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番禺区城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城管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管好城市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品质化、标准化水平,为建设幸福美丽番禺做出积极贡献。一年来,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显著改善
1.深入推进“清洁番禺”。区委书记何汝诚挂点小谷围街,区长陈德俊挂点石壁街,牵头推进“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工作,全年区级财政投入4000多万元,创建星级卫生村110个,卫生社区55个,区级容貌社区6个。开展城市主要道路清洗保洁专项行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打造三级环卫样板路。桥南街成功创建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示范街。小谷围街自建环卫队伍,统一负责四个保留村的环境卫生。石楼镇、沙湾镇在创建星级卫生村工作中表现出色。
2.确保火烧岗安全运营。坚持用最严格的管控标准和最有力的工作举措,开展火烧岗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聘请了第三方监管单位,将各运营施工单位全部纳入监管范围,依托技术团队对填埋场堆体进行全方位监测。增设沼气井和渗滤液导排盲沟,实施深化整形,增加应急库容,沼气发电厂实现装机并网8兆瓦。同时,今年我们在市城管委的大力支持和各镇街的积极配合下,启动了垃圾应急外运工作,有效缓解了火烧岗的填埋压力。
3.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全面推进174个机关事业单位、12个样板小区、2个试点村的垃圾强制分类,构建餐厨垃圾单独收运体系,回收低值可回收物,加大绿化垃圾、工业布碎、农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的收集处理力度,继续开展大件家具集中处理,实现每天垃圾减量达200吨,在全市率先且唯一实现生活垃圾量负增长。同时,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全力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网络无缝对接,加快建设凌边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中心等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进展。其中,大龙街的垃圾分类工作卓有成效,经验做法引起了市、区领导重视,中央电视台专门采访了相关活动。市桥街垃圾分类工作在市城管委组织的亮点报道中,接受了省市电视台的采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小谷围街在高校垃圾分类执法问题上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坚持绿色发展,市政园林亮点纷呈
1.绿化水平全面提升。推行局机关职能部门、代管单位、监理单位的“三级巡查机制”,开展绿化管养专题培训,加强和提高7条主干道绿化养护的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全面落实广州市《2017年园林景观提升行动计划》,改造提升番禺大道、汉溪大道、金山大道等主干道绿化景观,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在大刀沙、大学城等地打造主题花景,加快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生态景观林带,高标准完成广州市下达的15公里绿道建设任务,配合市林业和园林局实施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和校际绿地改造,指导和督促各镇街推进“一镇街一绿化示范路”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主动承办广州第二十四届园博会分会场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巡查,有力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经营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全年查处各类绿化案件184宗,抢险救护古树名木29宗,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公园管理不断完善。我局牵头实施的公园微改造项目是番禺区2017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现在11个镇街的18个公园(广场)微改造项目已经全部完成。石楼镇、东环街、钟村街积极主动,改造工作走在全区前列。桥南街、石壁街在日常管理方面下了功夫,取得了较好成效。
同时,按照区领导指示精神,组织开展了大夫山森林公园的综合整治工作,严格人员管理,规范制度建设,全面治理“脏丑乱差”等突出问题,共清理经营点30处,拆除乱搭建构筑物2700平方米,广告牌60多个,烧烤炉191个。2017年9月12日起,在部分区域实施单车限行,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园区环境,赢得市民游客的广泛好评。
3.路灯增亮成效显著。完成广州南站、“一河两岸”、长堤北路、南堤路亲水平台的路灯增亮工程,实施《财富》论坛重点路段、大学城3个保留村、大龙街傍雁路等地的路灯整改工作。全年新接管24条路共1479盏路灯,进一步加强巡查监管和养护维修,全区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
4.燃气发展高速推进。以落实广州市管道燃气“三年提升计划”引领我区燃气事业高速发展,完成新覆盖居民用户数36,836户,完成率241%;完成非居民用户数332户,完成率337%,任务完成率综合排名居全市第一位。按照市城管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餐饮场所燃气安全整治、燃气无证经营专项整治和燃气执法百日行动,扣押燃气瓶4468个,整治燃气管道风险隐患145处,保障我区燃气事业安全稳定、蓬勃发展。
(三)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执法坚强有力
1.严查严控违法建设。严格落实查控违法建设“双报告”制度、每月督导考核制度,全年督办拆除违建面积4万平方米。启用区查控违法建设信息监察系统,专项治理河涌违建,逐宗核查处理村社企集体违建188宗,规范整治村民建房2701宗,首创“统一拆违行动日”,开展“亮剑”系列拆违行动,打赢拆违攻坚战,获得市人大视察组领导的充分肯定。采取多种措施有力推进“五年行动计划”,全年拆除、消化违建面积116万平方米,形成查控违法建设压倒性态势。
2.扎实开展市容执法。指导协调和统筹组织各镇街开展重点区域和重大节日的市容“六乱”专项治理,以保障思科、广汽项目开工和《财富》论坛举办为重点,推进户外广告招牌整治提升工作,全年共清理拆除各类违法户外广告招牌6202宗,面积2.9万㎡;查处“六乱”行为13万宗。
3.全面推进文明施工。依法从严查处建筑工地无证施工、夜间超时施工等违法行为,首次借助无人机探索建筑废弃物执法,在区城管运行指挥中心帮助下,开展监控视频抓拍“泥头车”违法行为查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推进余泥渣土执法巡查信息化,案件线索及时全面上报系统,2017年下半年,余泥渣土执法情况正式列入市城管委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通报排名以来,我区查处案件数量及综合排名两项指标连续两个季度名列全市第一。大石、钟村、石楼、石基等多个执法队推进文明施工相关工作成效显著。
(四)坚持党的领导,队伍管理抓出成效
1.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城市管理工作,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根据上级党组织统一部署,成立局机关党委和纪委,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和党史学习,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扎实推进法治城管建设,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招标采购、法制审核、每周例会、考勤休假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抓好日常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按照市局关于完善执法权责清单、行政处罚事项工作要求,指导各镇街执法队开展“非传统”项目执法,并将行政处罚事项覆盖率纳入年终督察考评。首创建立“格式合同库”,开展“教育培训季”,试点“律师驻队”等法制工作成效突出,其中,区委改革办将“律师驻队”试点工作纳入《番禺区2017年“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库》,广州电视台专门对试点单位大石街执法队进行了宣传报道。
