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交通运输部创建“四个交通”的要求,着力优化区域交通规划,规范行业管理,抓好安全生产,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道路通行保障能力稳步提高
积极推进南大干线工程建设。目前,除南站商务区段外其余各段已完成设计招标,番禺大道节点已获规划方案、选址意见批复,并完成初步设计,南站商务区段出资主体已明确。500kv穗西电力隧道已取得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完成勘察设计招标,其中地铁官堂段站段和省妇幼至市新路段已完成初步设计。
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完成2015年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根据区政府批复,光明通道按开启式平桥设方案推进,目前已按省航道局意见完善了设计方案,并已完成通航论证报告审查;协助广明高速广州段建设,会同项目代建单位共同推进金山大道还建工程;沙溪大桥扩建及沙溪大道平交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复;启动市桥环线快速化改造前期研究工作。配合区规划局开展新市桥汽车站地块协议出让各项工作,完成新市桥汽车站立项的审批。
认真做好专项规划研究工作。完成创新城交通专项规划,并组织专家审查。配合上级发改、规划等部门,开展我区范围内有轨电车及轨道线网规划的研究论证。与吴宋美加项目团队合作,开展番禺区交通治理研究工作。与番禺规划分局共同开展我区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并形成中期成果。启动全区路内停车规划和十三五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前期工作。
逐步完善交通配套设施。建成石楼镇政务中心、清华科技园等公交首末站,有序开展金山谷、亚运城、广汽生活区、永旺梦乐城等公交首末站建设前期工作;认真做好公交候车亭站牌的新建、更新和维护,新建候车亭12座、改造9座、翻新12座,更新站牌资料4700多个。
二、运输行业管理扎实有序,综合交通管理服务更加规范
“民生交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完成《番禺区公共汽车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新增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9条次,全面实施公交线路服务质量绩效考评, 133条公交线路全部实行智能调度,全区公交线路首末班发班准点率保持要99.90%以上。利用出租车行业监管系统将原有的776辆出租车与今年新增的304台出租车进行分类管理,严控新增出租车违规跨区运营;依法妥善处理原石基公司127辆车辆过户问题,确保行业稳定发展。
“智慧交通”监管能力明显增强。积极配合区视频办开展公交视频系统补点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建立公交视频补点建设沟通协助机制,完成我区公交站场、重点公交站点、公交车辆的视频建设情况的摸查。继续加强出租车跨区营运、超速行驶、人车不对应及GPS离线等违规营运行为的日常信息化动态监管;利用出租车行业监管系统对今年新增的304台出租车运力进行分类监管,严格管控营运条件不达标的车辆上路运营。
“低碳交通”点面结合深入推广。与330家道路运输企业签订节能减排工作责任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对市交委转发2015年40批群众举报冒黑烟的机动车辆进行排查整改,及时核实处理;推进营运黄标车淘汰工作,不再办理黄标车迁入我区及区内转籍、过户手续,至今年9月底已提前完成营运黄标货车淘汰工作,累计三年共淘汰营运黄标货车7250台。
“平安交通”充分展示都市形象。圆满完成2015年春运各项工作任务,春运40天,我区春运客流总量(不含公交)为1066.01万人次,同比上升47.94%。结合清明、五一、端午等短期节假日客流出行特点,科学预测、精心组织,保证了节假日期间旅客运输安全有序。全力抓好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强化应急演练,加强安全宣传,狠抓制度落实,确保交通行业安全稳定。
三、道路养护工作切实加强,道路交通通行能力逐步提升
城市道路管养科学规范。完善市政设施损坏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养护人员及时到达现场核实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依法进行路政审批,从源头上杜绝道路的乱开挖、乱占用现象。完善落实应急措施,及时完成区政府交办的应急工作。截至12月底,共修复路面约6.1万平方米,人行道路面约2.5万平方米,共处理区长专线投诉案件874宗,创文交办函87份,按时办结率为100%。
地方公路管养精细到位。完成2015年全部计划项目,养护工程施工完成率100%。完成路面维修4.7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桥梁2座、修复涵洞5座,修复标志标线约12000米。在养省道平均优良路率100%,县道平均优良路率100%,乡道平均优良路率87.46%。
区内公路保洁扎实高效。做好区内285公里(500万平方米)公路主干道、部分市政道路的日常保洁。高质量地完成突击任务,快速处理区长专线的路面突发事件共390宗,办结率和满意率达100%,确保了路面“洁、净、美”。1人获得广州市优秀美容师、4人获得番禺区优秀美容师等荣誉。
四、交通职能建设常抓不懈,交通行业整体形象得到提升
严格综合行政执法。根据市、区关于开展整治道路交通秩序专项行动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与公安、交警、街道等部门联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15856人次,执法车辆2660车次,查处案件2478宗。做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和路政执法等工作,共查扣超限超载车辆138台,卸载重量4704.726吨。检查维修档286间,开具违章通知书92份,开具处罚凭证181份。受理并回复区长热线等投诉4436宗、办结率达100%。
扎实做好渡口渡船安全监管。代区政府与相关镇街签定2015年番禺区横水渡口、渡船渡运安全责任书,新造渡口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联合相关部门节前及月度例行安全生产检查13次,进一步提升渡口渡船安全渡运环境。
