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09

番禺区水利局2009年工作总结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10-12-28 08:22:49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09年是平凡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说其平凡,是水利人应该尽心尽力作好本职工作;说其不平凡,则是因为2009年是我区迎亚运以及综合治水各项工程建设最多、最关键的一年。番禺区是亚运盛会的重点区域,亚运配套项目多,河涌综合整治工作繁重,时间急迫,任务艰巨。为营造优美的水环境迎接亚运会,我局正在密锣紧鼓地开展治水工作,以超常规的手段,全力以赴,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现将2009年的主要工作及2010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2009年工作情况

  (一)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三防安全

  2009年,我区三防工作风调雨顺。由于扎实做好汛期三防工作,做到未雨绸缪,确保了安全度汛。

  1.切实做好全区防汛工作

  我区的防汛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防汛指挥部充分准备,科学调度,靠前指挥,严防以待,对水库、河道险工险段、城市防洪等重点部位做到重点防范。认真做好汛前检查,编制了防洪预案,落实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与各有关镇(街)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了防汛抢险队伍,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调运与管理工作。遇到大雨险情时,各级领导亲临各防汛重点部位,指导防汛工作,同时对水库、水闸、堤围等重点部位坚持24小时值班,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确保无发生人员伤亡,圆满完成今年各项防汛工作任务。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三防总指挥戴永昌同志对三防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每次台风洪潮来临前,要求各镇(街)、有关部门提前介入三防工作,对辖区防洪安全状况和防洪设施进行安全大检查,加大巡查力度,加密巡查次数,以防患于未然。

  在抗击台风洪潮的过程中,我局广大干部职工表现出对国家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态度和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坚持战斗在抗风抗洪抢险第一线,防范到位,全力以赴,严防死守,把台风洪潮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三防工作几点体会

  回顾今年的三防工作,有几点体会:

  一是做好汛前安全大检查,加强抢险修复工程建设和重点在建工程的监管。在主汛期到来之前,我局安排人员分组对全区堤围、水闸等水利设施开展全面巡查,并及时对全区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39宗,安排资金500万元进行抢修。另外广州市也安排资金85万元用于我区的应急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度汛工程在汛期到来之前全部完工,为安全度汛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到我区调研国家、省、市某些重点工程影响我区安全度汛问题,我区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对国家、省、市某些重点工程影响我区安全度汛的情况的监管,对国家、省、市重点在建工程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确保重点工程安全度汛。

  今年龙舟水期间,我区江河水位普遍高涨,各大站点水位均超警戒水位。为确保安全度汛,区水利局、区三防办组织各镇(街)水利所对堤围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部分堤段、水闸、涵窦等存在较为严重的渗漏、管涌现象,该办梳理出33宗急需抢险修复的项目,估算资金260万,主要涉及石楼、榄核、东涌、大岗等镇。区三防办向上级请示将本次修复工程纳入区防汛抢险工程,由区防汛抢险专业队负责实施,及时修复“龙舟水”抢险工程,确保了2009年安全度汛。

  二是落实各项非工程措施。积极推进区级防汛物资仓库建设,及时购置防汛物资。完善区、镇(街)、村(居委会)三级三防应急预案体系。

  三是区防汛抢险专业队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该专业队由水利防汛专业人员组成,在抢险行动中,贯彻执行三防指挥部的指令,迅速制定方案,调集物资,组织、指挥人员开展抢险,表现出色,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是三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促进了三防决策的科学化,促进了三防指挥决策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迈进,提高应急期间科学决策能力,使抢险救灾行动更加快速有效。

  (二)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工程管理,河涌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2009年,为推进我区治水任务和亚运配套项目全面开工并取得较好成效,我局千方百计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和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加大与镇(街)关于征地拆迁方面的协调,全力加快工程进度,河涌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较快,河涌水质有改善,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2009年,我区水利总投资20.18亿元,其中本年安排市级资金1.29亿元、年初预算区级资金8.89亿元;上年结转区级资金0.43亿元、市级资金1.57亿元;年中调增区级资金8亿元。全年新安排项目242宗,历年安排项目187宗,共429宗项目(未含清淤、度汛等工程细化项目及区财政垫付的6宗项目)。其中江海堤围续建加固工程57宗,内河涌整治工程116宗,新建、重建、加固水闸工程41宗,新建、重建、加固排涝站31宗,其他工程55宗,非工程项目129宗。目前在建工程有167宗。

