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12

番禺区环保系统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13-01-30 16:00:0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一、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环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各项环保工作任务,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年复核。2012年,我区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全区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优良天数共358天;市桥水道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沙湾水道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主要工作如下:

(一)创模复核迎检工作

1.完成情况

国家环境保护部复核检查组于2012年6月对我区的工业企业、火烧岗垃圾填埋场、河涌水质、城市污水处理厂、沙湾水道饮用水源保护区、清洁生产、机动车检测、核发环保标志等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并开展公众民意调查。全市迎检企业约1200多家,我区迎检企业达305家,超过全市迎检企业的25%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局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高标准完成308家企业的“一源一档”建档工作,为广州市顺利通过国家创模复核检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做法

我局高度重视创模复核工作,以迎亚运环保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推进、落实创模复核各项工作,做法主要有:

⑴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资料准备阶段,专门成立“一源一档”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统一指挥,对“一源一档”资料整理工作进行统筹。现场核查阶段,设立了番禺区创模复核迎检工作领导组,由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下设先遣和引导组、水环境迎检组、沙湾水道饮用水源迎检组、生活垃圾迎检组、清洁生产迎检组、工业企业迎检组、噪声和机动车迎检组、民意调查迎检组共8个迎检组,负责对口市级陪检组,按要求落实各项迎检工作。

⑵架构科学,方案完善。先后印发《番禺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迎检工作方案》、《番禺区环保局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一源一档”资料整理工作方案》、《番禺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预评估”调研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任务分工》、《落实省环境保护厅对我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预评估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任务分工表》等。

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定《2012年广州市创模复核番禺区环境监管工作组织架构图》,统筹全环保系统力量,共抽调近120名骨干,分成六大片区,成立协调督办组、现场工作组、环保手续工作组、排污许可证和清洁生产审核组、环境监测组、资料会审组、资料整理和后勤保障组等7个专项工作组(下再设21个工作小组),对迎检企业实施巡控。

⑷抓住重点,狠抓落实。

一是加强监察和整治力度。对迎检企业实施高强度的环境监控,确保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二是加强环评审批力度。制定《“一源一档”企业完善环保手续操作办法》,对环保手续不完善的备检企业一律责令限期补办。

三是加强固废危废的管理。制定《企业“一源一档”固废资料欠缺补充方式》,归纳企业“一源一档”固体废物资料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四是加强一源一档工作。专门成立资料会审组,对企业“一源一档”资料进行层层把关。

五是落实“五定”工作。严格落实企业“定人、定稿、定点、定路线、定宣传”等五定工作,要求企业上报陪检人员名单、汇报人员、检查路线等。

⑸加强沟通,协调督办。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沟通,多次召集水务、城管等有关部门和镇街召开创模复核专项会议。

⑹定期汇报,把握进度。各专项工作组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局班子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专项工作组进展情况报告,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

⑺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营造良好的氛围,我局不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11个现场小组分片区召集重点企业召开会议,深入企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制作关于创模复核和低碳、环保、减排等的宣传海报在全区81外社区宣传栏张贴;制作关于创模复核的宣传短片,在番禺电视台与我区公交车的车载电视上播放,并将关于创模复核的宣传片、标语等上传到我局的门户网站进行宣传。

⑻报送及时,政令畅通。充分发挥区环境监控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的作用。8个迎检组、11个现场小组、19个镇街均配备了对讲机,由区环境监控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及时反馈迎检信息。同时,各迎检组及时与各自的上级部门、对口的复核验收组加强沟通,并向各成员单位及时反馈。

(二)项目审批工作

1.完成情况

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694项,其中基层环保所审批255项;批准139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运行);组织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245项,其中基层环保所验收37项;办理建筑物验收84项;办理政府储备用地环保预审24宗;办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初审21项,辐射安全许可证初审12项。各基层环保所出具饮食服务项目工商选址核准意见3857份,其中同意2103份,不同意1703份,不需出具意见51份;出具镇街流管中心备案意见2034份,其中同意1675份,不同意354份,不需出具意见5份。

