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10

番禺区人口计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与2011年工作思路及建议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11-04-06 02:22:48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人口计生部门的指导下,我区人口计生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和谐番禺、惠民计生这一主线,全面实施提质提速,实行分类管理,全区人口计生各项工作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各项工作指标运行正常,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2009 10 1 2010 9 30 ,全区常住人口出生11077人,同比+952人,婴儿出生性别比109.79,同比-2.56,符合政策生育率97.58%,同比+0.35%;流动人口出生22335人,其中常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出生6493人,政策生育率94.49%

二是实行分类管理“升类创优”,“两无”镇(街)、村(居)比例稳步提高。为了扎实开展创“两无”和长效节育措施专项活动,我区制定了《关于实行村(居)委人口计划生育动态分类管理的通知》(番计生领20102号),根据近三年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完成情况,将全区336个村(居)划分为三类进行管理。目前,一类村(居)77个,二类村(居)219个,三类村(居)40个。通过指导村(居)开展升类创优活动,切实提高全区人口计生基础工作水平, 2009 10 1 2010 9 30 ,我区户籍人口落实上环7115例、结扎2220例;流动人口落实上环13249例,结扎4683例,均排在广州市各区(县级市)前列,为创“两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区“两无镇(街)有沙湾、榄核、石楼、石基、新造、沙头、东环、桥南、洛浦、石壁等10个,比去年增加3个,占52.63 %,同比上升42.86 %;村(居)194个,比去年增加14个,占56.73 %,同比上升7.78 %

三是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工作初见成效。区委、区政府、区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对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番禺区关于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工作意见》及实施方案,区委副书记严宗活、区政府副区长龚红亲自带队到医院、诊所、药店、性用品店调研综合治理性别比工作。区人口计生、卫生、药监、公安、流管、妇联、综合执法、工商等九部门联合开展每月两次打“两非”专项整治行动,并按“四集中一考核”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东环、沙湾、石楼等镇(街)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活动,至 2010 9 30 ,我区婴儿出生性别比109.79,同比-2.56

四是高质量推进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以计生系统户籍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公安、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对超龄人口及未婚人员进行补录,对缺身份证号、户籍地址等必填项进行补充,截至日前,共新增人员信息24.7万条,修改及完善系统信息22.1万条,户籍全员库有效信息共有95万条,入库率达96.3%;通过对我区流动人口全员库进行分析比对,标离清理沉积全员流动人口数据近90万条,目前全员库流动人口数据共有103万条。

五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奖励制度稳步实施。全区3498人领取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发放奖励金335.56万元;17087人领取番禺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节育奖励金,发放奖励金561.02万元;3493人获得广州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发放奖励金978.57万元,我区越来越多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六是流动人口计生便民维权活动深受欢迎。我区紧紧围绕“和谐番禺,惠民计生”开展“八上门八免费二补助”流动人口便民维权活动,流动人口13470人次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流动人口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同待遇全面落实。区人口计生局、卫生局联合各镇(街)以村居人口计生服务室为阵地开展和谐番禺、惠民计生义诊咨询23活动大龙、沙湾、东环、钟村、石楼、榄核、石壁、大石等镇(街)将“八上门八免费二补助”融合到日常工作中开展形势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全区共开展132场次。

七是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顺利推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拨出资金300万元免费为育龄群众进行出生缺陷干预检查,201011日至2010931日共发放地中海贫血免费筛查券8371张,筛查15528例;发放G6-PD免费筛查券8553张,筛查15356例;发放唐氏综合征免费筛查券6095张,筛查6839例;发放重症畸形免费筛查券6574张,筛查7208人,通过筛查,对66例(其中重型地贫6例,中间型α地贫3例,染色体异常8例,B超异常49例)重症患胎实施了有效的干预,大大降低了缺陷儿的出生,有效地提高了我区出生人口素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国家、省、市计生部门的表扬。20104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在我区召开国家东部地区计划生育提质提速工作会议,推广了番禺的经验。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并确定我区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区,沙湾、钟村、大石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受到省、市的赞扬。

八是番禺信息化数字计生全省领先。我区牵头研发了番禺数字计生双查系统,该系统以区公共光纤网络为平台,建立全区集中的孕情检查网络数据库,以B超一体机为终端工作站,配合身份证阅读器、识别器等设备用以识别被检者身份,有效杜绝了冒名顶替参加孕情检查的现象发生,该系统还可以直接把检查结果自动录入广州市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大大减轻技术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小谷围、钟村、沙湾等镇(街)先行先试为全区作出了榜样,我区投入资金300多万元、配备75套一体和分体双查系统终端工作站。全区双查系统已经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孕情检查141473人次。工作效率比以往传统方法进行孕情检查提高了810倍。20106月省人口计生委在我区召开全省人口形势分析会,参观了市桥街计生信息化建设,推广了番禺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经验。