  (1)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进入扫尾阶段

  我局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按期完成:要求施工单位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倒排工期,加大和落实人员和机械的投入,同时做好工程施工进度的动态跟踪和调整。

  番顺联围、鱼窝头联围和蕉东联围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已完成单位工程验收,敦促办理工程结算手续和处理遗留工程问题。

  市石联围堤围达标加固工程1A标段目前形象进度为88%,已完成分部验收,目前正开展雁洲(小)水闸外围堰施工及支护施工;工程1B标段工程形象进度已完成96%,完成部分验收;工程2A标段已完成投资总额90%,已完成分部验收,但南派水闸因施工导流问题,一直无法开工。

  (2)综合治水工程力度进一步加大

  我局制定了有关的奖惩措施,要求相关建设单位、各施工单位按治水任务倒排工期,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实行三天一次的检查制度,切实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强化对参建单位的监管,加强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的管理,确保工程按期推进。

  列入《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任务书(2009-2010年)》的43条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在建43宗,平均进度为51%,其中,陇枕围8宗河涌整治工程,总体进度为39%;亚运配套重点治水工程共18宗,在建18宗,平均进度为63%;区“五大”重点治水工程全面开工。雁洲水(船)闸、磨碟头水闸、新砺江水闸、西海咀泵站、“一村三岛”堤路结合工程进度分别为52%、28%、59%、73%、28%。

  一是市桥河水系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取得初步成效。

  市桥城区一河两岸总长度41.66公里,目前已建成4.66公里,其余堤段工程已全面进场施工,平均进度为60%。

  城区主要河涌及补水工程建设:按照截污和堤岸整治结合的方式开展。丹山河整治和补水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莲湖涌补水和整治工程、陇枕围14条河涌、罗家涌等全面开工建设,其中沙墟涌已完成87%,丹山河榄塘段及节制闸至分洪闸段、沙陇运河二期已完成10%。

  在工程措施的同时,我们开展对市桥河陇枕围水闸群的联合调度,进行引水、调水、补水,尽最大努力调清、调活水体,在雁洲水(船)闸尚未建成、未能发挥工程效益的情况下,全力改善市桥河水质,为我区在市桥河进行龙舟赛、迎接亚运会在我市举办营造优美水环境。

  二是全力配合迎亚运工作开展砺江河水系综合整治。

  砺江河水系涵盖石楼、化龙两镇,上游的国际商品展贸城、广汽,下游的亚运城均在该水系范围。目前该区域的水系规划已完成,河涌整治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全部开展。配套亚运城的项目已全部招标,总投资5.4亿元,其中骨干工程新砺江水闸工程是亚运城配套重点水利工程,目前形象进度为59%,计划在年底完成主体工程;亚运城内的3条河涌已施工完成;亚运城外的3条河涌正在紧张施工。所有工程将按计划在2009年底全部完成,将对亚运城及周边的防洪排涝安全、水生态和水环境的改善发挥明显作用。

  三是新客站周边河涌整治顺利推进。

  新客站位于市桥河水系上游的石壁、钟村地区,周边配套水利工程包括2条河涌(屏山河、幸福涌)12.39公里河涌、3座泵站、6座水闸,总投资5.5亿多元。其中西海咀泵站施工进度已达到73%,其它项目已全部完成设计,8月全面开工,计划年底全部完工。

  四是中船基地配套水利工程有一定进展。

  中船配套工程包括番顺联围七四水闸至集滘水闸堤段整治工程(0+000~1+650、1+650~3+400、3+400~4+400、4+400~5+450四个标段)、大岗镇东西街涌整治工程、大岗镇集滘涌整治工程、大岗镇大隆涌整治工程,计划完成投资0.49亿元。番顺联围七四水闸至集滘水闸堤段整治工程按照工程计划完工时间为2009年7月15日,目前工程1标完成工程总进度90%,2标完成工程总进度45%,3标完成工程总进度75%,4标完成工程总进度92%;征地拆迁工作依然滞后,存在2标2+050-2+350、3+200-3+400,3标的3+400-3+850共计950米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尚未有明确的解决时间表,3、4标段的3+850-4+100云生水闸封堵段因河涌沿岸村民尚未搬迁,强行施工将会给村民带来不便。

