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11

番禺区经济贸易促进局2011年经贸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12-01-04 16:00:0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1年,区经贸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要求,以“五个一批”为抓手,把握机遇、紧盯目标,注重提高、力促发展,转型升级有新成效、发展质量有新提高,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105.46亿元,增长1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5.44亿元,增长18.6%,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7个百分点,排全市第二位。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88亿元,增长18.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606.23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5.65亿元,增长17.2%

3、共新设外商投资项目111个,累计吸收合同外资4.03亿美元,增长81.7%;实际利用外资3.69亿美元,增长8.1%

4、外贸进出口总额167.69亿美元,增长10.9%。其中,进口总额67.5亿美元,增长9.02%;出口总额100.19亿美元,增长12.21%

    二、主要亮点

(一)结构调整思路清。

1、支柱产业优化提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在输配变电、灯光音响、数控机床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珠江灯光、浩洋电子向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请在番禺建立演艺灯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订相关行业标准,努力实现我区分技术委员会数量零的突破。推动灯光音响产业、沙湾珠宝产业园申报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打造区域品牌,目前,省已公布通过基地申报名单,全市4个,我区上述两个均通过。

2、商贸业大力发展。加快商旅经济发展轴项目建设。 1116,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一期26万平方米“广州光谷”正式开业,飞利浦、欧司朗、清华同方等行业龙头签约进驻,并引入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山大学照明工程研究设计中心等机构;美嘉国际服装城已于9月试业;百世家居广场已正式开业;海印又一城商场主体工程将于明年4月开业;圣鑫国际商城、汇珑新天地、奥园广场预计明年下半年开业。参与42个“腾笼换鸟”和“三旧”改造项目调研,跟踪扶持新的商业增长点。会同区旅游局筹办第25届广州(国际)美食节番禺分会场暨第九届番禺旅游文化美食节,对美食街区进行统一整饰,全区80多家餐饮企业参与并推出优惠活动,有效拉动餐饮消费

3、外经贸转型发展。制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方案和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建立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辅导支持平台和工作机制,加强区内制造业企业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外包业务推广。超额完成服务外包三项指标全年任务,按进度完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任务目标。鼓励企业利用出口信保规避风险,大胆承接新兴市场订单,扩大出口规模。组团参加“新广州、新商机”在日本、香港等地的招商活动;做好小糸车灯、中粮美特、利丰集团等在谈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促进引资和增资,全区首家外资投资性公司—冯氏置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获批落户。

4、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狠抓重点能耗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搭建重点耗能企业与节能服务机构沟通平台,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推荐锦兴纺织等4个项目进行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实现节能量0.5万吨标准煤。14家重点耗能企业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实现节能量12.39万吨标准煤。成立清洁生产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督办机制。依托市清洁生产促进中心,构建政府、技术服务单位、企业对接平台,完善服务体系。举办专题培训近20场次、200多家企业参加培训3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并受省市公布表彰,居市前列;252家企业签订承诺书。

(二)民企壮大亮点多。

1、抓“五个一批”。协助做好区政府领导两次专题调研相关工作,梳理企业反映问题近300多个并分解至有关部门、镇街办理,目前仍在跟进。协助广汽零部件集团、中船国际、广州南车城市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及南方电网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申领产业扶持资金。推荐珠江钢管、锐丰音响、中钰科技、敏嘉制造、永华家具和宏志音响申报品牌培育试点企业,莲花彩瓷公司申报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保护和发展基地。

2、抓总部、上市。开展番禺及周边地区服务园区、总部经济专题调研,探索扶持园区载体建设,发展特色总部经济;培育区内企业向总部方向发展,年内有11家企业被认定为广州市总部企业。发挥区扶持企业上市专项资金效应,对后备上市企业及迁入的上市企业实施奖励;加快设立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选定两家风投基金为合作对象。中海达公司年初成功在国内创业板上市,全区上市(控股)企业达到6家,共获区上市专项奖励资金600万元。完善企业上市培育数据库,举办上市座谈会和对接活动,推动上市中介机构与有上市融资意愿的优质企业对接。目前入库企业20多家,锐丰音响、岭南电缆、韦士泰医疗、东松三雄、天创鞋业等一批重点培育企业正加快上市步伐。

