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13

番禺区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办公室2013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14-04-09 08:16:02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3年区农技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识,积极开展新品种的试验、新技术的示范、新模式的推广和植物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安全生产

(一)抓好以水稻、番薯和玉米为主粮食生产。

今年水稻种植面积0.27万亩,亩产436.9公斤,同比上年增2.6公斤;晚造水稻种植面积0.19万亩,亩产424.6公斤,同比上年持平。主要抓了如下几件工作:一是优化我区水稻品种结构,水稻品种以早粘、番丰软粘、野丝粘、G1325为主,品种优化率达95%以上。二是根据农时安排好水稻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在3月21日召开的“春耕、春种工作会议”上布置了今年的春耕、春种、春播工作和提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有关要求,并于7月4日和10月29日分别召开水稻早、晚造品鉴会议,及时总结早、晚两造水稻的生产情况,有利于更新、优化我区的水稻品种,稳定我区粮食生产。三是针对今年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发生规律,切实做好我区水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通过准确及时发出病虫情报,指导农民进行有效的防治,使病虫为害率降到最低。全年共发出水稻病虫害情报4期,印发资料330多,并与周边省、市、县互相交流,为我省乃至全国性的病虫防治提供依据。  

在玉米和番薯种植方面,通过扩大优良品种示范推广,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我办大力引进试种推广优良玉米品种,其中粤甜13号、正甜68号、穗优甜1号等玉米品种通过我区多年的试种示范推广,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已经成为了我区目前玉米的当家品种。此外还开展水果玉米和甜糯的试验示范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为了解决我区本地番薯品种产量过低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的问题,近年我办从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引进广薯79号和广薯87号两个番薯新品种,并在新造镇开展了试种示范工作,结果表明,广薯87号适合我区种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通过近两年的推广,目前广薯87号已达到一定的种植规模。今年又引进了广薯205和脱毒鸡蛋黄,丰富了我区番薯品种。

(二)加强蔬菜生产指导工作

在沙湾和石基镇建立2个蔬菜病虫监测点,根据当前的天气状况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发出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3期,共印发资料150多份。针对今年雨水偏多的天气,对受到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的镇、街开展蔬菜减灾复产工作,指导其生产管理,确保我区蔬菜的增产稳产。

(三)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花卉产业的发展。

2013年花卉种植面积59667亩(同比去年增4342亩),其中绿化苗木21717亩;盆栽植物29282亩;切花切叶2193;草坪5504亩;其它971亩。全区现有花卉企业187个、农户2235户、从业人员79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60人),遮荫棚栽培面积25575亩。我区作为全国观叶植物之乡,基本形成了以化龙、石楼、新造、石基等镇为主的观叶植物生产区域,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1.做好产业调研服务

年初,配合广州市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了“走进花企、走进花农”活动,对全区花卉种植、花卉品种、花卉销售以及花农、花商、花企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掌握全区花卉产业第一手资料,为我区花卉产业科学规划布局奠定基础。

2.开展花卉新品种推广和病虫害防治研究项目,提升产业水平

在沙湾镇和化龙镇开展花卉新品种推广和病虫害防治研究项目,对花卉新品种引进、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扶持,效果初步显现。

3.坚持开展花卉病虫害防治定点调查

在病虫预测预报和防治方面开展工作,针对不同时期,调查不同的花卉品种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有效地预测我区花卉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发生规律,积极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明显降低了花卉病虫为害率。

4.举办花卉技术培训班

为提高我区花卉从业人员的种植技能,组织有关专家到花卉种植大镇开展讲座,并针对各时期花卉生产特点,举办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培训班。

5.做好花卉创“三高”活动工作

根据各镇的上报材料,走访花卉创“三高”申报的企业和农户,做好花卉创“三高”的验收和统计工作。

(四)制定措施,做好农作物生产防灾减灾工作。

1.制定措施,指导农作物的灾后田间管理。

根据强对流天等灾害性天气,分别制定和发报了《农作物灾后生产管理措施》、《农作物生产指导意见》,指导农民进行减灾复产和做好农作物日常的生产管理,确保我区农作物的增产稳产。

