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六个注重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番禺区审计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的工作计划
2011年,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突出抓好“六个注重”,截至11月30日止,共完成审计项目48个,查出违规金额1 34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3 995万元,应交财政1 296万元。审计工作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推进宜业宜居现代化新城区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11年审计工作总结
(一)注重制度建设,规范审计行为
1.制定《审计业务基本流程》。贯彻落实新的《国家审计准则》,制定《审计业务基本流程》,力求实现“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总体目标。《流程》细化了审计业务各个环节,量化每个节点的操作标准。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2.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2011年,研究制定了我区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办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办法》,并公布实施。这3项制度的制定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能,加强沟通协调,并从制度层面上保障突出重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3.制定有关统计和保密等制度。2011年,我局制定了《统计工作制度》、《保守审计工作秘密规定》和《保密工作制度》,为做好统计工作和保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注重改进审计组织方式,提高审计效能
一是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二是把财政决算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三是探索同步实施党政一把手离任审计与现职领导任中审计。实践证明,审计项目的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同步审计坚持“以权定责、以责定评、以评定审”的原则,增强了被审计对象的权责意识,促进被审计对象加强廉洁自律和依法决策的能力。
(三)注重内结外联,增强监督合力
1.增强与经济责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联系。我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为完善我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2011年,根据联席会议制度,我局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做到审前互商计划、审中互通情况、审后共享成果,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
2.增强与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的联系。2011年,我局密切与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的联系,对某单位的审计发现有公款私存和出纳员挪用公款问题,及时把案件移送给主管部门,以此推进审计发现重大问题的查处和整改工作,发挥部门之间的监督合力。
3.增强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除在审前、审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联系外,还注重加强审后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在10月邀请部分被审计单位的领导,认真听取与会单位对2010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意见,并就相关审计情况进行座谈,受到与会单位肯定和欢迎。
4.加强审计法律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2011年,我局在局机关网站、《番禺报》、政府门户网站等多个平台对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两办规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四)注重完善机制,提升审计工作成果
2011年,我局向区政府提交了3份专题调研报告,根据近年在审计中发现的关于财政预算管理、学校资产管理和工程投资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客观深入的分析,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区政府十分重视,批示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解决和整改,区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和建设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整改工作。
(五)注重加强廉政建设,促进公权规范行使
1.及时公开预算。2011年,我局在区政府和局的政务公开网站上公开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保障人民群众对审计机关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建设工作。根据区纪委的要求,我局结合审计工作职责,着手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建设工作,年初制定实施方案,年中全员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采集廉政风险信息等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促进公共权力规范行使。
(六)注重机关作风建设,凝心聚力为地区建设服务。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我局引导审计干部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以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自身的审计职能,开展机关作风建设。
2011年,我局机关作风建设从日常工作着手,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审计效能,切实贯彻机关作风建设,以饱满的风貌、昂扬的热情服务于我区的建设工作。
1.发扬民主作风,审计业务科室联动:审计计划管理工作原来由办公室负责,调整为由所有科室共同参与,各科在归口职能范围内提出备选项目,为局班子决策提供翔实的信息。
2.宏扬法治精神,主责业务归口管理:主要是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了主责业务科对归口审计项目的职责,拟定的《审计业务基本流程》明确,主责业务科应参与其归口审计项目业务研讨会议,研究相应业务问题。
3.积极调查研究,提升审计工作成果:2011年,我局向区政府提交的3份专题报告、代区政府草拟向人大汇报的审计工作报告,都是集全局人员的智慧,共同研究探索的成果。
另外,我局还结对帮扶石楼镇明星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对口联系沙头街横江村的综治维稳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建设。
2011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与政府和上级局的要求存在差距,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工作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审前调查工作、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仍有待继续加强,审计成果利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2012年审计工作计划
2012年,我局将继续以维护法治、保障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成果,完善机制,使审计工作融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更好地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部署,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确定2012年番禺区审计项目计划如下:
(一)财政审计
1.预算执行审计
具体包括2011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7个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4项专项资金审计。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通过审计,揭示预算管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资金使用管理,评价政策效应,发挥财政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通过加强对各部门所属单位和使用财政资金项目的审计,关注和分析与其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结余以及绩效情况。重点关注部门违反财经法规以及管理薄弱的情况;关注和分析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结余以及绩效情况,审查资金使用单位分配使用资金是否符合宏观调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导向,资金支出审批程序是否完备,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使用是否达到立项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等,确保区委、区政府决策落实到位。
2.财政决算审计
镇级财政决算审计。将对2个镇2011年度财政决算进行审计,重点关注四方面内容:一是财政预算收支真实性、合法性。二是专项资金合规、合法、效益性。三是预算外资金真实性、合法性。四是对镇级政府性债务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摸清情况,揭示问题,防范风险。
3.工程项目审计
2012年工程项目审计2项。重点检查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重点揭示和分析建设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效果。
4. 专项审计(调查)
专项审计(调查)2项,按照省、市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做好我区201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资金物资审计和公安交通监控系统专项调查。
(二)企业审计
将对2家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金、权力和责任的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经济责任审计
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审计思路,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按照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的意见,2012年对18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其中:离任审计13名,任中审计5名。
(四)财务收支审计
将对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继续关注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合法性,重点检查收费的合规合法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以及是否存在“小金库”等。全区共抽查1家医疗机构和2家教育事业单位。
为确保2012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顺利完成,我局将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坚持审计工作方针,努力拓宽审计思路,拓展审计范围,深化审计内容,转变审计方式。加强审计队伍“人、法、技”的建设,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综合分析能力和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为更好地完成年度审计任务服务。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