3、抓电子商务。用好每年300万元电子商务专项资金,依托星海传媒、国家数字家庭基地和8大电子商务平台,举办第二届番禺区十大优秀电子商务网站评选,开展5场电子商务应用培训、考察学习活动,引导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升级转型。制定《番禺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扶持电子商务园区发展。发展平台企业近1500家,8大平台累计询问量近17万笔。芬尼克兹通过电子商务全面开拓市场,今年超过一半的国内外客户来源于企业网站,海外销售增长逾三成,国内网上订单销售400多万元。

4、抓政策落实。采取专项调研、领导挂点、个性服务、政策倾斜等系列工作措施,巩固经济发展基础。针对三季度部分经济指标不理想,及时调整工作重心,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近20场次,深入摸查150家重点企业产能释放、企业盈亏情况及利润下降原因,协调解决问题;摸查订单充裕但因电力供应不足影响产能释放的企业,采取措施保障其用电需求。梳理上级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64项并汇编成册,鼓励和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共推荐68个单位78个项目申报各级中小企业扶持资金,50个项目申报各级技术进步、节能技改、清洁生产扶持资金,90多家企业138个项目申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境外参展资金。

(三)金融发展步伐快。

1、加强对接。积极构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组织召开相关金融机构会议、银担企对接会;组建区中小企业投融资促进会;会同区工商联举办台资企业对接会,与中国社科院投融资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简化业务流程,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政银企对接不断深化。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68.9亿元和1084.1亿元,分别比上年底增长8.3%10.1%

2、加强创新。组建区中小企业投融资促进会,搭建资金供求、企业信用、融资担保和同业交流等四大平台。举办台资企业对接会和“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加强信息沟通,创造合作机会。加强新型金融机构建设,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银达公司新增担保中小企业195家,新增中小企业担保额12.6亿元,担保能力大幅提高。汇诚小额贷款公司8月开业,广东盈腾番禺分公司12月开业。全区现有金融机构53家,其中担保机构2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各1家。

(四)民生保障措施实。

1、推进扶贫“双到”。抓重点、攻难点,“双到”工作呈现推进快、措施实、投入大、参与广、干部作用突出的良好局面,我区对口帮扶五华核实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516户中,已全部实现脱贫,脱贫率达100%,提前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指标,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2、扩大民生消费。积极落实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农超对接等惠民政策,有效扩大消费。全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共销售11.89万台,销售金额4.04亿元,财政补贴4630 万元。已建成石基百越商场等15家平价商店,超额完成广州市经贸委下达的建设任务。推进政策性农房保险工作,惠及我区农户15万户,2011年农户承保率达96%

3规范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整规打假、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推进“双打”行动、食品安全、酒类生产企业及散装酒市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等专项整治,2011年,全区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 39167人(次),检查各类经营户50843户(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57宗,查处制假、非法仓储运输案件41宗,各类案件总案值约546万元。

4、强化要素供应。做好电力、成品油、食盐、饮用水等生产要素及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障,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五)机关建设成效显。

1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三公”原则完善中层配备,并把竞岗与轮岗交流有机结合,科室职能进一步强化;做好局党委补选工作,完善局工会、妇女组织和机关各党支部建设,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年内共提拔中层正职干部5人、轮岗24人次,共有6人被选举为区“两代表一委员”,队伍战斗力不断提高

2、优化提升服务。围绕简政强区、事权下放部署要求,立足“服务在窗口前、效率在窗口中、监审在窗口后”,促进审批服务水平和效率全面提升。共新办理酒类零售许可证800个,累计发证5546个,办理年检酒证1764个;完成各类外资项目审批事项560件;共办理外贸业务项目66428份;再生资源备案管理517宗。

