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14

区侨务外事办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15-01-27 16:00:0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区侨务外事办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区委、区政府有关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和为国家整体外交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O一四年工作回顾

一、依托乡情纽带,着力拓展海内外联谊活动及聚侨引智工作

(一)聚侨引智工作取得新成效。2014年初,区侨务外事办认真贯彻国侨办关于大力开展聚侨引智工作的精神,坚持上下联动,在市侨办的牵线搭桥下,我区组团赴常州考察津通集团,双方通过多次洽谈协商,达成多项合作意向。5月,区政府与江苏省津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关于建立现代服务业交易中心的合作协议》,引进“以现代服务业带动先进制造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快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年底,广州津通现代服务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番禺正式挂牌成立并投入运作,这是我区引进的首个现代服务业高水平的侨资企业。2014年,我们还组织侨资企业代表与荔湾区侨商会开展视察活动,交流心得,启发思路,促进侨资企业发展壮大。协助侨资企业参加各类推荐、评比,大力推介我区侨资企业发展成果。在中国侨联“第五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表彰活动”中,成功推荐我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成果奖。

(二)密切与港澳知名人士、港澳及海外乡亲的联谊。春节、中秋前夕,赴港澳拜会重点知名人士,上门慰问在番禺工作和生活的荣誉市民代表;协助区委、区政府分别在港、澳地区举办的春茗联谊活动;组织区委、区政府代表团赴港参加港澳社团的春茗、会庆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全程跟进相关的组织安排,切实落实参加人员的行程、住宿等后勤保障安排,确保了各项活动成功举办。年初举办2014年度番禺区归侨侨眷迎春茶话会,组织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归侨侨眷代表300多人参加,共聚一堂,同贺新春。7月,与区委统战部联合组织港澳“五会”拜会区委、区政府活动,举办区政府与港澳“五会”乡亲座谈会,建言献策,共叙乡谊。区、镇的侨务干部都积极参与由区统战部牵头的“香港番禺乡亲联合会”组建工作。我们还热情接待了来自英法、德意、美加、澳纽、新马等国家的海外侨社团侨领,全年共接待海外及港澳台乡亲52批、近千人次。

(三)重视传统文化纽带,举办书画交流活动。先后在台湾、香港举办番港澳台四地书画展,活动反响热烈;另外,还与澳门书画艺术联谊会和澳门华夏文化艺术学会联合举办番澳书画展,四地文化交流积极、频繁。6月,协助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海外华人华侨家乡情书画创作活动,接待来自新西兰及国内的20多名知名书画家到番禺采风创作,用书画艺术反映番禺侨乡风采。9月,协助旅美画家孔宪明教授、余荫山房后人、澳门乡亲邬锡华向我区捐赠134幅岭南画派作品。

(四)涵养资源,切实做好新生代工作。7月,举办“旅法番禺寻根之旅夏令营”、“澳门青少年潜能之旅夏令营”活动,通过让旅外青少年们感受番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促进其对中国和番禺发展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10月,举办“华文之光”番港台三地学生写作心得交流会,以访谈形式,让三地的学生分享了写作习惯、写作技巧与心得,为三地学生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激发海外、港澳台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热情;同时,继续做好“第16届世界华人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征稿工作,并向港澳“五会”发函,发动其会员子女积极投稿,共同促进海内外学生的学习交流,推进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

二、秉承以侨为本宗旨,切实提高服务意识,依法维侨权、护侨益

(一)全面推进社区侨务工作。年初,沙湾社区荣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光荣称号。4月,我们举行沙湾镇沙湾社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挂牌仪式,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区侨务系统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社区侨务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展番禺区社区侨务工作和侨乡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深入到部分镇街和社区,了解我区社区侨务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对侨乡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形成专题报告供领导决策。