2.主要做法

⑴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修订环评审批管理制度和 “三同时”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建立环保选址咨询制度,在不增加行政审批时间的前提下,前移审批关口,加强环评前期介入,做好主动服务。

⑵建立环评机构登记核查制度。对在区内从事环评工作的机构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全面梳理、核查环评机构的资质和技术能力,制定环评报告表编制规范,明确审批要求和监管措施,防范出借资质、挂靠、无证上岗等违规行为,努力构建和维护公平公正的行业秩序。

严格实行总量前置审批。对涉及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工业建设项目从严把关,要求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要在取得区内明确的总量指标后方可报审环评;对于总量控制指标较严的建设项目,督促建设单位加强污染物治理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升级改造,通过环保因素倒逼行业转型升级。

⑷完善联合审批制度。配合区政务办、区审改办开展联合审批一站式系统的开发实施以及第五轮行政审批改革。加强与工商、食品监督、卫生等部门的沟通联动。经初步梳理后,我局实施的行政许可有5项,非行政许可1项,备案10项。

⑸主动做好环评审批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跟进重点项目的环保审批工作,指定专人协助建设单位解决环保手续报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全程跟踪指导服务。

⑹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综合整治试点。以桥南街喜盈雅境北区餐饮集聚区为试点创建餐饮业油烟污染综合整治区。通过环保审批、守法承诺、排污口规范化等多种途径督促餐饮业户加强自律,按时完善环保手续,落实治理措施,规范环保设施。试点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结合实际逐步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实施。

(三)执法监察工作

1.完成情况

⑴环境监察。环境监察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7570人次,检查企业2528家次,开展专项执法27次。第一至第五环境保护所共出动执法人员16160人次,检查企业9997家次,开展专项执法133次。

⑵行政处罚。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69起,限期整改企业42家。对479家企业实施行政处罚,其中责令关停290家。移送法院强制执行95家,法院现场强制关停8家。

水源保护。水监队共出动监督执法船、艇出航巡查301航次、执法人员2002人次,检查吸水口1578个次,检查船舶974艘次,清离违规作业小艇229艘次,制止冲洗甲板、排舱底水违规船舶59艘次,检查违规停泊船舶137艘次。

⑷排污收费。排污费征收入库单位4508家,征收排污费入库1498.04万元,区财政下达全年指标的115%。其中各基层环保所共完成排污费征收入库单位4022家,占总排污费征收入库单位的89%,征收排污费入库739.37万元,占总征收排污费入库额的49%。

2.主要做法

⑴加强污染源治理。验收改造项目31个;继续推行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制度,共核发排污许可证638个。

加快落实62家省控、市控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工作,完成相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的调查工作。

⑶对重点、难点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办”。已完成6家重点企业督办任务,2家推进中。

⑷对107家重点企业实施依法清洁生产。其中,25家通过审核验收,27家通过审核报告的评估,23家企业已关闭、停产整治、准备搬迁及生产工艺调整暂缓;仍有3家未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⑸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制定《番禺区2012年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番禺区2013-2015年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完成电镀行业废水深度处理的24个工程项目,提升了污染治理水平。完成重金属污染企业建档工作。

⑹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开展春季大气污染整治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番禺区危险废物专项执法行动、番禺区化学品环境管理专项执法行动,开展检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环境安全生产、重点环境信访 “百日行动”工作等。督促各排污单位完善相关环保手续、规范环境应急管理等。

⑺充分发挥监控指挥中心作用。2012年,我区安装在线监测的重点排污单位共计348家,80家饮食服务业单位完成油烟远程监控设施安装工作。实施远程监控企业排污情况25.9万家次,发出各类指令及提醒信息13695条、整改通知书121份,立案处罚11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成功开展事故污染应急处置工作6宗。

⑻实行分级监管。制定《番禺区环境监察与分级管理工作制度》,环境监察大队与各基层环保所分别对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实行监管,其中,环境监察大队负责统筹、指导、监督全区环境监察工作。通过分级监管,做到权责分明、互相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

