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区城市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民生工作为主要抓手,以服务民众为出发点,以广大群众是否满意为服务标准,在城乡市容环卫建设、火烧岗综合整治、破解垃圾围城困境、打造景观样板路、完善森林公园功能、推动管道燃气改造、防控登革热疫情等民生工程中,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任务,基本完成了工作目标。主要情况如下:
一、2015年工作情况
(一)城乡市容环卫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我区环卫工作紧紧围绕区政府关于“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着力建设美丽番禺”的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12月2日,《广东省住房和建设厅关于2015年生活垃圾处理厂(场)(第二批)无害化等级评价工作的通报》(粤建城函〔2015〕2612号)通报,火烧岗成功通过评估,符合无害化等级Ⅱ级。这是今年8月21日以来特别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任学锋亲自担任火烧岗扩建整治工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以来,番禺区火烧岗综合治理取得的初步成效,填埋场臭气场界指数由75下降到27,日均投诉量由原来的7-8件,下降到每天不足1件。
1、“清洁番禺”工作全面开展。截至12月底,共清理卫生死角7.4万处,垃圾8.9万吨,沟渠2.9万处,乱张贴乱涂写27.2万处,乱堆乱放4.3万处,置换破损垃圾桶8900多件。督导组共巡查760多人次,累计发出交办函275份,按期整改回复率100%。镇街共投入资金7075万元。每1周报送工作情况表,每2周报送区领导参与镇街清洁番禺活动情况表,每月报送“清洁番禺”督导责任表,不定期编制清洁番禺简报送清洁番禺领导组成员单位,让各级领导及时掌握清洁番禺开展的情况。
2
3、
2015年,全区市政道路保洁面积达2007.45万平方米,各级财政投入资金约2.63亿元。区环卫部门积极开展垃圾分类、餐厨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收集等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特别是开展整治地铁口周边“六乱”专项工作以后,加强对番禺广场的保洁清洗力度,取得很好的效果。每月定期对农村清洁行动进行专项检查,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选进一至二个行政村考核评比。制度化、常态化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城乡环卫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4、关心和保障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开展了广州市第28个环卫工人节日暨表彰“优秀城市美容师”座谈会,评选出60名区“优秀城市美容师”。从今年5月份起,调整环卫工人基础工资待遇,从原来每人1705元/月提高到2084.5元/月,同时规定用工方必须按规定发放岗位津贴、节假日加班费、节日慰问金,并为每位环卫工人购买“五险一金”和住房公积金。调整后,我区环卫工人用工成本增加到4578.12元/月。通过对环卫工人的文化生活、医疗、入户、子女入学、子女学业辅导等,不断完善帮扶工作,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增强环卫工人的幸福感、归属感。
(二)管道燃气三年发展和专项整治工作初显成效。
截至12月底,全区新增管道燃气新覆盖用户约84485户,完成管道燃气三年发展指标总任务的70.64%;新增新安装用户约71031户,完成管道燃气三年发展指标总任务的59.39%。完成了105个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和便民服务部的规划布点工作,完成了161919只气瓶二维码标签安装工作,共发放用户供气卡12020张。共举办“全面实行用户供气卡制度”宣传活动40场,派发宣传折页33996份。
累计排查瓶装液化气各类无证经营站点143家,取缔60家,督促整改83家。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394次、没收气瓶1495个,查处违法车辆32辆,下达整改通知书1203份,扣留违法人员5人。
(三)营林绿化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
1、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有序推进。东新高速(番禺段)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目前已完工。海鸥岛东岸线红树林景观林带建设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评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正进行财政预算评审。京珠高速尖峰山段(一公里可视范围)景观林带建设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准备进行初步设计评审。区“一路一景”市广路景观升级改造工程,改造里程约7公里,改造面积约17公顷,投资约300万元,目前已完工。
2、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建设正常推进。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评审、预算评审等前期工作。赤坎湿地公园已完成规划方案及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大镇岗森林公园,规划面积约为200公顷,投资估算约2.4亿元。大象岗森林公园,总面积约253.3公顷,目前公园首期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评审工作。
3、有序进行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工作。完成了大学城亚运围蔽设施拆除后绿化升级改造工作,总完成改造长度约3公里,改造总面积约2.42万平方米,投资约650万元,目前已完工。石碁镇旧水坑乡村、沙湾镇三善村绿化美化工程,目前已完成。东环街甘棠村项目正在施工。送绿下乡活动共送绿化苗木约3600株,合计约6公顷。
4、成功举办(承办)了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第二十一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番禺展区)工作,展期为2月15日至3月14日,展会以“花簇莲乡鱼戏水,万紫千红总是春”为主题,以莲花水乡景区为依托,充分展现了番禺水元素为特色的人文气息和浓郁的水上园林风采。组织开展并完成以“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建设花城绿城广州”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共种树木1200株。