(二)顺利推进华侨回国定居工作。20143月,华侨申请回国定居业务由公安部门受理改由区侨务部门负责受理和初审。番禺作为著名的侨乡,该业务受到众多侨胞的关注,因此,我们将做好该项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广大侨胞的具体举措。为做好该项工作,安排专人参加广州市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培训班,按要求配置硬件设备、办公场地,并将办理流程图、办事流程及有关政策文件及时在“番禺侨网”发布供群众查阅。全年已接受华侨回国定居来电来访28人次,受理申请并出具《华侨回国定居证》7份,成功做好了过渡期华侨回国定居受理审批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侨捐项目的监管。严格按照《广州市接受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赠公益事业规定》,进一步加强对侨捐项目的监管,保障捐赠人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管拆建改造的侨捐项目。如在石楼颐养园侨捐项目拆建改造,我们主动联系属地政府,提出处理意见,争取保留原建筑物碑记和确认牌,以记录侨捐项目的历史演变,维护捐赠人的合法权益。全年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向我区公益事业捐赠76录,捐赠总额为396.4万元人民币。其中教育36录,82.7万元;医疗卫生1录,100万元;文化体育12录,57.1万元(另外还有孔宪明、邬锡华书画作品一批);福利事业27录,156.6万元。此外,香港知名人士何添先生夫人何梁洁庭女士确认捐资1000万元港币支持我区颐养院建设“何添大楼”。

(四)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夕,上门慰问我区困难归侨,送上党的关怀和祝福;在归侨侨眷迎春茶话会上,发动热心港澳乡亲向归侨侨眷派发慰问金,充分体现港澳乡亲和侨务部门对老归侨的关心。在继续做好发动澳门霍英东基金会捐款资助岳溪、练溪村贫困学生、发动澳门乡亲向我区57名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的同时,发动旅港番禺会所捐助我区75名贫困家庭高中生,每名学生受助款3000元。

(五)依法开展信访工作。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个案72宗,同比增加75.6%,主要集中在华侨回国定居业务的咨询。72宗信访个案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三、围绕服务大局,规范外事管理,提高外事交往渠道功能实效

(一)国际友好合作发展取得新突破。加强与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城区的交流互动,美国蒙特利公园市市长访问团来访拜会区政府,推荐我区2名在校大学生参加“美国蒙特利公园市友好城市大学生夏令营”活动。10月底,区政府与德国耶拿市达成共识,签订了今后四年交流合作备忘录。为配合广州市友城建设,结合我区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国际友好交往工作,优化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布局,延伸和丰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内涵。在市外办及相关侨领的牵线搭桥下,2014年我区成功与南非德班市32区、意大利帕维亚市、捷克布拉格市7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使我区对外友好交流工作在非洲、东欧地区有了“零”的突破,进一步的实质性交往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

(二)加强对外事事务的综合管理和服务。严格执行中央16号文规定,按照工作需要安排因公出国团组,因事定人,有保有压。对出访团均进行出访前公示及行前教育,回国后再次公示并及时提交出访报告,做到节俭出访,阳光出访。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赴港澳通行证办理方面的管理,对实际赴港工作需要减少的人员,由六个月多次调整为三个月多次或三个月二次。全年共办理出国(境)报批件469批,646人次:其中出国841人次;出国培训2批,31人次;随上级组团出国14批,19人次; 赴澳门38批,125人次;一次性赴香港9批,39人次;三个月二次及六个月多次往返香港通行证398批,391人次。办理签证455批,627人次。办理外国人来华申请32批,94人次。对每个因公出国(境)的报批件都能够做到积极受理、及时送批、按时签证,保证了区领导及相关人员能按时出访或赴港澳开展各项活动。

(三)对外交往取得新成效。2014年,我办根据中央16号文和“八项规定”精神,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申办报批服务工作,全力支持符合条件、有实质性任务的团组的顺利出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区政府代表团赴德国,与耶拿市签署了友好合作交流备忘录(2015-2018),就继续开展政府、企业、高校间深入交流合作达成协议;区招商办等单位组团赴日本开展了系列经贸活动,借鉴学习日本废旧汽车拆解回收、垃圾焚烧等环保产业的建设发展经验,并挑选战略合作伙伴,引导国外优秀环保企业参与我区和广州基地的建设。区政府经贸代表团赴印度、南非等地开展相关经贸活动,在印度,参加了2014年印度珠宝商联盟展主办方举办的“中国广州番禺珠宝产业投资贸易合作发展推介会”,会后近百家当地企业表达了到我区投资和开展贸易合作的强烈意向;在南非,区经贸促进局与开普敦市工商会签订了经贸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促进双边经贸合作交流的工作机制,为双方工商业界和企业的经贸往来提供投资咨询和贸易服务,增进两地的投资贸易交流合作。同时,出访团还分别拜会了英国、德国、新马等多个海外社团,加强与他们的联谊,巩固了乡情。