3、营造机关文化。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邀请海军舰艇学院资深教授开展形势教育;局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撰写专题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带动全局机关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倡导研读《幸福的方法》,开展唱红歌、参观区廉政教育基地、登山等活动,并贴心做好老干部服务,营造和谐氛围。

4、推进创文工作。联同区饮食商会举办“诚信经营,自觉抵制潲水油、地沟油”活动,开展商业零售窗口服务规范督查,共出动250人次,检查商场超市165家次,组织企业召开创文专题会议4次;抓好金融窗口单位创文迎国检工作,出动58人次,检查银行保险营业厅180多个。共回复创文工作交办函13份,派发创文宣传海报1800多张、宣传台卡、标识、光盘600多份,发送创文信息500多条

三、明年思路

展望2012年,受美、欧债危冲击,世界经济形势前景仍不明朗;国内出口、投资需求面临下行压力,总需求增长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符合“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也将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对我们加快结构调整、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中长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非常有利。预计2012年,我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重点要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稳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1、加快发展商旅经济。积极配合市加快广州南站商务区建设,引导区内企业主动做好对接;加快推进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汇珑购物中心、圣鑫国际商城、奥园广场、万达广场、骏德酒业等项目建设,做好“广州光谷”招商相关工作,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加快五湖四海、沙园家电、谊新百货等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批发零售业。加快东涌裕丰综合物流基地、嘉诚物流、宏峰物流等项目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餐饮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番禺美食城建设。

2、积极构筑发展平台。进一步梳理和修订完善我区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构建有利于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充分利用省、市扶持企业发展政策平台,组织发动企业申报省、市服务业引导资金、技术进步资金、中小企业资金、商贸发展资金项目,引导企业挖潜创新,提升产业素质,壮大经济规模。借助广交会、泛珠会、广州博览会等国内大型展览会平台,引导企业积极抢接订单、全方位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会展经济发展。

3、整合经济发展资源。充分发挥区经济联席会议作用,定期召开碰头会研究解决经济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一企一议”、个别辅导,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重点镇街(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大型商场、专业市场运行监测制度,做好协调和预警工作。跟进区内重点企业用电需求情况,协调做好电网建设,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区口岸办作用,优化提高通关服务,保障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规范发展中介服务机构、镇街商会和行业协会,发挥其服务企业、规范行业的作用。

(二)促转型,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以园区载体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清华科技园、金山谷创业产业园、天安节能科技园、沙湾珠宝产业园、华创动漫产业园、海伦堡创意园、巨大创意产业基地、星力动漫游戏产业园和番禺万博现代服务业总部基地9大集聚区(园区)及南站商务核心区建设,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载体。借鉴天安成功经验,引导各园区进一步明确定位、进行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出台我区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扶持园区载体及符合条件的进园企业。

2、以自主品牌带动传统产业提升。加快以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研发设计、标准制定、品牌、营销等产业链高端延伸。围绕“一个自主品牌、一项关键技术、一个重点项目”思路,推动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引领灯光音响、数控机床、服装箱包、动漫游戏、珠宝首饰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以锐丰音响为龙头的灯光音响行业成立行业发展基金,带动支柱产业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通过产业转移、“三旧”改造等手段,着力促进分散型工业聚集区改造提升,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腾空间、让资源。

3、以加工贸易带动外经贸转型。通过加强与国外先进设备制造商开展合作,推动机电产品等外贸支柱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进口力度;鼓励高科技和自新创新产品等的产品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发挥灯光音响产业、沙湾珠定产业园成为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作用,抓好台资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及经验推广,尽快出台我区服务外包工作方案,加快实现生产方式转型、技术转型、市场转型,培育外经贸新增长点组织数字家庭产业园和节能科技园申报国家科技兴贸基地,发挥电子消费品企业集聚优势,打造电子消费品强区。

