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09

番禺区统计局2009年工作总结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10-03-09 16:00:0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09年,我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困难,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州市统计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坚持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着力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砥砺奋进,狠抓质量,为各级党政部门提供统计数据决策支持。据我局初步统计,2009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863.83亿元,增长12.3%,增速比年度计划高1.3个百分点,比市平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市属十二区(县级市)中由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39.81亿元、353.84亿元和470.17亿元,分别增长5.3%、9.4%和15.6%。三次产业结构为4.61:40.96:54.43。全区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6.17亿元,同比增长5.3%;工业总产值1487.81亿元,同比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7.97亿元,同比增长2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33亿元,同比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2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88元,同比增长13.0%。上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为区委区政府和各级党政部门提供数据决策支持。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化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推动统计工作开展

  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的情况,领导班子认真查找了问题,进一步发现自身的不足,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制定九条措施,分别在理论学习、工作机制、统计业务三个方面深化科学发展观活动内容,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机关科学发展的问题。一是在理论学习方面,通过定期开展学习活动日,邀请市局资深专家授课等方式,加强对《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三促进一保持”措施等重要文献的理解和深化。二是在工作机制方面,制定《机关服务年活动方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收看省、市、区三级机关服务暗访专题片,以科室为单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对机关服务的不良行为引以为戒,切实加强纪律教育、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把机关作风建设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抓好依申请信息公开制度,年内为5个交通事故当事人提供理赔参考数据。抓好编制实名制试点工作,完善本局在编人员信息系统,配合区编办做好编制实名制试点,依法依规公示编制实名制管理资料。三是在统计业务方面,认真梳理当前企业、群众和基层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自身的职能,找准加强和改进服务的切入点。加强对基层的服务,把时间、精力,真正用在为企业、农村、基层、群众服务和提供便利上,用在为群众谋利益和支持基层工作上,积极主动为名牌产品申报企业提供统计服务支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加强镇街GDP核算和发布、经济运行月度监测、关停企业监测,统计普法宣传等工作。

  (二)以GDP增长率考核镇街

  第一季度全区经济分析会议要求我局草拟促进镇街经济发展的考核方案。对此,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联合经贸部门草拟《番禺区镇街机关单位绩效考核补充方案》,5月7日方案经区委常委会议通过,方案规定:以镇街GDP增长率作为考核指标,镇街GDP增长率小于全区GDP增长率不奖励,镇街GDP增长率大于或等于全区增长率奖励50万元,且每高0.1个百分点,加奖1万元。我局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抓好对镇街主要数据下算工作。一是抓专业统计数据下算方法。召开工业、商业、服务业、核算等主要专业专业专题工作会议,进一步理顺各行业主要统计数据区级与镇(街)级计算方法不统一、计算口径不一致等问题,规范主要统计数据计算方法。二是抓镇街GDP数据核算。在专业统计数据下算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镇街GDP核算质量和数据公布工作,帮助个别镇街解决GDP核算存在的问题,派出工作组到镇街梳理各行业经济数据,指导镇街合理统准统全行业数据。同时,按区政府的安排,分别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全区经济分析会议上,通报各镇街季度GDP增长率,对镇街抓好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建立经济运行监测制度

  为准确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提供金融危机下我区经济运行情况,我局从四个方面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一是与发改局联合建立全区经济运行动态反映体系。借助全区经济联席会议制度,与发改局联合制定包括GDP、工业产值、用电、外贸、财税、工商登记等主要指标的快速、动态的监测指标体系,每月为区委、区政府及其主要领导提供经济动态监测数据。二是建立主要统计监测体系。在全区经济运行动态反映体系的基础上,发挥本部门的优势,建立各行业及其大企业经济运行统计监测体系,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及时向主要领导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和各大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三是建立全区“三上”企业每月关闭监测制度。落实本局和镇街专人负责搜集“三上”关停的企业,每月向区主要领导报告“三上”企业的关停情况。四是坚持每月开展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工作,对每月工业生产情况、外贸出口、商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向区主要领导汇报每月经济形势。

  (四)顺利完成经济普查主体工作

  承接2008年经济普查的工作,全面铺开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经过全区17个镇(街)2300多名普查员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普查登记、查漏补缺、普查数据录入、审核、汇总、数据质量抽查、数据入库上报等工作。一是分工明确保落实。抓好经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要求各成员单位树立全局思想,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经普事宜,落实工商、税务、民政、质监、供电等成员单位向区经普办提供名录数据库资料;落实各镇(街)负责本区域的普查工作,组织各村(居)委开展普查,指定镇(街)经普领导小组组长为普查工作“第一责任人”。通过责任落实到人,分工协作,把影响普查数据质量的问题解决在基层。二是全面核对防错漏。围绕“查清家底”的总目标,一方面加强清查库与相关部门名录资料、常规统计名录资料的对比,补漏普查对象。另一方面,制定清查奖励办法,对查出名册外的普查对象的一线普查员直接给予奖励。三是规范操作保质量。明确要求普查员入户前预先向普查对象派发《一封信》,电话预约上门调查时间。规定普查员在登记工作过程中,要详细讲解普查表,提醒容易填错或者漏填的指标; 落实普查员在回收普查表时,现场审核普查资料的完整性和逻辑关系,对审核过关的要签名确认。对普查对象不配合的情况,要求普查员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要求普查员及时向镇(街)经普办反映情况。四是业务指导解难题。动员局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经普工作, 全局人员分工不分家,充分发挥统计局各专业技术优势,做好镇(街)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同时,建立镇(街)经普工作联系制度,派出督导员到镇(街)蹲点,解决普查中遇到的问题,对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整理出《经济普查问题解答》,印发到各镇(街)作为工作指南。五是逐级审核严把关。建立逐级审核制度,加强事前、事中质量控制。利用普查数据与2008年快报数进行对比分析;对于低于2008年快报数的企业核实原因,尽力杜绝瞒报、漏报现象; 利用普查数据与税局企业税务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对于企业填报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普查数据低于税务数据的,要求企业重新填报,并向企业重申“普查数据资料不作为计税计费和处罚的依据”,打消企业的顾虑,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六是开展调研掌实况。组织专业工作组深入走访企业,考察企业普查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重点对企业生产、销售、出口、用工和能耗等经营情况开展上门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关停、迁移、注销企业每月汇报制度,动态掌握企业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维护经普单位名录库。七是开展抽查保质量。在各镇(街)开展自查、互查的基础上,分阶段对各镇(街)进行事中、事后质量抽查。通过督促检查,促进了普查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了数据质量。