  五是紫坭围南粤苑配套工程加快推进。南粤苑配套工程包括沙湾镇紫坭围南粤苑段加固工程、沙湾镇杨家涌整治工程、沙湾镇杨家涌泵站工程,计划完成投资0.28亿元。目前,工程建设总进度约达80%,其中杨家涌430米的河涌基本完成,新建的杨家涌泵站主体工程已完成,紫坭围南粤苑段堤围加固完成约650米。

  (3)面上水利工程加快达标加固建设

  加快外江堤防、水闸、泵站和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开展榄核镇长尾涌至五沙涌堤防混凝土路面工程、石碁镇前锋村至长坦村混凝土路面工程等砼路面工程3宗,整治长度33.13km,目前完成29.54km,在建3.59km,计划完成投资0.18亿元。

  开展堤防达标建设长度54.43km,包括番禺区高新沙围整治工程、磨碟头下游堤防工程、化龙围堤防达标加固工程等,目前在建45.01km,正在开展前期工作9.42km,计划完成投资1.04亿元。

  开展水闸重建18宗,计划完成投资0.30亿元,在建9宗,正在施工招标5宗,目前完成4宗。

  开展泵站重建或新建19宗,目前完成3宗,在建11宗,正在施工招标5宗,计划完成投资0.35亿元。

  开展除险加固及度汛工程14宗,计划投资0.17亿元,包括加固堤防3.74km,河床险段整治4.91km,重建涵窦7座。目前加固堤防完成3.60km,在建0.14km,在建河床险段整治4.91km,重建涵窦7座。

  2.坚持管养分离原则,加强工程管理,发挥工程效益

  (1)外江堤防维修养护良好

  坚持管养分离原则,加强工程管理,发挥工程效益。按照“管养分离”的原则规范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处于良好、安全的运作状态。按照市、区投资1:2的比例落实外江堤防维修养护费用,并通过招投标选择维修养护中标单位,对所有外江堤防452.8km、水闸322座、泵站262宗和水库16宗全面、深入的维护。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堤面干净整洁,路面平坦,基本改变了以前杂草丛生、路面坑洼的状况。

  (2)通过水利工程联合优化调度调活水体

  我局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对大岗沥-潭洲沥、钟村片和陇枕围水闸群进行联合优化调度,调活水体。从运行情况来看,有明显效果。

  为保证联合调度顺利实现,我局针对调度管理机制不顺、人员素质低、经费不落实的情况,编制了陇枕围调度管理方案,经区政府批准,进行了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目前招聘人员已完成培训并投入运行。同时,全面开展对陇枕围河涌清淤。为提高联合优化调度的效率与自动化控制水平,完成了自动化监控设计。

  (三)坚持依法行政,保护河道和堤防安全

  我局在贯彻执行国家《水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规范我区涉水行为、保护河道和堤防安全,促进河涌综合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1.完善制度建设,为依法行政提供政策依据。完成了《番禺区砂石材料装卸点建设实施方案》及《番禺区砂石材料装卸点经营管理暂行细则》,拟定了番禺区23个砂石材料装卸点建设招标计划方案和第一批清理数量。完成了区23个砂石材料装卸点建设招标工作。

  2.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打击水事违法现象。水政科、监察大队集中执法,维护水安全工作。一共出动执法巡查865人次,打击违法案件共71起,其中整改38起;停止33起;立案9起。共抓处非法采砂案件2起,抓获非法采砂船3艘,对非法采砂罚款4万元。对违法施工罚款3万元。做好工程建设的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和协调处理各类水事纠纷,回复群众投诉10起。做好临河建设审批和跟踪工作,经统计,1到11月己完成临河建设审批项目共114件。根据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的《番禺区关于控制和清理河涌违章建筑物工作方案》,重点清理违章建筑物、砂石码头,对新增个案做到“发现 1宗,处理1宗”,遏制临河违法建(构)筑物增长的势头,为河涌综合整治提供必要的工作面,推动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承担社会责任,强化服务功能