(四)信访工作

1.完成情况

环保系统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2273案件受理率100%,处理率100%, 结案率98.7%。其中,区环境监察大队受理1642宗,共反映环境污染问题1817个;第一至第五环保所共受理631宗(各镇街转办199宗,直接受理投诉432宗)

2.主要做法

提升信访处置能力。一是实行环境监察大队、基层环保所信访两级处理,充分发挥基层环保所的属地管理作用。二是实施节假日和夜间轮值制度,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三是加大领导包案力度。信访办每季度梳理一批重点、敏感信访件实施局领导包案。2012年局领导共包案37件,较好地促进重复信访件的处理效果。

⑵提高信访处理时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信访案件处理时效的实施意见》,调整信访案件办理工作的部分环节,完善催办、督办制度,明确信访回复内容的注意事项,加强部门协调沟通,提高环境信访案件办理效率、质量和满意度。

⑶提高信访维稳能力。在“十八大”期间,通过建立近年积案台帐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派专人推进积案要案的化解,做好回访解释,圆满完成“百日防护”的信访维稳工作。

(五)总量减排工作

1.完成情况

⑴2012年,我区共完成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1800吨,氨氮200吨,二氧化硫270吨,氮氧化物220吨,4项减排指标均超额完成广州市下达的减排任务。去年广州市2011年总量减排考核中,我区成绩位居全市12个区、县第一。

⑵去年,我区重点加强污染减排工程监督落实,纳入考核的中部和大岗2家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和浓度得到稳步提升,每日一报督办锦兴纺织公司完成废水深度治理项目和锅炉脱硫脱硝治理工程,协调华宝玻璃实业公司完成燃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完成11家重污染企业结构减排,淘汰番禺永基管桩等多家燃煤锅炉,全面提升重点排污大户污染治理水平。

2011年广州市政府对我区环保目标任务考核评定为95分,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为优秀。今年根据广州市下达的环保目标任务,组织召开了全区环保工作会议,将具体任务分解到41个责任单位,加强协调督办,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2.主要做法

⑴科学制定《番禺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番禺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将减排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重点企业,把污染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减排目标服务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⑵建立污水处理厂月报督办机制,每月将核查问题函告各污水处理厂进行整改,并抄送水务、国资部门协调、督促;污水处理厂每月按时反馈整改情况,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部门联动,落实督办,形成职责分明、齐抓共管的污水厂监管工作新局面。

⑶牵头组织区“惠民一号”办、水务局和水务公司联合制定《进一步规范重点排污单位接驳和集污管网排查工作方案》,对重点排污单位接驳集污管网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我区8大污水厂(除前锋净水厂)管网范围内企业1399家,总排水量3.48万吨/日,有效提高污水厂的进水水量和进水浓度。

⑷通过与农业、畜牧部门的充分调研和沟通,制定了《番禺区“十二五”期间畜禽养殖场分类管理工作方案》,并得到区政府批准实施。对现有319家养殖场提出“规范管理一批、引导改造一批、清理取缔一批”的分类管理思路,对6家规模化养殖场启动减排整治示范,全面落实“十二五”农业源减排任务。

(六)监测工作

⒈完成情况

⑴完成常规、指令性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自动站监测等各项任务,其中取得常规指令性监测数据18326个,完成污染源监督性监测2653厂次并取得监测数据48393个,4个水质自动站、5个大气自动站、2个噪声自动站分别取得监测数据325008个、527040个和17568个,完成626家厂次的委托、工程验收监测,取得监测数据17951个,污染事故取得监测数据336个。

⑵开展重金属排污企业及周边环境空气、土壤调查监测工作,根据广州市的统一部署,每两个月开展一次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企业监测并按时上报数据。

在广州市环保局的统一部署下,对番禺辖区内的57个区域噪声监测点位和35个交通噪声监测点位进行重新布点、监测,并形成番禺区区域噪声及交通噪声监测点位的布设方案。

监测站中心分析室由于工作突出,被广州市妇女联合会授予“2010-2011年度广州市三八红旗集体”;监测站党支部被番禺区委组织部评为“2010-2012年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⒉主要做法