九是计生协会工作成效显著。我区各级计划生育协会不断丰富惠民计生的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活动,桥南、大龙、大石、大岗、钟村、东环、洛浦、石壁、沙湾、石基、石楼等镇(街)计划生育协会组织联系了大润发、好又多、信和、天汇等82家商业机构加盟以“和谐番禺,惠民计生”为主题的幸福家庭促进计划优惠活动,让计划生育家庭在加盟商业机构消费时享受折扣优惠,全区共发出“和谐番禺,惠民计生”优惠卡20000余张。我区计生协会开展的计生义工、计划生育家庭综合保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大型商业 加盟优惠等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营造出全社会都来关注计划生育的良好局面,提升了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地位,石楼居委计生协会、沙湾居委计生协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协会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我区被省计生协推荐参加“全国计生协先进单位”评选。

2010年全区人口计生系统以“创先争优”为动力,顺利迎接2010年国家东部地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质提速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迎接了全省人口形势分析会议在我区召开,代表广东省迎接了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率领的人口计生工作考察团及江苏、江西、云南、福建、河南等省在我区对人口计生的考察活动,我区的人口计生得到了国家、省、市及兄弟省的肯定。

2010年,我区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

区委、区政府加大人口计生工作力度,不断完善人口计生综合协调机制,增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合力,扩大了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范围,组长由区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由原来的25个增加到33个,每个成员单位均由主要领导作为成员并选派1名科室负责人担任联络员,我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目标明确,实施惠民便民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位置,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机制毫不动摇,层层落实责任。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每年2次听取人口计生部门的工作汇报,区委、区政府分管人口计生工作的副书记、副区长2次对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每月参加人口计生工作例会,深入分析我区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确立了我区人口和计生和谐番禺、惠民计生的工作思路,对人口计生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指导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为区人口计生局增加1名公务员编制、10名政府雇员,从人、财、物上保障了人口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基层文明执法,打造“紫气东来”服务队伍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基层文明执法电视会议精神,迅速在全区启动计生系统基层文明执法活动,结合我区实际,做好学习研讨、宣传发动、贯彻执行和专项督察各项工作。区人口计生局组织开办每月2次的专题培训班共计11场,共对6600人次进行了集中培训。继续采用二派二请的方式,实施派出70名基层计生骨干到荔湾区街道、社区计生岗位挂职锻炼工作计划。制定《番禺区人口计生系统工作人员作风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番禺区人口计生系统基层文明执法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人口计生特邀监察员制度,每季召开监察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区人口计生系统依法治区及“五五”普法工作受到区联合执法检查组的好评。

(四)打造岭南人口文化,潜移默化宣导计划生育

人口计生工作必须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我区充分发挥镇(街)人口计生宣教员的作用,积极为各种报道拟写材料,每天在番禺电视、番禺广播的番禺新闻后播放番禺人口计生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逢周一、周三在番禺报刊登人口计生报道,开展了番禺人口计生之歌合唱比赛、创作了图文并茂的番禺人口文化手机报,大龙、桥南等镇(街)每季编印了《人口简讯》,继大岗镇增沙村建立了我区第一个村(居)级婚育文化雕塑公园之后,大石街、石楼镇率先建造镇(街)级婚育文化雕塑公园,沙湾镇涌口村、钟村街汉溪村、大石街大山村正抓紧打造岭南人口文化宣教阵地。

(五)技术服务“升级改造”提质提速

我区以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为动力,加大对区、镇(街)及村(居)三级计生技术服务阵地的升级改造,区人口计生服务站、沙湾计生服务所、大石计生服务所被省推荐评选“全国计划生育示范站(所)”,大岗镇中心所、石楼镇中心所、大龙街中心所、洛浦街东乡所已完成了升级改造,南村所正加紧重建,全区234个村(居)计生服务室完成了升级改造,全区计生服务阵地以其“六统一三规范”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便民服务。

(六)“五个二”工程打牢人口计生基层基础

我区紧紧围绕人口计生“三为主”中的经常性工作为主方针,狠抓长效机制的落实,坚持不懈地每月开展“五个二”工程,即每月开展两次“打非”行动,每月开展两次强制征收社会抚养费行动,每月开展两次流动人口计生执法行动,每月开展两次巡回村(居)义诊咨询活动,每月开展两次计生队伍普法学习活动。同时,每月将落实长效节育措施指导任务分解到镇(街),有效地推进了工作稳步开展。

2010年,我区人口计生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全区面临的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未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库存量大;二是计划生育长效避孕节育技术仍需提高;三是流动人口“两个登记”率时高时低;四是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库存量较大;五是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六是岭南人口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七是个别镇(街)、村(居)计生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三类村居仍有一定比例,尤其是个别社区居委长期处于落后局面;八是人口计生档案规范化管理未引起重视。

