由财务科牵头对系统内各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排查,确保不存在财务腐败现象。
二、存在问题
(一)水安全需进一步提高
水利工程达标是安全度汛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区的堤防达标率与客观实际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磨碟头下游四六村围和大坳围堤段、市桥河的南双玉堤段、大岗镇的高新沙围的堤防尚未达标,需加快达标加固建设。
(二)砂石码头及违章建筑林立,严重影响水安全和城市景观,阻碍河涌综合整治的顺利推进
目前我区仍存在大量违法建设的砂石码头和违章建筑,不仅对河道堤防等水利设施造成危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威胁,而且其杂乱无章的建设也对市容卫生、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造成不利影响,严重降低城市品位,也是目前正在开展的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阻力因素。
(三)部分省市重点工程涉水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威胁水安全的问题
目前在我区开工建设的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有亚运村、东新高速路、广深港高速铁路、中船、广汽、国际商贸城等。由于缺乏水安全意识,部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车辆和机械在堤防上超载行驶、开挖堤脚、未报建就擅自施工等现象,造成一系列水事案件,对堤防安全造成威胁,需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