⑴开展计量认证复评审、扩项现场评审和4个方法标准变更审批工作,计量认证的项目达到七大类163项。参加广佛肇经济圈环保合作2012年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以及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实施的能力验证活动。通过各项评审、考核的不断检验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同时通过培训,不断提升监测人员技术水平

⑵通过公开招标评选出8家具有广东省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污染源废水、废气、噪声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比对等监测工作。同时,监测站还制定相应的《番禺区环境监测服务库监督考核管理办法》,加强服务库的监督和考核,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有效。

⑶组建PM2.5监测网络。今年12月,沙湾大气子站PM2.5监测仪安装调试工作顺利完成,将与番实大气子站、大石大气子站组成一个完整的PM2.5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并发布番禺辖区的空气质量数据。

(七)机动车监管工作

完成情况

⑴去年共核发在用汽车环保标志192438个,其中本地藉汽车共核发标志185734个,外地藉汽车共核发标志3739个,10806辆车辆由绿色环保标志转为黄色环保标志,鉴别车辆142辆,符合由黄标车转绿标车的有129辆。

⑵2012年共上路检测63天,抽检车辆661辆,合格率为73.2%;抽检公交客运车辆2083辆,合格率98.4%;抽检101个排污申报单位车辆1119辆,合格率为94%;抽检3家摩托车生产厂的成品摩托车共160辆,合格率100%。遥测机动车366358辆,其中筛选排气超标车337辆。共复检核实机动车918辆次,首检合格率95.4%

查处举报冒黑烟车。处理信访投诉案件27宗,受理群众举报、日常巡查黑烟车1024,对255辆抽检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机动车予以公告,对20名举报冒黑烟车辆积极分子进行奖励。

⒉主要做法

⑴加快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对不符合国Ⅳ标准以及排气检测不合格的车辆,区环保局不予核发环保标志,区公安交警部门不予办理新车发牌、外地转入变更和转移登记,区交通局不予办理营运手续,做好污染源源头控制。

⑵与公安、交警、交通建立长期联合执法机制,每周不定期开展道路抽检,并到公交、楼巴、校巴、出租车等用车大户机动车停放地进行排气抽检,重点抽查高排放车辆,以杜绝公交客运车辆冒黑烟情况。对于抽检超标的车辆按规暂扣行驶证或不予通过营运证照年审。

⑶今年共开展春季空气污染整治专项执法大行动,查处机动车排气超标、道路违章车辆执法行动,创卫、创模复核检查黑烟车巡查监控工作,机动车排气检测机构专项突击执法检查,2012年广州马拉松赛事期间机动车排气道路抽检专项执法行动等6大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超标车辆,切实控制好机动车尾气污染。

加强与区公安交警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结合路检工作深入开展查处黄标车违反限行规定专项行动,保障政策实施的执行力度,从而逐步改善我区主要城区的空气环境质量,2012年共查处违反限行规定的黄标车共134辆。

加强检测机构监管,与辖区内各机动车检测机构签订了《番禺区机动车检测机构排气污染物检测和协助核发环保标志责任书》,从4月1 日起,采取驻站检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检测机构监管。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现场下达《整改项目确认书》要求限期整改。今年共有效纠正检测机构违规操作行为118宗,各检测机构排气检测规范性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大大提高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质量,减少排气超标车辆上路行驶。

⑹去年,全区5家汽车检测机构共建成28条工况检测线运作良好。从3月起,协助市环保局对该监管系统进行二期工程升级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了调试和系统并网测试演练工作,已正式投入使用为全面实现番禺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八)环境科技工作

1.完成情况

验收科研课题1项,基本完成课题2项。重大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技术支持4次。主持环保技术审核45次,环评形式咨询答复250个,编制环评文件255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专业论文3篇。召开区环科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章程,发展了80位新会员,表彰了优秀学术论文的获奖者并颁发证书,选举了第七届理事会成员,确定了秘书组成员以及论文评审组成员等。