(四)做好礼宾接待工作。积极配合和参与广州市政府举办的“一奖两会”的接待工作,全年接待全球CEO俱乐部代表团、瑞典斯德哥尔摩学生交流团等共34批、476人次。认真做好各项接待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座谈、参观、接待等事宜有序、顺利完成,受到了上级和外宾的一致好评。

(五)想方设法为我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捷通道。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推进我区外向型企业人员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工作,加大扶持我区企业“走出去”的力度。6月,区侨务外事办举办APEC商务旅行卡业务培训班,培训班详细讲解了APEC商务旅行卡具体申办流程、申办范围、办卡注意事项以及使用管理要求,邀请巨大集团介绍使用APEC商务旅行卡的情况,并进行互动答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年共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10批,22人次。

O一五年工作意见

一、加大以侨引智引资力度,积极参与我区经济、社会建设

进一步发挥好侨乡优势,把侨力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引进资金、引进项目、推进发展的胜势。围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大“走出去”步伐,结合我区“产业提升”工程,鼓励和引导海外华商来番禺投资兴业,引导侨资企业参与我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开发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并为其提供发展商机和平台。积极配合广州市侨办组织好世界华商500强广东(广州)圆桌会,大力推介我区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借力平台,加大以侨引智引资力度。

二、突出乡情乡谊,不断拓宽海内外联谊渠道

坚持以品牌活动为抓手,在巩固传统侨务工作的基础上,将侨务工作向华侨新生代、重点人士及改革开放以后出国的新华侨领域拓展。继续保持与重点人士的密切联系,利用传统佳节组织上门拜访、慰问;重点加强对在海外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崭露头角的新华侨华人重点人士和华侨华人企业家,社团领袖、知名人士后代的联络交流。大力丰富活动载体,继续举办番港澳台四地青年才俊联谊活动、海外及港澳社团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海内外青少年文化交流主题活动等,为华人新生代加深了解、学习、传承中华文化搭建更多样化的平台;协助海联会举办港澳青年才俊培训班,通过学习交流,凝聚情谊,为社团发展培育新生力量。积极配合市侨办开展第十五批荣誉市民摸查及评选工作,肯定乡亲对市、区建设做出的积极贡献,进一步激发其爱国爱乡热情。

按照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要求,组建区侨联直属的番禺新侨联谊会,最大限度的团结、凝聚侨界新生力量,将联谊会打造成体现公益性、专业化、自主发展的新型组织。

三、牢固树立为侨服务意识,切实解决涉侨民生问题

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化依法护侨,大力开展侨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维护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继续推进社区侨务工作,努力培育更多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并争取用1-2年的时间,打造一个新的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进一步发挥优秀社区的示范效果。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侨胞的工作阵地,将服务侨胞的各项工作融入到社区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全面推进社区侨务网格的建立,切实打通服务侨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依托我区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及时将侨政便民业务延伸至网络,提供及时的网络信息服务,尽可能地减少侨界群众在办理业务时的奔波和等待。全力配合做好广州华侨博物馆的筹建工作,继续发动海外及港澳侨社团捐献有价值的华侨历史资料、实物。积极宣传发动,牵线搭桥,激发广大侨胞、港澳台同胞捐赠热情,引导其以各种形式参与家乡建设,推动我区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

四、树立“外事服务”理念,提升外事服务大局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精神,按照“因事定人”、“严禁考察性因公出访”的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党政干部因公出访团组,不断提升我区因公出国(境)管理水平。在全区办证单位启用因公证照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对办证信息统一管理,提高办件效率。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在巩固与现有友好合作关系城区经贸、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新发展1-2个友好合作城区,促进对外交流工作在新形势下取得新突破。继续推进外向型企业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商务。

五、筑牢群众路线基石,深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继续加强学习,以改革创新精神巩固和扩大成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自觉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理念,培养一支廉洁自律、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侨务外事干部队伍。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