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17

番禺区科工商信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30 03:54:57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区科工商信事业改革创新,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区科工商信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推动工业、内外贸、旅游、科技创新、扶贫协作等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一、2017年工作情况

(一)突出党建引领,凝聚全局合力。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成立局机关党委,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扎实推进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制定创建措施和保障机制,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认真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制,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执纪监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干部职工发展思路、工作举措和具体行动。

(二)聚力重大平台,打造工业发展强大引擎。抓好重大工业平台建设,加快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番禺园区)建设,广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工厂一期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广汽传祺零部件工业园在建项目和广汽研究院(二期)项目建设加快;番禺汽车城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45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41亿元,同比增长17.3%,居全市第二。

(三)狠抓暖企工程,发展内生动力稳步增强。扎实开展“五个一批”工作,组织区领导赴企业开展调研,解决企业经营困难;组织召开实体经济企业家座谈会,评选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企业50强,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建立全区重点企业库,对入库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和服务;组织各类政策宣讲会,积极为企业申请各类扶持资金;强化企业生产要素保障,科学编制2017年番禺区产业类项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通过盘活存量、新建开发,加大先进制造业用地供给力度,为多家企业争取用地指标。强化电力保障,220千伏化龙变电站、220千伏化龙输变电线路以及莲花山、礼村、广汽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

(四)着力抓转型发展,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引导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与用户企业加强对接,在汽车、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行业领域大力推进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示范推广应用;加快绿色发展,圆满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任务,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全区工业技改投资48.74亿元;落实广州“民营经济20条”扶持政策为企业减负,推动灯光音响、珠宝首饰、红木家具、动漫游戏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沙湾瑰宝小镇获评省级产业特色小镇,广汽传祺、浩洋灯光、锐丰音响在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等重大活动中大放光彩。

(五)大力推动商旅融合发展,促进消费增长。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完善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积极推进长隆三期项目及宝墨园“两园合一”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旅游厕所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沙湾古镇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1+3”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所挂牌成立;沙湾文化音乐珠宝综合古镇、石基红木小镇等项目建设提速,乡村驿站、休闲农庄、采摘篱园、乡村庄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迅速。整合区内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类资源,鼓励大型商业综合体从单一购物功能向多维度体验消费转型,国瑞欢乐世界、祈福缤纷世界等商旅项目顺利开业运营,世界500强企业宜家家居落户我区,番禺区购物旅游嘉年华活动成为促进消费的一大亮点;实现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3274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9亿元,同比增长7.6%;旅游接待总人数40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5%和13.2%。

(六)全力以赴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外贸新业态发展迅速。深入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外贸稳步增长的工作部署,加强外贸运行监测,用好用足外经贸政策扶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指导重点珠宝企业扩大进出口,大力发展市场采购、旅游购物出口等外贸新业态;加强口岸建设,提高通关效率,莲花山港顺利启动关检联合查验模式和叠加车检场功能,莲花山货运口岸获批进口粮食指定口岸,番禺出口舞台灯光音响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验收。外贸进出口总值1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出口771亿元,增长6.9%;进口503亿元,增长4.6%。

(七)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促进利用外资增长。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严格执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由审批改备案,外商投资设立及变更备案均全程采用网上无纸化申报、审核,办理时限由原来的6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办理时限缩减一半;加强大型外资项目服务,加大对重点外资项目服务力度。合同外资合计4.7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12亿美元。

(八)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实力明显增强。

1.紧抓科技创新“牛鼻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猛。围绕年度高新技术企业任务目标,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全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培训和申报认定工作,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突破1200家。

2.推动平台建设,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组建设立番禺区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联盟,推动园区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扎实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强与省市科技部门沟通,了解最新自创区建设政策信息,制定初步实施方案;大力推动思科智慧城建设,解决合作伙伴办公用房问题,推进合作伙伴尽快注册落户和运营见效,思科项目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落户番禺区企业数超过20家。加快构建孵化育成体系,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英诺等3家创新空间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学城港澳台青创基地示范点正式挂牌。全区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6家、累计毕业企业303家,众创空间入驻创新创业团队318个。

3.促科技与金融有效对接,企业借力资本实现快速发展。加强科技金融政策宣传,联合重点合作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举办专业知识宣讲会,积极发动企业申报科技与金融结合专项资金,新增上市企业3家,总数达到17家,新增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57家。