2.主要做法

大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年初进一步修订完善《番禺区“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通过区科信局组织的《农村垃圾太阳能生物稳定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科研课题的验收。另外,《番禺区水环境面源污染调查及防治方案》、《番禺区感潮河涌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治理技术研究》课题已编制完成待验收。《沙湾水道饮用水源保护区风险源名录》课题的编制正在开展。各项课题的研究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⑵积极开展环保技术审核、提供应急技术支持。技术中心主持环保技术审核45次,邀请专家超200人次。7、8月份重新构建了应急专家队伍,由7名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化学品污染等方面专长的技术专家组成了新队伍,技术中心形成了应急专家组长与后援团队协同工作的机制,为重大环境突发事故提供有效及时的应急技术支持。

⑶及时编制环评技术咨询报告。省、市、区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督办项目,列入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完成了监察部门督办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环保问题专项治理项目的第二批验收调查工作,在短时间内出动80人次,在取得现状调查数据近300个的基础上出色完成了任务。

⑷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环评技术水平。加大环评技术培训力度,组织新进技术人员参加岗位培训、注册环评工程师11人次参加继续教育课程、组织技术人员15人次参加节能减排培训、竣工验收上岗证培训班等各种形式的专题培训班,以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管理技术,为下一步取得单位资质证书和拓展业务工作做好准备。

⑸及时办理资质延期,积极开拓评价业务。区环科所环评资质延期申请资料在2012年初顺利通过环境保护部审核,证书有效期至2016年1月16日;“交通运输”行业类别的扩项申请8月份顺利通过环境保护部审核,取得了增加交通运输类别的新环评资质证书。

⑹开展环评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区环科所列为第二批环评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此为契机,开展了试点的前期工作,以适应环评市场的竞争需求。

(九)环境宣教工作

⒈完成情况

⑴环保宣传。完善81个社区宣传栏的管理。继续通过番禺电视台、番禺电台、番禺日报、公交车电子显示屏、社区电子显示屏等媒体进行宣传。

⑵信息报送。今年上报各类信息324条,编制信息简报《番禺环保》14期,在我局微博上发布环保宣传信息287条。

机动车污染防治宣传。每15天在《广州日报》、《珠江环境报》、《番禺日报》、番禺环保网和番禺电视台上公告抽检超标车辆信息,共公告超标车240辆;在《番禺日报》刊登机动车污染防治宣传专版2个;在番禺电视台播放“黄标车限行宣传短片”。

⑷“创绿”工作。参加广州市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的2个社区已由广州市环保局进行了公示。今年共有16所学校参与创建绿色学校评比,其中申报省绿色学校的单位2家、市绿色学校的单位7家、区绿色学校的单位7家。

⒉主要做法

⑴注重环境宣教工作的实效。重点宣传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知识。6月5日,联合区教育局共同举办“2012年番禺区‘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暨环保辩论赛”,使师生的环境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⑵积极协助社区、学校的创绿活动,主动对创建单位进行帮扶,邀请广东省、广州市环境教育专家亲临指导工作,使创建单位的环境宣传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⑶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联系,妥善回应环境突发事件、媒体曝光的环境新闻事件

(十)队伍建设工作

⒈党建方面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提高“五种能力”作为领导干部学习教育的重点。制定了《番禺区环保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方案》,全年共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8次。按照区委的部署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工作,制定了《2012年番禺区环保局党委开展创先争优系列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并开展了党代表“问计于民”主题生活会,积极稳妥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严格履行入党手续,今年我局党委转接组织关系11人,吸收预备党员2人,按期转正5人,列为入党积极分子8人。同时,加强党务公开工作。

⒉廉政建设方面

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抓好队伍建设。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观看“中华好儿女”、“行风大家谈”节目、专题党课教育和警示教育、召开2012年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开展廉政风险防范“三上”活动、“自查、自评、自议”活动等,增强了党性教育,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查处违规行为,今年10月份,根据群众反映个别人员存在的不廉洁行为,经局纪委多方调查了解、核实,最终对当事人做出了开除处理,要求全系统人员引以为鉴,吸取教训。