3.作风建设不断深化。按市城管委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完成执法队伍换装,加强队容风纪督察,完善工作督办机制,有效提高队伍执行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明工作纪律、强化规矩意识,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问题,突出抓早抓小,在全局广泛开展谈话提醒活动,约谈党员干部31人次。对照市委、区委巡察发现问题清单,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落实整改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值班制度,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做好窗口管理服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全年受理审批申请230宗,群众满意率100%,处理各类信访投诉及咨询案件8270宗,办结率99.56%。坚持用好的作风选出作风好的人,公平公正、择优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12名,有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党的希望、与时代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各镇街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的力度不一,协调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抓手,火烧岗在没有库容的情况下治理任务艰巨,绿化养护的监管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查控违法建设等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党的建设、干部队伍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着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城市管理工作,我们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城管委的正确领导下,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开创番禺区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区城市管理工作既面临着全区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城管体制改革转轨、经济利益多元化、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带来的新挑战。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全力服务发展大局,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让城市成为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按照任学锋书记在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政治生态环境”的总要求,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市容环境
一是理顺工作机制。优化环卫管理资源配置,全面强化对各镇街的日常监督考核,落实扣分机制,推行一体化管理,以“制式合同”向保洁单位明确工作目标、设备规格和人员保障,以龙美村为示范,引导镇街、村居规范保洁管理工作,实现环卫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提高保洁标准。推进落实《广州市环卫作业规范和质量标准》,以创建星级卫生村、环卫样板路、容貌社区为抓手,深入推进“清洁番禺”行动,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全区征收垃圾费工作,按照《广州市环卫作业年度预算指标》要求,逐步提高人员、经费、设备投入,围绕市桥、桥南、东环等重点区域,打造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示范街(镇),以“中心城区”的标准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
三是破解“垃圾围城”。继续开展火烧岗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做好垃圾外运计划,协调镇街完成生活垃圾外运工作,积极推进生物质资源利用中心建设,配合推进南沙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建设,妥善解决全区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问题。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完善餐厨垃圾收运系统,加强垃圾分类执法,全区推广精准管理模式,实施农村垃圾分类,继续强化宣传力度和引导深度,多渠道促进垃圾分类减量。
四是推进“厕所革命”。根据市城管委公厕建设工作部署,指导和督促各镇街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环卫公厕新建和改造任务,进一步优化公厕布局,在2018年完成新建环卫公厕7座、提升改造环卫公厕3座。进一步规范公厕管理,配置专职保洁员,保持公厕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二)营造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好主干道的绿化改造提升,严格按照广州市一级标准和规范实施精细化养护,全面提升我区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做好城市主题花景、乡村绿化美化、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项目建设和后续管理。创建森林小镇,按计划建设13公里绿道,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和保护,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大对乱砍滥伐林木、侵占林地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保护野生动物和古树名木。强化巡山护林和隐患排查,全力遏止森林火灾发生。
(三)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全面规范市政设施管理,继续深入开展大夫山森林公园综合整治,加强儿童公园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提升照明设施的日常管养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重点路段路灯整治,扎实推进路灯增亮工程。大力发展管道燃气,进一步调整和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瓶装气站点布局,打击经营黑点,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保障居民用气安全。加强井盖设施日常维护,快速处置缺损井盖,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推进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等三项制度,全面铺开“律师驻队”,严格把关案件质量,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和案卷管理,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高标准、严要求督导镇街开展市容“六乱”整治,分期分批处理违法广告招牌,严厉打击夜间超时施工、扬尘污染、余泥撒漏等违法行为。妥善处理信访投诉,着力解决舆论普遍关注、群众反映热烈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巩固查控违法建设压倒性态势,继续推进“五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加强村社企集体违建查控力度,疏导村民建房,开展小区违建专项治理,实施河涌(河道)沿线违建综合整治,加快推进规划图斑违建查处工作,重拳打击征地拆迁期间顶风抢建的违法行为,保护和促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发展。
(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城市管理工作,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深化“两学一做”、践行“三严三实”,谋划和实施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切实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二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整风肃纪。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开展“法律体检”,防范履职风险,实施效能督察,推进工作落实。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抵制“四风”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源源不断选拔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认真做好退休老干部工作。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工作本领,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城管队伍。
番禺区城市管理局
2018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