(四)林业园林执法管理得到有力巩固。
1、认真做好林业行政许可和古树名木保护。截至12月底,受理各类行政许可、审批37宗,其中,办理征占用林地申报事项2宗,办理林木采伐2宗,办理园地审核证明 11宗,办理三有保护野生动物经营许可22宗,其他各类批复15宗。已安排30万元资金,对全区在册的835棵古树名木进行养护和病虫害防治。共开展抢险救护83宗,其中修剪36宗,白蚁防治47宗。
2、继续开展绿道网建设和管护工作。2015年市下达我区绿道建设任务是15公里。我区主要推进石楼镇海鸥岛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约20公里长的环绕绿道(一期),并对绿道范围内的绿化进行升级改造,该项目已竣工。对巡查发现的550多块严重褪色、破损的绿道标识牌面喷画进行翻新更换,现已完成。
(五)爱国卫生和创建工作进一步强化。
1、登革热、控烟工作常抓不懈。举办了全国第27个爱卫月和第7个广州市爱国卫生行动日活动。提前下发预防登革热的药品药物和消杀用具,发放《居民灭蚊指引》、《给市民的一封信》、《清积水、除四害海报》等宣传海报一批、宣传单张5万多份。共进行了12次控烟联合执法行动,检查了公共场所、餐饮、交通场所共80个。对违反《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的单位下发了19份整改通知书,对餐厅内违法吸烟者的8人进行现场处罚。
2、掀起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的创建高潮。石碁镇进行了国家卫生镇市级复审;化龙镇接受了创省卫生镇市级调研。专家组认为石碁镇、化龙镇创建工作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已向省爱卫会申报复审和创建工作。我区现有177条行政村,目前共创建成功137条。今年,化龙镇的草堂村、山门村、石楼镇江鸥村、沙北村等13条村,已通过市级检查进入省考核阶段。
(六)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正常推进。
共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52场。在番禺社区网建立了垃圾分类专题网站,在中小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我区60% 社区人口参与“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共购买厨余垃圾收运专用车3辆,现每天收运厨余垃圾分类物约13吨。30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已安装完成,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工作和水电接驳工程,正进行调试运营。选取南奥社区作为废弃旧家具分类收运处理试点社区,试点工作已于12月下旬正式展开。
(七)市政管理工作有条不紊。
1、主干道路照明、消防和井盖得到有效保障。主干道亮灯率达到100%,没有发生用电安全事故。清明节期间250名林业干部职工投入到森林防火工作,出动消防水罐车5辆和高压水泵5台。重阳节期间,配合区指挥中心落实重阳消防责任,没有发生森林火情。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无主井盖进行维修,共维修权属不明井盖设施436处。
2、余泥排放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共办理建筑废弃物排放证38宗,排放量约230万立方米,共收取建筑废弃物处置费约660万元;已办理建筑废弃物受纳证2个,受纳量约263万立方米。办理了桥南街大涌村、钟村街钟一村的《广州市建筑废弃处置证(消纳)》,回填量分别为250万立方米和13万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区建筑废弃物受纳难问题。
3、努力打造番禺“精品公园”名片。进一步提高了大夫山森林公园、儿童公园精细化管理水平。儿童公园于2014年6月1日首期开园,2015年6月1日全面开放,至今共接待游客约78万人(次)。
(八)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到位。
截至12月28日,共接收番禺文件4240件,按时办理率99.3%;省市文件935件,按时办理率100%。向区层面共报送信息资料238条,被采用219条,采用率92%;向市城管委报送37篇,采用30篇,采用率80%。定期及时更新局公共网站信息,主动发布工作微博原创信息213条,转发349条。共受理信访投诉21件,办理率100%。严格执行保密要求,没有发生工作、文件泄漏事件。财务管理有序进行,严格执行“三公”经费要求,履行节约,各项预算报表资料准时报送,财务管理工作获得了区财政局的好评。办事窗口共受理办理事项525宗,办事群众对窗口服务评议满意率达100%。
(九)组织人事、党工委工作有序进行。
紧紧围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中心工作,贯彻落实组织人事和编制等工作精神,落实广大干部职工工资福利等待遇。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纪委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番禺区纪委关于印发〈2015年广州市番禺区进一步深化廉洁文化“十进”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坚决纠正“四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二、 2016年工作重点
(一)继续推进“清洁番禺”专项行动和“创星”工作,组织完成创建星级卫生村(居)评选活动。提升火烧岗垃圾处理场的管理水。
(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的建设。将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推进。推进30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利用工程项目环评、征地、招标等有关前期工作。
(三)进一步落实武广高铁番禺段生态景观林带、南沙港快速路(番禺段)生态景观林带、区堤外滩涂红树林景观林带种植的管养、京珠高速(尖峰山一公里可视范围)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作。
(四)规范管理积极引导行业的良性发展,进一步规范现有的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引导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办理合法手续,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建设临时消纳场,构建良性的市场竞争秩序。
(五)扎实推进管道燃气三年计划的落实工作。确保2016年底完成11.96万户管道燃气覆盖的三年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