⒊制度建设方面

合理的工作制度、规范的管理是做好各项环保工作的保证。我们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抓好制度落实,规范管理行为。按照“任务分工要清晰、责任主体要明确、流程安排要合理”的原则,重新修订了《环境保护政务手册》,建立并完善了内部管理文件81个,内容涵盖建设项目审批、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察执法、环境信访、机动车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技术、环境新闻与政务公开、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人事管理、党委、纪检监察等。在各项环保工作中,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政务手册》规范管理、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内外的重要作用,以制度管业务、以制度管队伍,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队伍素质。

⒋机构改革方面

2012年是机构改革年,我局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环科所改制和培训中心撤销、南沙区域调整四项改革工作。为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专门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改革相关工作,研究制定了《番禺区环境科学研究所转制实施方案》、《番禺区环境保护中心改革(撤销)实施方案》、《番禺区移交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工作方案》等6个方案。积极与区编办、南沙区环保局等部门沟通协调,以大局为重、从职工利益出发,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科学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确保队伍的稳定性。目前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⒌人事工作方面

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择优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同时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自觉遵守“十不准”规定,严格按照组织人事纪律办事。2012年,我局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共4人,为8名干部办理了试用期的转正手续,均得到群众好评。认真开展2011年工资统计、机关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等统计工作。做好工作人员办理离职、调出及退休的相关手续办理工资变动共67人次。做好编外人员(含租赁岗位合同工)的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公务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⒍工青妇工作方面

局工会、团支部、妇委组织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关心团结广大职工,努力推进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一是为员工参保谋福利。职工参加《番禺区职工特种重病互助医疗保障计划》和《番禺区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计划》的参保率达90%以上,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工会要求覆盖率达80%以上的任务。二是加强工会规范化建设。开展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检查评议,并通过区总工会检查;开展“番禺区工会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推荐工作,组织13个基层工会进行评议,按照工会规范化建设“六有”标准检查,区机动车排污监察大队工会、区环保局第五环境保护所工会被评为“2009—2011年度番禺区工会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三是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各基层工会经常与兄弟单位开展各类球赛活动;系统工会组织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射击项目队伍,代表环保局参加番禺区第六届运动会,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获得优秀组织奖;带领局篮球队参加广州市环保局组织的环保系统运动会,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四是积极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单亲困难母亲家庭活动、广东扶贫济困日暨广州慈善日活动、第十六届母亲节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活动日筹款活动、广州和番禺的爱心妈妈互助活动以及爱心10元捐,拯救白血公主”大行动等,共捐款近10万元。爱心妈妈互助活动中,收到天益村委“为民排忧,心系百姓”锦旗开展“‘六一’献爱心送温暖”为主题的爱心捐衣物活动,车监大队共捐各类衣物、书包等440件,装入9个包裹箱邮寄至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中学。五是深入开展“巾帼文明岗”的创建活动,信访办、监测站中心分析室分别被评为2010--2011年度番禺区巾帼文明岗广州市三八红旗集体,胡波同志被评为2010~2011年度番禺区“巾帼献才建功”活动先进个人孙艳军等11户家庭被评为广州市文明家庭,其中孙艳军家庭还被广州市评为书香家庭。 

2012年,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点企业的环保手续(包括环评审批、验收、排污许可证)仍需进一步完善。二是重金属污染防治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外地冒黑烟车辆处罚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四是环保队伍建设仍待加强,人员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下一阶段,我们要针对问题,开拓思路,克服困难,积极寻找破解办法,努力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番禺区环保系统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我局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积极投身发展的新实践,努力探索我区环保工作的新路子。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推进污染防治

1.重金属污染防治

落实《番禺区2013-2015年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82家涉及重金属污染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推动重金属重点防控企业的良性发展。督促涉重企业落实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继续推进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工作,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2.水环境污染防治

⑴加强协调督办,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查漏补缺,做到彻底截污,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减排效益,确保污水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⑵积极督促城管部门按要求全面启动火烧岗垃圾渗滤液二期处理系统建设,有效解决火烧岗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对中部污水处理厂和丹山河的冲击。