4.集聚创新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制订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青蓝计划等区“1+4”产业人才政策相关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南,强化人才政策宣传,积极举办青蓝沙龙及宣讲活动;认真组织人才项目评审,精心挑选第三方评审机构,创新领军团队、创业领军团队、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青蓝计划”创业项目专项两轮评审工作顺利完成。

5.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双创良好氛围。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区财政科技投入超3亿元,在区科技经费的撬动引导下,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积极发动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承办大赛暨广州赛区的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组的复赛,全区16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占全省十分之一 ,并获得最佳组织奖;认真参与组织2017年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暨第二届番禺名企就业实习精准对接会,推动大学城创新创业成果项目落地转化;成功举办2017年广州科普讲解大赛番禺区预赛和2017年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

6.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专利创造提质增量。围绕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大力推进专利申请“灭零”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工作,重点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扎实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宣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3374件,同比增长21.8%。

(九)抓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解决光纤网络建设进场难、新建住宅小区未执行光纤入户新国标等问题,做好番禺区城中村弱电线路安全隐患整治,5G试验网已在大学城开通并试运行,南村万博已建设物联网试验网,58条城中村完成弱电线路安全隐患整治。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推动大学城大数据产业园申报省级立项,并获得省大数据产业园专项资金扶持;开展金山湖互联网(国家)产业园申报国家工信委立项工作;加大“两化融合”贯标推进力度,组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政策宣贯会,申报“2018年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专项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0倍。

(十)注重民生帮扶,对口支援工作稳步推进。突出抓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高标准完成精准识贫、建档立卡工作,大力筹措帮扶资金,扎实推进帮扶项目,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对口帮扶的五华县35条贫困村引进产业化组织近50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多个,实施各类帮扶项目近100个,有力推动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对口支援工作稳步开展,支持五华新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重点做好番禺区•五华县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招商引资、园区扩能增效工作,五华奥园城市广场已成为五华城市新名片,明珠星钟表公司成为番禺、五华产业共建标杆企业。对口帮扶威宁、赫章成效明显,先后组织70多家企业赴两县进行投资考察对接,两地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签订《帮扶合作框架协议》30份,奥园集团投资20亿元建设威宁奥园广场项目,多家企业在两县投资发展。以医疗、教育、农业帮扶为重点做好了对口帮扶西藏波密、新疆疏附工作。

当前,我区经济和科技创新工作也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比如新旧动能转换亟需加快,主导产业相对单一,新兴产业还没有发展壮大;创新体系还不完善,科技服务业发展有待加强,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领军人才集聚仍需加强。

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采取措施补齐短板弱项,奋力推动全区工业、内外贸、旅游、科技创新和对口支援工作发展。

(一)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把局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认真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纪律教育和执纪问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生活。

(二)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动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完成番禺汽车城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作;紧跟市IAB和NEM产业行动计划,围绕思科智慧城,引进一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企业,加快推进金山湖互联网(国家)产业园的建设,鼓励引导珠宝、灯光音响、机械制造等传统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传统优势企业转型升级。

(三)着力推动工业、内外贸稳步增长。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扎实开展暖企服务,着力解决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大力发展市场采购、服务外包等外贸新业态,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鼓励引导零售实体企业通过叠加电子商务、体验消费、文化旅游等新型消费体验服务;鼓励引导外资企业增资扩股,积极对接南沙自贸区,复制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四)推动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作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创新平台的优势,加快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并开展政策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科技创新企业,筛选一批高精尖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专人跟踪服务;保持财政科技投入强度,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形成全孵化链条,实现对企业全成长周期服务,做好精心服务和密切跟踪,确保孵化企业留得住、长得大、发展快;促进科技金融融合,推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创建工作,重点完善知识产权工作联动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服务,营造知识产权发展良好环境。

(五)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成立区旅创办和区全域旅游顾问委员会,设立旅游警察执法大队;编制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旅游集散中心、问询中心、旅游厕所;依托番禺数字大城管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旅游大数据平台;继续跟进长隆三期、宝墨园两园合一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强化全域旅游宣传,大力宣传番禺旅游形象。

(六)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围绕精准扶贫考核迎检工作,督促引导各帮扶单位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帮扶贫困村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产业基地、民生福利等项目建设;指导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实;在产业、教育、卫生等方面加大威宁、赫章帮扶力度,推动帮扶项目落地产生经济社会效益。

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2018年3月30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