2.监测咸水动态,确保农业生产的用水安全。

在石楼镇江鸥水闸建立测咸点,于每年的9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密切监测咸水动态,为我区春耕及冬春季农业生产提供防咸意见和措施。

二、抓好植检性、突发性病虫害的防治和农田灭鼠工作

(一)精心部署,加强督导红火蚁防控扑杀工作

1月份开展了全区植物产地检疫大行动,进一步落实害蚁发生点的检疫和封锁,密切监测我区害蚁的发生情况,严防害蚁随植物调运而扩散蔓延,确保春节期间农产品的安全销售;3月21日召开了“番禺区2013年红火蚁防控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12年红火蚁防控工作,研究和部署了2013年的工作任务;10月17日召开了“番禺区2013年秋、冬季红火蚁防控工作会议” 部署了秋、冬季红火蚁防控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宣传和普及红火蚁防控知识,在石楼、南村、石基、沙湾等镇街开展红火蚁防控技术培训班7期,共培训480人次,派发资料2500多份;4月上旬至5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全区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普查及扑杀行动,到目前为止,共派发灭蚁药物16.4吨,防控效果88.3%。

在石楼镇和小谷围街开展了各个批次灭蚁药物的防效试验,确保下拨使用的灭蚁药物的防控效果。并开展了红蚁净、蚁净安、杀虫饵剂、火蚁净、杀蚁饵剂等蚁药的药效试验。

(二)掌握“蛀果虫”的发生情况,指导防控工作

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密切监测“蛀果虫”的发生情况,指导各镇、街的防控工作。

(三)密切监测突发性蝗虫的发生趋势,及时开展扑杀工作

根据往年的经验,6月份是蝗虫发生的关键时期,各监测点按要求密切监测其发生动态,一但发现立即出动远程机动喷雾机进行扑杀,严防蝗虫扩散为害。

(四)常抓不懈地开展农田灭鼠工作

1.开展全方位“五统一”农田灭鼠工作

全区在冬季(1月10-15日)、春季(3月25日-4月15日)和秋季(8月5-15日)分别开展全方位五统一的农田灭鼠工作,及时将880公斤敌鼠钠盐, 12212公斤毒谷分配到相关镇、街。农区灭鼠前鼠迹指数80.2,灭鼠后鼠迹指数23.5,全年灭鼠效果70.7%。

2.开展灭鼠毒饵试验示范工作

在番禺区农科所和新造镇东西庄村开展敌鼠钠盐毒饵、溴敌隆毒饵、溴鼠灵毒饵灭鼠试验,根据采用鼠迹指数调查法对投饵前和投饵后田鼠鼠迹比较计算的防效结果:溴鼠灵毒饵的平均防效达到82.8%,灭鼠效果最佳;溴敌隆毒饵的平均防效是73.3%,灭鼠效果次之;敌鼠钠盐毒饵的平均防效是58.6%,灭鼠效果排第三。

三、切实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一)落实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各项工作

我区按照上级的要求,全面开展“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一方面进行全区性的野外调查和采样及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和PH值等七项指标的化验测试,到目前为止,共采集土样3013个,完成检测化验土样3013个,采集数据18891条,并免费为500户农户开展个性化测土服务;完成3013份农户基本情况调查和计算机系统录入工作;目前正在开展近期采集的500个土壤样品的测定工作、数据库建设和耕地地力评价。另一方面,根据我区土壤结构、肥力特点,制订试验方案,开展了水稻、小白菜、豆角、玉米、果蔗和香蕉等6种作物的田间肥效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建立了以上作物推荐施肥时期及施肥量指标体系的技术规程,生产出相应的作物配方肥,并免费提供给我区2个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及15个村20亩以上的示范方。

实施“整建制”的5个示范村,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到1.3808万亩,应用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0044万亩次,总增产22.9556万吨,减少不合理施肥量(折纯)20.531吨,增产节支70.9476万元。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我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水平,减少了我区化肥和禽畜粪便等有机肥料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面源污染,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二)开展农田重金属监测和地力监测工作