⑶加强工业园区废水集中治理,全力推进联邦工业城整治试点工作,实施园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与雨水分流等管网改造,实现园区清污分流。                                    

⑷联合区水务局、污水公司深入推进重点排污单位接驳集污管网,缓解当前财政资金不足难以开展大规模管网建设的困局,全面提高我区6大污水厂处理水量和进水浓度。

⒊大气污染防治

⑴全面启动“无燃煤区”创建工作。按照《广州市2012—2016年空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和《广州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进实施燃煤总量控制,全面开展“无煤街道”“无煤社区”“无煤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力争2016年底前基本建成“无燃煤区”。

抓好工业锅炉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我区81台在用燃煤锅炉和52台在用燃重油锅炉的清洁能源推广工作,同时加强烟气治理,提高脱硫、脱硝和除尘治理效率

⑶落实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完成我区62家省控、市控重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管企业整治的验收工作;全面核查已完成治理企业的设施运行情况,严格执行挥发性有机物的广东省地方排放标准。

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全面推行餐饮业排污许可证,2013年12月底前,完成对我区大、中型餐饮业户(75餐位以上)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鼓励餐饮业户开展油烟净化设施委托运营维护,确保油烟稳定达标排放。

4.禽畜污染防治

⑴认真组织实施《番禺区“十二五”期间畜禽养殖场分类管理工作方案,按照“规范管理一批、引导改造一批、清理取缔一批”工作思路,加强协调和督办,对319家畜禽养殖场全面落实分类管理工作

⑵对新、扩建畜禽养殖场从严把关,按照《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要求,严格落实污染治理措施,全面抓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⑶提前谋划,积极配合做好海鸥岛海大集团生猪养殖基地污染治理和办理环保手续等相关工作。

(二)加强水源保护

1.继续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和沙湾水道上游佛山、顺德两地的交流、沟通工作强化方专责小组(广州市、番禺、南沙、佛山、顺德方环保部门),对沙湾水道水源实行联防联控进一步强化联合执法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⒉继续跟进水源保护区排污口清理工作,推进一级区内生产企业的停产、关闭工作。

积极协调水务部门开展水闸联合调度对沙湾水道水环境生态影响评估研究,优化水闸联合调度减少对沙湾水道水生态的影响。

开展沙湾水道藻类富营养化成因与预测预警研究,对沙湾水道发生水华事件的污染机理和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可行的控制对策形成专题报告供区政府决策参考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备用水源建设可行方案进一步研究,加快推进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三)严格源头控制

1.加强对环评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督促环评机构提高环评报告的编制质量

2.探索建立建设项目未批先建的查处机制,严厉打击未批先建,不执行三同时的违法行为。

3.以餐饮业油烟污染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为基础,逐步在区内推广实施。

4.研究建立重点项目全过程环评服务机制,采取提早介入、积极关注、定期跟踪、督办反馈的方式,逐步推行建设项目网上环保选址咨询,做好环保审批服务。

(四)加强执法监察

1.继续完善企业“一源一档”工作。利用“番禺区环境保护局数字环保”平台,推进移动执法监察工作,及时补充执法监察记录,合理利用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

2.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完善机动车排污申报登记,建立车辆维护维修台账;加快淘汰高排放车辆工作。

(五)全力完成总量减排

1.扎实开展“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结合我区污染减排工作实际,组织协调各单位认真实施《番禺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制定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抓好督办落实。

2.加大集污管网建设和整改协调力度。加快推进重点排污单位接驳集污管网进度,积极督促水务部门加快解决南大路干线等管网节点,强化污水厂整改督办月报制度,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

3.积极协调推进前锋三期建设工作。根据省、市总量减排和治水要求,结合区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积极协调区水务部门按照BT模式全面推进前锋净水厂三期工程建设,确保2013年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2014年底前投入试运行。

4.重点落实华南轮胎脱硫脱硝工程和2015年搬迁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全面督办落实华南轮胎厂大气减排工作,一是确保2012年底前完成工业锅炉脱硫、脱硝工程项目;二是华南轮胎厂列入广州市“退二”工作任务,确保2015年底前完成搬迁工作。