二、2011年工作思路及建议

计划生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恒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坚持“一票否决”。2011年是我区村(居)委的换届年,要着力保持基层计生干部队伍的稳定,要围绕广州市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工作的八个实施意见,结合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和谐番禺、惠民计生”稳步扎实开展人口计生工作。

1、完善长效避孕节育、流动人口“两个登记”的长效机制,狠抓“两无”工作

省委、省政府在全省人口计生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谁英雄、谁好汉,“两无”活动比比看;以“两无”决定成败。我区要以每月的计生例会为平台,建立及完善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落实长效节育措施、流动人口“两个登记”的长效机制,每月将指导任务分解、对完成情况进行讲评、落实层级责任制,对完成任务的通报表扬、不完成任务的点名批评。实施“丢票子、丢面子、丢位子”(三丢)措施,为创“两无”工作打牢基础。

2、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

要一手抓计生优质服务,一手抓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争取区法院的支持,成立专职的依法征收小组,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实行依法强制征收、依法异地征收,申请区委、区政府支持在征收社会抚养费返还镇(街)前,提留10%作为区人口计生局的办案经费,统筹开支(预计200万元)。

3、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全面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围绕“和谐番禺、惠民计生”,继续推进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农村节育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纳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20104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财政部将我区确定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试点区。我区将原有的出生缺陷干预工程4项目、婚检14项目及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9项目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实行了“三合一”,检查项目为24项,由区财政每年投入1200万元,对全区符合政策的户籍人口育龄夫妇及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育龄夫妇实行免费检查,以努力提高我区出生人口素质。

4、大力推进岭南人口文化建设

根据广州市岭南人口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我区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镇(街)、村(居)岭南婚育文化,各镇(街)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岭南婚育文化雕塑园建设,各村(居)要结合实际开展岭南婚育文化的打造,从潜移默化中、悠闲中、娱乐中、观光旅游中多渠道、全方面引导群众的生育观念转变,使计划生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5、加大对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根据国家、省、市人口计生部门对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及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全国一盘棋的要求,争取区财政投入190万元加大对人口计生信息的投入,突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两个登记率”,推进信息化建设。

6、加大对技术服务阵地的投入,深化服务内涵

区计生综合大楼建于2000年,为区人口计生局、区计生服务站集中办公地点,集行政管理、计生“四术”、优生优育、查环查孕、生殖健康检查等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大楼,建筑面积3361平方米。随着我区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增多,人口计生业务量也相应增多。近几年来,区计生服务站每年完成计生“四术”15000例,优生筛查6000人次,生殖健康咨询26000人次,妇科普查4000人次,查环查孕1000人次,面对繁重的业务量及国家计生委新授予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验区的业务量,区人口计生服务站在人、财、物方面凸显困难,国家、省、市计生领导在多次视察时要求给予解决。

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将区人口计生局从区计生综合楼选址迁出,扩大区人口计生服务站的服务功能,并投入资金600万元(以预算为准)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事业编制或政府雇员10人,以解决群众到区计生服务站长期存在的停车难、服务场地不足、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为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创建全国示范站。镇(街)计生技术服务所要在“六统一、三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广州市人口计生八个综合改革文件精神,向特色化服务转变,打造各镇(街)的品牌、特色。

7、继续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

继续发挥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在计生义工、计划生育家庭综合保险推进、计生贫困家庭救助,发动大型商场给予计生家庭购物优惠等积极作用,多渠道优先关怀计划生育家庭。

 

 

                                        二О一О年十月二十七日

 

说明1、番禺区计划生育“八上门八免费二补助”活动内容。“八上门”一是计生政策宣传服务上门,将宣传资料送流动人口家中;二是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服务上门,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建立计划生育信息档案;三是计生证件办理服务上门,为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四是孕期访视服务上门,为每个怀孕妇女做好孕期保健服务;五是孕情检查服务上门,为流动人口提供查环查孕服务;六是四术随访服务上门,及时了解落实节育手术的流动人口身体状况,发现异常随时解决;七是避孕药具发放服务上门,将避孕药具发放到流动人口已婚育龄群众手中,并指导其正确使用方法;八是当年出生访视服务上门,指导流动人口做好婴儿保健及哺乳期的避孕节育。“八免费”:一是免费为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二是免费提供节育手术;三是免费为落实四术对象提供接送服务;四是免费派发避孕药具;五是免费开展孕情检查;六是免费出具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七是免费派发宣传资料;八是免费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两补助”:为流动人口提供孕情检查误工补助、落实四术营养补助。

      2、广州市计生综合改革八个实施意见。《广州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广州市创建岭南人口文化工程实施意见》、《广州市“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实施意见》、《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预报预警工作实施意见》、《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推进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实施意见》、《广州市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广州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实施意见》。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