有效维护路产路权。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地方公路乱开挖现象。依法受理公路路政许可30宗,违法偷挖、乱占用公路案件22宗,实施行政处罚6宗。开展四期违法非公路标志牌专项整治行动,共拆除广告牌953块,合计1392平方,清理各类路障42处,查封非法开挖管井32个。
扎实推进国防交通建设。以《国防法》、《国防交通条例》为依据,以“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为方针,全面推进国防交通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完成了交通战备动员潜力调查,国防交通道路维护建设等上级下达的任务,同时组织了区国防交通专业保障队伍拉动训练。为完成多样化交通保障任务打好了坚实基础。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观看专题研讨、党委书记授课、体会交流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到交通执法、客运站场、物流企业和公路保洁一线岗位进行“体验式”学习,下基层、接地气,直接深切体会基层真实情况。局领导班子成员真心诚意多种途径征集意见,深入基层交管站所、渡口道班以及运输企业等,开展体验式、互动式学习调研。
圆满完成复牌迎检工作。定期参加区创建办组织的“清洁番禺”巡查检查及成绩评审工作。协助区创文办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创文宣传,共计下发创文宣传挂板50块,禁烟宣传海报1000张,禁烟宣传标志400份,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项宣传氛围营造工作。
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在局党委的领导下,根据区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对我局内设机构进行调整,目前调整方案待区编委审批通过。积极做好2015年度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做好公务员管理系统、编制实名制系统、人员编制核查、编外人员统计、权责清单编制、军转干部的安置接收等工作,顺利完成2015年度工资改革工作任务。
信访维稳工作落到实处。2015年共接待群众信访123次,来访人数1538人次。协同区人社局、区地税局核定了市桥航运公司需退还医疗保险金人员126人,发放了原灵山、南沙航运公司在转制前欠发6名职工30%退休金。
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我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区委十二届七次会议精神,积极实践“三严三实”要求,坚持高标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运输行业管理,强化交通安全监管,加强交通队伍建设,全面、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一、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建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推进“六纵六横”道路建设,不断完善与珠三角城市带“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区域相适应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实现番禺现代交通的新发展。
(一)继续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南大干线建设。会同代建单位,以省妇幼医院至市新路段、创新城段、番禺大道至省妇幼医院及番禺大道节点立交为重点,继续优化南大干线方案设计及施工组织安排,争取实现上述各段的动工建设。积极推进沙溪大桥扩建工程的前期审批。深化开启平桥方案研究,确保本项目2016年动工。稳步推进与周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工作,与南海区共同开展海浦大桥建设前期工作;与东莞市交通局进一步深化莲花山过江通道的工可编制,争取早日落实控制线位;启动市桥环线快速化改造工程可行性报告和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协调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争取明年落实新市桥汽车站地块协议出让工作。完成金山谷、广汽生活区、永旺梦乐城等公交首末站建设。
(二)继续优化交通系统规划
根据我区“十三五”规划编制总体要求,开展《番禺区“十三五”时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对我区未来5年的交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交通行业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开展全区新型公交系统规划、路内停车规划、交通拥堵黑点治理工作方案等专项交通规划方案的编制。全面开展镇村公路成网规划编制工作,梳理形成我区未来3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计划。
(三)继续做好城乡道路日常管养工作
贯彻落实“创新促发展,精细抓管理”要求,落实城乡道路养护职责调整,全面提升城乡道路管养水平。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协助做好路内咪表泊位停车和校车路线管理、站点设置,力争道路指示系统取得突破。
二、进一步规范运输行业管理,在服务群众便捷出行上实现新突破
正确认识公共交通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着眼当前,勇于创新,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技术与理念,积极建设与时尚创意都会区相匹配的软硬环境,打造番禺岭南特色的交通名片。
(一)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按《番禺区公交线网规划》对线路实施调整。积极推进番禺区与南沙区两区跨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工作。跟踪公交票价优惠政策实施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适时优化调整线路,改善常规公交与地铁接驳的问题,重点优化完善广州南站以及各产业园区的公交线网布局。
(二)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