5.2013年全面启动罗兴洗水厂废水深度治理项目。番禺区南村罗兴洗水厂被列为《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责任书》重点减排项目,要求在2014年前完成废水深度治理工程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6.继续强化农业源减排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番禺区“十二五”期间畜禽养殖场分类管理工作方案》,确保农业源各项减排工作落实到位。

7.全面完成2013年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做好2013年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工作,督促协调各有关单位按要求推进各项工作。

8.按时完成2013年环境统计工作。做好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上报工作,确保环统数据与总量减排考核、重金属考核工作的一致性。

(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1.完成常规监测和重金属污染企业监测等各项任务

按要求做好各项常规监测和数据报送工作,同时对监测服务商加强日常监督和核查,确保数据准确、可靠;落实机动车排气污染路检、抽检等监测和管理,为执法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2.加强应急监测,继续提升监测能力

按照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要求,计划购买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等仪器,提升应对各种污染事故的能力。同时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对饮用水源要求监测项目中不具备监测能力的项目、空气重金属监测项目和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项目进行扩项,提升监测能力。

3.完善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对监测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使新增加的监测项目和方法能及时录入监测业务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4.PM2.5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以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发布为动力,进一步做好PM2.5、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工作,加强自动监测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仪器正常运行,实时准确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

5.加强机动车检测机构监管。联合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区内机动车检测机构的排气检测设备、操作规范等质量体系进行不定期监督管理。

6.严把车辆检测关。把好超标车辆复检关,做好环保标志转换和技术鉴别工作;继续完善冒黑烟车辆举报程序和查处工作,加强对排气超标车辆的处罚力度;充分利用先进遥测技术强化对道路行驶排气超标车辆的监测;加强与交警的沟通协调,做好路检工作;定期开展对用车单位的车辆和摩托车生产厂的成品车进行排气抽检。

(七)加强科研

2013年区环科所工作重点是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及环评体制改革。区环科所是事业单位环评机构体制改革第二批试点单位,通过改革,形成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企业性质的环评机构,并合理进行人员的分流安置,继续加强科研工作。构建番禺区环境科学技术工作者交流的良好平台,深入开展与区委区政府工作及环保局污染整治工作重心相关的规划编制和课题研究工作,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八)加快信息化建设

1.加快推进“数字环保”第三期的建设,强化系统的统计和分析能力,提高系统稳定性。

2.推进系统软件的整合。在完善监控中心系统软件、监测数据管理软件的同时,加强功能开发,统一数据库,将现时独立使用的各个系统软件统一整合到“数字环保”系统中。

(九)提高环境宣教效果

1.调整环境宣传重点和传播渠道,加强环境网络、媒体的宣传,杜绝口号式宣传方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

2.继续加强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的发动和创建工作,尤其是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和幼儿园的帮扶力度,建立一到两所在环境教育工作中具备示范性的绿色学校。

3.加强我区环境教育宣传基地的筹建力度,力争在选址、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上有明显突破。

(十)强化环保队伍建设

1.加强党建工作

⑴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一要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基本精神上下功夫。深刻认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面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髓。二要在结合实际、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上下功夫。三要在创新手段、深化学习效果上下功夫。采取专题学习、个人自学、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各党支部要认真组织,每月要利用一天时间集中学习,局党委将不定期到各基层党支部检查学习情况。

⑵加强督促检查。继续坚持和完善“五个一”制度。要求各基层党支部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整改措施,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确保2013年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2.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工作,提高干部的政治觉悟,增强党性意识和群众观念,切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因需施教,因材施教,因势施教,以提高执法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岗位操作能力为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培训及环保执法工作培训。

⑵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备人员,使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最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务手册》(新修订)中的各项制度和程序,严格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抓好勤政廉政建设,以制度管业务、以制度管队伍,全面提高工作效能。

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有意义活动。发挥工会作用,切实维护广大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关心离退休老同志和贫困职工的生活情况,切实为他们解决困难。

3.继续做好机构改革

按上级要求,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如期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各项工作任务。                      

广州市番禺区环境保护局

                        2013年1月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