  通过经济普查,查出2008年年底全区普查登记法人单位14338家,产业活动单位2810家,个体经营户100984个。受区政府委托,我局向区人大汇报经济普查工作情况,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对经济普查报告作了初审,认为我区经济普查紧紧围绕区委谭应华书记“查清家底”的要求,把确保质量贯穿于经普的全过程,通过经普比较清楚地掌握目前番禺区经济发展现状,为科学合理地制定番禺区乃至广州市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统计信息支持。

  (五)狠抓统计服务工作

  一是做好统计数据发布工作。年初出版番禺改革开放30年综述,在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出版《2006年-2008年番禺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以统计数据服务两会,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同时抓好统计公报、统计月报的发放工作,定期为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加工整理和提供临时急需的统计资料。二是扎实做好综合性统计刊物收编工作。深掘统计历史资料,整理、收编改革开放30年以来、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番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资料,组织专业人员撰写《数字见证历史,发展铸就辉煌》、《沧桑巨变六十年 ,巨龙腾飞新番禺》两篇综述材料,出版了《番禺改革放30年》、《番禺60年》历史统计刊物,图文并茂展示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来番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三是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抓住热点难点问题,拓展专题分析研究领域,围绕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进度和专题分析研究。撰写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番禺发展服务业大有潜力》被区委《番禺工作》刊登,《沧桑巨变六十年 巨龙腾飞新番禺》、《基建强势拉动,投资再创新高》被广州市统计信息网全文刊登,《2008年番禺区妇女发展规划评估报告》和《2008年番禺区儿童发展规划评估报告》获徐柳副区长批示。《2009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被广州统计信息半月刊登载,《2008年番禺农民收入超万元,增速创新高》被省调查总队评为09年优秀分析三等奖,省总队网站刊登,《居民收入继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被省总队网站刊登。全年完成39篇统计分析报告。四是加强统计信息采编工作。各科室认真做好统计工作的宣传,及时向社会各界报道政务信息、工作信息。《2008年番禺GDP年增百亿》等7篇信息被《番禺日报》刊登,《番禺区经普工作通过人大常委会初审》等2篇信息被省统计局网站采用,《番禺队2009年重点加强三方面工作》等10篇信息被省总队网站采用。全年完成60篇政务信息、工作信息。五是抓好各类抽样调查工作,为各级党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资料。完成旅游调查、电视调查、劳动力调查和万户调查、企业用工调查、农村民主法制调查、农村居民务工与收入变化调查、文化先进县(市、区)群众满意度调查、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农村家庭信息化及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等社情民意调查,为地方党政部门和上级统计部门提供快速统计资料。

  (六)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

  一是制定《2009年番禺区统计法制工作要点》,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把统计法制建设纳入年度主要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工作制度上保证统计法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活动,把《统计法》纳入2009年全区普法范围,邀请市统计局普法专家为我区直属机关干部宣讲《统计法》,邀请本局法律顾问在番禺电台《律师与你》节目向市民宣讲统计法。派出法制员为镇街机关干部、村委居委干部宣讲统计法。三是大力宣传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理规定,发出《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理规定》3000多册,通过2009年统计年报培训向企业派发《新统计法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四是积极参加全区2009年“法治番禺宣传教育周”活动,在番禺广场设点接受群众法律咨询。五是扎实开展统计执法活动。以保证统计专业数据质量为重点,加大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年共发出执法检查通知书36份,查询书5份,整改通知书14份。依法对1个单位处以罚款,收缴罚金1万元,依法通报1个单位统计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七)抓好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工作

  制订年度统计从业资格培训计划,配合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广州分院对,分镇(街)开展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全年全区参加从业资格考试275人,参加统计职称考试34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918人。从下半年起,按区委、区政府关于减轻基层负担要求,暂停我区持证统计员再教育培训工作。

  (八)抓好统计队伍建设

  一是组建番禺调查队。根据调查队组建的有关要求,积极请示区委区政府,组建国家统计局番禺调查队,确定队长、副队长人选。经区主要领导同意,番禺调查队在编人员与番禺同级机关“同城同级同待遇”,解决了原农调队编制人员待遇的问题。二是对局内工作重新分工。把番禺调查队工作纳入局机关内工作管理,调整局、队主要领导分管范围和科室职责,把目前适宜调查队负责的工作划归调查队管理,把其他服务业专业划入综合科管理,按局机关科室实际职能重新修订“三定方案”。三是着力抓好镇街统计机构建设。积极联系镇街分管领导,争取镇街按任务需要健全统计机构建设,年内化龙镇、石壁街设置了统计办,健全统计机构建设。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