一是加强对企业日常经营行为实施监督检查,及时通报出租车跨区营运、超速、未刷卡数据,确保企业具备正常、合法经营必须具备的营运车辆、人员、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经营管理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基本资质。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出租车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出租车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监管考核,使出租车行业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制定科学、可行的运力调度和应急保障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广州南站等重点区域的出租车运力保障工作。
(三)深化道路客运行业改革,促进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
为应对高铁、轻轨快速发展对客运市场的冲击,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道路客运行业改革的意见》,主动转变思想,调整经营发展思路,转变服务方式,创新组织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客运企业积极申请参与广东省深化道路客运行业改革试点项目,促进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我区道路客运行业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积极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
做好日常信息化行业监管及行业维稳监控工作,为行业管理提供科学、全面、及时的信息支持。开展“平安公交”建设,与区视频办协同筹建覆盖番禺区所有公交站场、重点公交站点、全部公交车辆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公交行业管理、公交反恐防暴提供新的抓手。与区政务办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区地理信息系统的新版高精地图引入区公共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将区公共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公交线路、公交站点等交通热点数据导入区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两个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
三、进一步强化交通安全监管,在服务平安交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服务保障与协调管理有机结合,加强行业监管与执法整治力度,维护安全、健康、有序的市场营运环境。
(一)抓好行业安全生产监管
继续加大对区内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形成高压态势,杜绝伤亡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加大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参评企业的考核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事故。加强管养的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强化监控,检查各类应急预案,遇险情时及时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当引发次生事故。
(二)大力开展 整治道路交通运输营运秩序
继续认真做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和路政执法等工作,全面加强对辖区无证机动车维修行业整治,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道路交通运输非法营运行为,特别是广州南站地区、汉溪长隆地区、番禺广场地铁站区域、广州大学城等重点区域的交通营运秩序综合整治工作。
(三)继续抓好交通系统综治维稳工作
积极做好民生信访工作,掌握辖区行业最新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稳妥解决有关问题;抓住问题关键,加强行业指导,制定预案,建立机制,特别是密切关注出租车、楼巴、驾培等行业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维护全行业的和谐稳定。
四、进一步加强交通文化建设,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上实现新突破
继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班子率先带头,机关基层上下联动,加强指导督导,积极改进作风,努力提升番禺交通行业整体风貌。
(一)深入开展 “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
深入开展好研讨活动。把关系到群众利益,民生工程的问题与落实“三严三实”紧密结合,真正让群众看到作风的转变,实实在在的落实。直接与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接受群众监督,摒弃不良作风。开好民主生活会,每名党委班子成员针对自己的问题清单,解决一个注销一个,切实在思想上得到洗礼,作风上得到转变,工作上得到帮助。
(二)开展管理制度建设
从权力运行、工作流程、队伍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执行有力的管理制度体系,真正做到依制度用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为我区交通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根据市委、市政府“广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总体部署和我区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以创文、创卫为重点,突出加强管理,推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推进局社管办、区长专线、交委投诉网的综合管理工作,高质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