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加快水务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坚强领导下,区水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水安全为第一要务,以科学治水、生态治水的理念为指导,以打造“岭南水乡典范”为目标,以市下达的水环境治理任务为中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进各项水务工作。
2011年工作情况
一、以保障安全为出发点,全力以赴开展三防工作
全面贯彻省、市、区对防汛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未雨绸缪、统筹部署、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测、报、防、抗、救、援等各项措施,进一步提高防汛应急管理能力,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2、强化汛期管理,实施科学调度。一是强化值班管理。全面落实三防责任单位、防汛工程运行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按规定带班。二是科学调度。利用预测预警,结合潮汐特性,在暴雨前,通过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提前预排、腾空库容。今年几场暴雨,我区基本没出现水浸街现象和内涝损失。
3、强化三防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三防应急水平。一是完善三防应急预案。及时修编、修订区三防应急预案和全区19个镇(街)及所辖的村、社区的预案台账;二是强化水务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三防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市桥河水系联合优化调度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成果,促进三防决策、指挥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对防汛抢险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演练,增强实战能力。同时,为适应新形势工作要求,逐步充实了市政排水、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急抢险设备和人员配备。
二、以市下达的整治任务为重点,点面结合推进综合治水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各镇(街)的通力配合下,综合治水工作进展顺利。
1、污水治理方面。35公里污水管网的建设任务已提前完成,目前已完成的管网长度为37.940公里;全面完成市下达污水处理任务,处理率达85%;前锋、化龙、榄核3个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升级的前期设计工作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2、河涌综合整治方面。全力推进8条河涌综合整治工作。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市下达的任务是完成12条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正在按计划全力推进。
4、项目储备方面。全区的一、二类河涌以及污水系统二期建设任务的勘察设计招标已经完成,勘察设计单位已经进场开展前期工作。市下达的27条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三、以科学治水、生态治水为指导,认真开展岭南水乡典范规划工作
进一步完善河涌整治规划体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科学治水提供指导。一是由区惠民一号办与区水务局牵头组成河涌综合整治摸查小组,对未整治河涌进行一次全面摸查,全面、深入了解全区河涌现时的基本情况,为下一阶段河涌综合整治提供更科学、更准确、详实数据资料。二是为进一步提升河涌综合整治效果,彰显岭南水乡特色,认真开展番禺区岭南水乡典范的规划策划和建设工作。三是按照省民生五项工程建设方案要求,大力推进工程前期工作,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
四、以巩固治水成效为目标,加强河涌保洁和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巩固河涌整治成效,确保已整治河涌发挥最大效益,区水务局在加强已整治河涌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加强污水排放检查。为减轻河涌污染,提高我区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今年四月初,由区惠民一号办和区水务局牵头,对全区九大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建设、通水、河水倒灌、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共排查出问题255个,并对每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督促其限期整改。
2、保障河涌水清。为保障河涌水质,营造良好的水环境,区水务局充分利用河流的潮汐特性和现有水闸群的联合优化调度,对市桥河水系、砺江河水系进行调水补水。其中,市桥河水系平均每天可以从沙湾水道、陈村水道引水800万立方米,砺江河水系平均每天可以从莲花山水道引水437万立方米。通过调水补水,市桥河水系、砺江河水系水质维持地表水环境Ⅳ类水质标准以上。
3、保障河涌面洁。区水务局在市桥城区、亚运城及广州南站等重点区域每天出动人员178人,机动船15艘,木船63只,大力开展河涌保洁工作,保洁河涌共计30条,约
4、维护河涌两岸景观。为巩固河涌整治效果,区水务局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河涌的维修养护、巡查管理和执法力度,通过严查河涌两岸违法排污行为,最大限度地遏制往河涌排污。同时对乱开垦、乱堆放、乱搭乱建等情况较为严重的堤段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障河涌堤岸景观环境。
五、以保障供水安全为根本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按照区建设管理投资模式,大力推进农村改水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供水水质管理、二次供水管理及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保障我区供水安全;围绕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目标要求,严格全区取水许可审批和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取水户日常管理工作,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积极推进水价价梯征收工作;加快推进节约与计划用水工作,按《广州市城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的要求,按计划、分步推进全区超计划用水管理工作。并通过开展“世界水日”等宣传活动,提高群众节约水、爱惜水、珍惜水的意识;开展番禺区水文水质监测系统建设,做好水源水质的预警、预报工作。
六、以水利普查为契机,摸清我区水务基本情况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要求,我区派出普查指导员100人,普查员280人,对全区2217个清查对象、2001个普查对象进行了调查,共收录普查数据4万多个。通过此次普查,对我区境内的河流湖泊、水务工程、经济社会用水状况、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水务行业能力建设、灌区、地下水取水、供水设施、排水设施等基本情况有了更全面、更清晰、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高质、高效地开展下一阶段综合治水工作。