  作为水行政主管单位,我局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配合并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区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关注弱势群体,结合水利职能积极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

  1.配合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水利配套工程。对于落户我区的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如中船、广汽、国际商贸城、广深港沙公堡涌改造工程等,我局积极与业主单位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工程所在地及周边的水利配套问题。

  2.“一村三岛”堤路结合工程支持新农村建设。根据番禺区委、区政府关于“一村三岛”都市生态农业区的战略部署,我局编制了《广州市番禺区一村三岛水利设施概念规划》,力求高效保质完成区政府制定的战略目标,目前,“一村三岛”堤路结合工程进度为27%。

  3.推进农村河涌整治和清淤工程,梳理围内排涝系统,改善水环境。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提高河涌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开展涉及东涌镇、榄核镇等河涌清淤56条,河涌清淤长度89.27km,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

  4.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五小”工程的投入。安排水利建设项目与资金,积极帮扶经济发展缓慢村。在编制年部门预算时,充分考虑了发展缓慢村水利设施的现状,走访了全区大部分缓慢村,认真听取村的意见,注重扶持缓慢村的水利设施建设,新增安排了石碁镇白水律水闸工程、榄核镇裕兴水闸工程、石楼镇林场泵站工程等一批“五小”工程。新增重建水闸9宗,续建18宗,目前建成6座,在建16宗,施工招标中5宗,工程总投资1.9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0.62亿元。新增安排重建泵站3座和改造泵站49座,续建重建泵站14座和改造泵站34座。目前完成87座,在建10宗,施工招标中3宗,工程总投资1.21亿元,计划完成投资0.50亿元;续建达标加固小堤围6宗,建设长度8.42km,目前完成5.75km,在建2.67km,工程总投资0.81亿元,计划完成投资0.12亿元。

  (五)继续解放思想,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水利工作

  1.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局系统全体干部职集中收看了《廉政前哨》电视节目;以“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做清正廉洁的水务人”为主题组织全体党、团员上了一堂修身党课,撰写了一篇廉政征文。并结合五四青年节,举行了一次演讲会。此外,还向治水战线领导干部及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家属寄发了一封助廉信,把廉政工作做到每一处。

  2.开展惠民一号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今年4月23日,区检察院、区水利局、区基建办、区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同志在区三防指挥中心大楼共同签订了《“惠民一号”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意见书》,有效从源头上遏制职务犯罪,为我区“惠民一号”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3.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立项监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全区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立项监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每月监察月报制度,严格控制工程建设程序、进度、资金和设计变更等情况。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责任体系。建立廉洁谈话制度,举办廉政建设主题党课,提高思想觉悟。开展对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征地拆迁各环节和水利专项资金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对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加强监督工作,杜绝商业贿赂现象。

  二、存在问题

  2009年我们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找出不足,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存在问题对工作的危害,从思想上、本质上寻找根源,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对工作产生的影响,积极寻求解决办法。2009年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隐患

  2009年水利工程建设喜忧参半,一些工程不符合打造精品工程的要求,个别单位、同志责任心不够,工作马虎,值班不到位。在建工程的防汛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未雨绸缪,还没有抓到位。一些工程安全措施未做好,违反施工规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今后,我们工作要更认真、更细致、更到位,工作要亲力亲为,认真完成任务。

  (二)工程建设资料个别不足,普遍不够完善

  个别监理、代业主、施工单位没有按时填写工程日志,工程审批、设计变更等资料没有及时完善。工程建设资料的滞后,将会给日后的工程验收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工程按期完成。

  (三)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我们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自学的积极性不够,态度有欠端正,不思进取,不认真总结工作方法。以后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做好沟通工作,工作方式要更加灵活,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工作。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端正治学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大。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涉及大量工程用地和征地拆迁的安置用地,这方面的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往往是制约工程工期的关键因素。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大是制约我区河涌综合整治工作的瓶颈。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