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区工商业经济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广佛同城化和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着力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集群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压缩落后产能,努力实现工商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32亿元,净增长170亿元,同比增长11%;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亿元,同比增长18 %。
(一)着力加强产业规划引导
根据10月16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关于要求番禺“率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集聚辐射功能”的精神,加快编制番禺产业发展规划,选准我区现代产业的主攻方向,优化现代产业布局,合理引导我区现代产业经济科学快速发展,力求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做好对重点、特色行业发展规划的调研编制工作,如对我区传统优势行业餐饮行业的规划引导,保持和扩大我区传统特色行业优势。引导中小企业主动为亚运会筹办和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做好配套,完善、延长我区产业链。做好兴发中心和番禺新城金融商务区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区金融服务体系。
(二)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实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促进第二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提升工业产值增长空间,把发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方向,切实加大对第三产业、区内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工业进园区,商业成组团”发展格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推动骨干企业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现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造升级,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提升产出效益和水平。配合区委区政府加快发展汽车及零配件、船舶配套、数字家庭、生物医药、灯光音响、动漫游戏、数控机床、珠宝首饰、输配变电和现代服务业等10大产业。推动广州市裕丰综合物流基地项目、广州市天创鞋业有限公司总部经济及研发中心、中颐·创意产业园等20个工业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推进产业转移,配合做好“腾笼换鸟”、“三旧改造”工作。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品牌企业。鼓励民营科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协助企业申报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发动企业申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重点支持长隆商旅、珠江钢管、秀珀化工、锐丰音响、珠江灯光等龙头型、成长型、骨干型企业加快发展,在名牌带动、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标准化战略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提高产品档次和知名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使其向品牌型、总部经济型企业发展。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鼓励和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
3、挖掘经济增长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继续做好重点商业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积极推进亚运配套工程及重点商业项目的建设,加快圣鑫国际商城和海印又一城的主体建设,争取亚运前建设完成;尽快在明年内启动沙溪批发市场园区、繁华路商圈和德兴商贸城的升级改造;加快推进长隆友谊购物公园、国际商品展贸城、冷冻品交易中心、番禺新城、新客运站等项目的建设。二是提高服务业水平。大力开发地铁口经济,利用地铁口高起点、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促进房地产、商业、旅游与交通等行业的整合与完善,提高综合服务档次。提升长隆万博汉溪商贸旅游中心、铁路新客站现代服务业中心、市桥中心区、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4大组团的服务功能。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各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我区特色优势行业做大做强。
(三)着力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1、加强运行监控。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对我区工商业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影响,加强国际、国内生产要素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积极研究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完善落实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定期走访重点企业,协调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落实好企业服务的各项措施,确保企业生产不受影响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有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总部型企业在我区落户,提高产业集聚和配套发展能力。
2、研究落实各项政策。积极落实省、市、区的相关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活动,推动电子商务建设,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协助企业争取省、市、区的各类项目扶持资金,促进技改创新。争取成立本地商业企业商会(协会),协调解决沙园广场和友谊商店扩营、繁华路商户整合、骏和通信总部落户等问题。继续做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
3、发挥金融办作用。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相关实施意见,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村镇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的筹备成立工作,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扶持更多具有核心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型企业上市。
4、推进电子商务。进一步做好六大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功能开发,继续发动企业推广运用电子商务。新建灯光音响和专业批发市场两个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在区内交通主干道显要位置树立户外广告牌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打造珠宝、动漫、灯光音响3大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四)着力做好亚运各项保障
1、加强亚运能源保障。发挥亚运电力供应、燃油供应小组作用,统筹协调重点电网工程建设,做好供电应急抢险抢修准备,加紧编制亚运供电应急预案;做好亚运城周边地区加油站燃油供应监控,制定《城市燃油保障专项计划》,加大对亚运城周边地区加油站燃油投放量,保障各方用油需求。
2、加强亚运服务水平。亚运期间将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汇聚番禺,要发挥优势、改进不足,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全面提升我区服务业,特别是旅游、餐饮、住宿和商贸企业的接待能力、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我区服务业发展水平。
3、加强亚运经济研究。一方面要将举办亚运会与番禺中长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场馆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体育、文化、会展、商贸、旅游、健身、娱乐之间的功能转换,以及与交通、通信、安全设施等的贯通衔接,为未来的商业利用提供尽可能大的调整余地和盈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预防“经济低谷效应”,确保我区经济平稳发展。既要考虑亚运会举办时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要考虑到亚运会结束后的经济保障问题。研究、借鉴以往亚运会举办城市的成功经验,做好长远规划,防止企业盲目扩大规模、恶性竞争等有损行业发展的行为发生,避免“低谷效应”的产生和经济大起大落。
(五)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继续加强基础信息建设,建立完善工作信息报告、情况通报、督查考核、大案要案联动查处等制度。督促指导镇街做好整规打假工作,加强整规打假队伍和各镇街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全区整规打假网络,发挥各级消费者协会等社会服务组织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诚信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继续深入开展整规打假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酒类食盐打假、卷烟打假、亚运村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
(六)着力增强经贸队伍战斗力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对区委区政府各项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措施、商业重点项目建设、节能减排、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自主创新、双转移等重点工作,要做到目标、措施、人员“三落实”,提高贯彻力、执行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转变机关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和监督。提高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工作,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继续推动“双百共建文明村”、“牵手打造试点村”等工作,促进共建帮扶项目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