一是组织各镇、街农业部门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共布设359个土样点,覆盖了全区14个镇街,其中三类重点区域302个(工矿企业周边农区171个,大中城市郊区131个),一般农区57个。农产品样点为土样布点的百分之十,约35个。到10月30日为止,已完成6个镇、街土样采集共276个,调查表276份.照片1380张.航迹图26份,还剩下8个镇街共83个点未采,按照目前进度,预计十一月底前能全部完成土样采集。

二是在石楼、石基、沙湾等5个镇、街7个地力监测点开展常规性的取样监测工作。田块分别种植水稻、蔬菜、绿化苗木、番薯和玉米等农作物。

四、结合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一)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

结合我区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在全区12个镇、街,41条村,73户示范户开展科技入户工程活动。组织示范户参加广州市和我区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2期;结合区农民培训工作以村为单位举办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8期,培训农民590人次,派发资料2608份。

(二)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根据我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我区种植的水果新品种,在石楼等镇开展示范推广工作;继续在新造镇推广番薯品种广薯87和番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技术。

在石楼、石基等镇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趋光性害虫技术,到目前为止,我区共安装频振式杀虫灯553台,防治农作物虫害面积23760亩;推广黄板诱虫技术和性诱剂诱杀蔬菜虫害的防虫技术,更好地做好蔬菜虫害的防治工作。

五、做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确保农产品安全。

(一)开展各项农资执法检查

根据省、市上级部门及区委区政府各项农政执法通知为工作主线,开展各项农资产品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全年开展农资产品执法检查专项行动17次,常规农资产品执法检查行动42次,共出动执法人员1633人次;检查农资店铺270间次,查处农资制售禁用及假冒伪劣案件9宗,依法没收假劣农资产品0.606吨,涉案货值7.97万元,行政处罚7.81万元;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3宗,涉案农产品0.15吨,货值0.06万元。

(二)加大农资市场日常检查监督力度

当前国家政策鼓励农资产品市场放开经营,市面上流通农资产品繁多,制售假劣农资产品越来越隐蔽,从外观上很难辨别优劣真假。2013年开展农资产品抽样行动11次,出人员132人次,抽检店档共34家,抽检样品202个,其中抽检农药样品140个,抽检化肥样品42个,种子样品20个。

(三)加强田间生产农药使用检查

开展农产品产地的执法检查是我办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蔬菜、水果、种植生产场巡查监管,及时掌握农药使用动态,杜绝禁限农药使用。全年开展蔬菜、水果种植生产场巡查监管行动51次,出人员1732人次,生产种植场户508家。

六、开展农资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及辨假能力。

通过举办农资行业监管咨询现场会、种植培训班,媒体报导宣传,张贴宣传标语和派发宣传画报宣传小册子等方式,大力宣传农药管理法律法规,提高人们拒绝使用禁用、限用农药意识,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安全。

一是3月28日在石基镇文化广场举行2013番禺区创建平安番禺暨春耕护农送法下乡及农资便用技术培训班活动;二是 6月9日上午 在大夫山森林公园南门,开展番禺区2013年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活动;三是 10月18日上午 在石基镇前锋村举办2013年“放心农资进万家”诚信建设活动;四是6月21日区农业局和区农技办联合主办召开2013年番禺区农资管理工作会议。全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80人,通过各项活动派发宣传资料950多份,解答咨询1500人次。提高了销售和使用者识别真假农资的能力,实现了科学使用农资和安全生产的目标。

七、2014年工作计划

1.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植检性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农业的安全生产。

2.引进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促进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3.根据不同栽培季节并结合各地实际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4.引进新改良花卉品种试种示范推广;开展观叶植物标准化生产规程技术推广;有针对性地对花卉主要病虫害进行田间防治试验。

5.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样品检测、田间试验、配方设计、配肥加工、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数据库建设等各项工作。

6.继续做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

7.继续深化开展农资经营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击销售假劣农药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

8. 加大对周边区域蔬菜种植户及农资经营负责人进行培训,加强农资监管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加强农药、肥料安全、高效、低毒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减少农业污染面源,提高农产品质量。

9.继续对蔬菜、水果种植场进行巡查监管,及时掌握农药使用动态,制定有针对的农政执法方案,确保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

 

 

                              2013年12月7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