4、以节能降耗带动低碳发展。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强节能目标管理和对重点企业能耗情况的动态监测指导工作,推进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建设,深化清洁生产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力争在典型示范、健全制度、宣传培训、绩效管理等4个方面取得新成效。

(三)求突破,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1、招商引资要有新突破。一是摸清产业发展现状,依托园区、基地等平台,加强宣传推介,开展产业、业态和项目招商。瞄准跨国公司、央业、行业龙头、总部企业,重点做好对欧美、日韩、东盟等地区的招商工作,计划组织招商小分队赴北京、上海、江苏和香港等世界500强在华总部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登门招商”。对接做好广州南站、展贸城、华创等专题招商,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经济竞争力。二是“引资”与“增资”并重,跟进小糸车灯、中粮美特、利丰集团、中德电控等一批重点外资项目,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增资扩股。三是实施《番禺区推行中介招商实施细则》,推行中介招商,吸引优质项目落户。

2、金融发展要有新突破。一是以区投融资促进会为平台,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政、银、担、投、企深入交流合作。定期举办融资对接会、政银担企座谈会等,为我区中小企业搭建起综合性融资服务平台,实现多方共赢目标。二是开展金融业专题调研,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加快落实我区新设小额贷款公司及新华村镇银行新设网点建设。三是大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逐步统一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信用信息,实现互联互享。四是探索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加快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募集工作,推动股权投资产业发展。

3、企业上市要有新突破。一是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完善企业上市培育数据库,落实好上市优惠政策,发挥区扶持企业上市专项资金作用,引导后备上市企业加快进程;建立上市企业绿色通道工作机制,跟踪服务重点上市企业,梳理企业筹备上市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做好个性化服务。二是跟进外资企业的境内上市和我区企业的境外上市工作,跟进以区内资产境外上市的募得资金的返程投资工作。三是加强金融机构与上市后备企业的对接,鼓励银行开发和创新推动上市金融产品和服务。四是加强与香港创投协会联系,引入有实力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券商、投资基金等金融和中介机构

4总部经济要有新突破。加快万博信息总部基地建设,完善商务办公、商业、居住和娱乐休闲、文化传播等总部经济聚集区的配套设施,重点吸引珠三角重点民营企业、香港服务华南的综合机构和国内外二三线城市成长型、环保型、信息型的中小企业总部落户。加强利丰等总部集团的跟踪服务,协助做好审批、出资等工作。对区内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加快总部建设

5、电子商务要有新突破。一是鼓励电子商务产业链与我区数字家庭和数字电视、动漫游戏、珠宝首饰、灯光音响等产业协同发展。二是用好《番禺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加快岭南国际网商创业园和华创招商交易平台建设,加快建立钻汇珠宝交易中心“钻汇易”公共平台,鼓励沙溪、五湖四海等专业批发市场通过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模式。三是继续举办优秀电子商务网站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引导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四)惠民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1、提升扶贫“双到”。按照扶贫“双到”的目标任务和时间期限,对照省动态考核标准,扭住“抓票子、盖房子、强班子”三大工作重点,切实在脱贫增收项目、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推动贫困村平衡发展、建立长效扶贫开发机制上下功夫、求突破,确保圆满完成“双到”工作任务。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新疆喀什疏附县等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

2优化市场环境。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加大整规打假力度,完善监管网络,加强市场巡查,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加强商务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能。进一步加强对民爆、再生资源、典当等特种行业的指导和监管。继续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和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建设成果,保障民生。加快培育成熟的社区商业体系,提升连锁化经营水平。

(五)抓效能,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强化“服务在窗口前、效率在窗口中、监审在窗口后”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跟进重点工作。强化党务群团工作,抓好党支部建设,完善工青妇组织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加强科室协调,促进日常工作系统化、制度化;加强干部培训,注重培养干部的观察分析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促进机关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