七、以转变作风为载体,提高公共服务
一是抓好创文工作。通过强化领导、强化宣传发动、强化专项整治等措施,认真做好城市污水处理、河涌景观专项整治、安全监管、窗口服务、双百共建等工作,以最佳的状态完成了创文迎检工作。二是抓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2011年,我局共收到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共计50宗,其中我局主办案件42宗,协办案件8宗,全部按程序按时办结。三是抓好行政审批。今年我局共收到行政许可审批申请480宗,按时办结率为100%,在区行政服务大厅组织的民意测评中,我局窗口满意率达100%。
八、以强化监管为切入点,打造阳光水务
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我局不断加强领导干部权力运行风险防范建设。一是开展廉政教育。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廉政准则》等党风廉政建设文件,开展《廉政准则》知识测验,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开展了廉政风险排查防范活动,制定防范措施,梳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种类,细化裁量基准尺度。三是强化廉政监督。区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迎亚运治水工程项目专项检查及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按照科学治水、生态治水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水安全防御体系建设,确保2012年外江堤防全部达标,从根本上解决水浸街问题;按照“水更清”工作要求,继续推进《番禺区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第二阶段工作,努力打造岭南水乡典范;继续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确保全区供水安全;加快推进水务一体化工作,为水务科学建设和高效管理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加强水务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巩固治水成效,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一、想办法,多筹措,加快水务整合和工程实施。
为切实做好我区综合治水工作,实现“堤固、水清、岸绿、面洁、景美”的河涌综合整治目标,想方设法确保资金到位,提供政策支持。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供水“三统一”、排水厂网运营一体化、供排水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区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在实施一体化过程中责、权、利关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推进我区水务整合和工程实施工作。
二、理思路,进一步优化完善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按照河涌整治第二阶段计划,因地制宜地完善河涌整治规划体系,对《广州市番禺区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进行进一步细化、优化、完善,以节省投资,提高治水效果。
三、保安全,夯实三防工作基础
进一步加强水安全防御体系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水浸街问题;强化三防能力建设,抓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筑牢抗灾防线;结合水利工程的联合优化调度,充分信息化在三防工作的作用,实现水、雨、风情信息实时共享,使防灾、抗灾指令直达抢险救灾第一线,保障全区三防安全。
四、上台阶,继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番禺区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第二阶段工作要求,继续推进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实现全区水环境进一步好转,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重民生,全力保障水安全
1、加快推进农村改水工作。加快推进80条村的农村改水工程建设。按照“由直接提供供水服务的企业、区、镇(街)按5:3:2的比例承担建设资金”的建设投资管理模式,由供水企业作为主体加快实施,保障我区农村(社区)饮水安全,确保农户(居民)喝上放心水。
2、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根据国家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开展番禺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番禺区供水工程专项规划工作,建立和健全城镇供水的日常安全保障机制和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有效的应对机制;建设番禺区主要河涌水文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水文水质的实时监控,提高预警预报能力。
3、进一步完善供水体制。在统一水价的基础上,下阶段要结合统一水质和服务,推动供水主体的整合,进一步促进“统一水价、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目标的实现。
六、强管理,发挥治水最大效益
1、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一是理顺供排水建设与管理模式;二是强化在建工程建设管理,按计划推进工程进度,并抓好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
2、加强工程维护管理。一是加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确保工程设施处于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在保证防洪、排涝、灌溉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调水、补水功能,切实改善城乡水环境。二是加强河涌保洁,确保河涌整洁、靓丽。三是加强供排水工程设施的维护,尤其是加强沙井盖管理、下水管清梳、污水处理工程维护等;四是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打击向河涌排污的违法行为,保障水环境整治成效。
3、加强砂石码头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对砂石码头的报建审批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简化报批手续,尽快提供规划批复的23个砂石材料装卸点施工场地。
4、加强水务设施运行管理。一是加强水务工程的联合优化调度,充分发挥其防洪、排涝及调水、补水功能。二是加强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等污水设施的运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量;三是充分利用水务信息化建设成果,促进水务设施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兴水利、除水害的目标,我们将常抓不懈,攻坚克难,为建设人水和谐的幸福番禺作出积极贡献。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