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17

番禺区民政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30 03:57:14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7年是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一年,是“十三五”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为民行政理念,扎实推进各项民政工作,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创新,推动我区新一轮民政事业发展。

一、2017年民政工作主要情况

(一)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我区按照上级部署,将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900元/人/月,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至2512元。目前我区在册低保户共942户1603人,累计发放低保及分类救济金1314万元,发放五保供养金491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3334万救助60654人次,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面开展对低保、低收入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核对的效率和精确率有了进一步提高。继续借助商业保险手段,由区财政出资20万元,为困难群众购买意外伤害和住院治疗保险,提升了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和抵抗风险的能力。精心组织扶贫济困日各项活动,共落实“羊城慈善为民”项目17个,筹到善款2065万元,扶贫济困日活动筹到善款540万元,完成2017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工作任务。

(二)养老服务改革加快推进。大力推进老年助餐配餐服务,我区“大配餐”工作实现镇街全覆盖,全区共设置配餐点40个,每天就餐长者1600多人。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养老O2O”服务模式,选取东环街甘棠村、南村镇坑头村和雅居乐社区等为试点,与为老服务公司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紧密合作,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定期义诊、预约挂号等“健康e管家”24小时全天候服务。由区福彩金安排15万元,为全区660名失智老人免费配发了智能手环。按照《番禺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在各镇街设立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落实养老护理员,并注重加强了对全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落实高龄老人长寿保健金发放工作,累计发放长寿保健金3440万元,60多万人次受惠。

(三)适度普惠型福利建设深层次发展。作为2017年度广州市政府督办项目及区委、区政府重点督办事项的国家级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和省级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工作,经过3年的积极探索,我区成功开拓出受到国家民政部肯定的未保普惠工作“番禺模式”。对全区1177名困境未成年人进行动态管理,发放困境未成年人补助款23万元。建立应急平台及时发现个案,改变以往被动发现、被动处置的状况。制定六项保障制度,救助水准更高更细更精。搭建四级架构,派遣专干,加强人力保障,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建模拟家庭,设未保中心,专业场所提供更周到服务。引入社工力量,提供专业帮扶,改变以往仅由政府提供单一服务的管理模式。未保普惠试点工作的开展,改变了过去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救助标准不统一的局面,把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碎片化的救助方式及政策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横向到面、纵向到边的全面型未保普惠工作新格局。

(四)基层社区治理不断深化。2017年6月顺利完成我区177个行政村和95个社区换届选举任务,基层民主参选率达98.3%。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1.0%,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达91.2%;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均达到100%。社区居委会直选率达89.5%, 16个社区完成非户籍委员选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规范和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目前,我区共有80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覆盖率45%,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深化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去年我区信息采集数据共16.9万条,政策宣传137项,服务代办5487项,问题上报73.2万条。深入开展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稳步推进“三社联动”试点建设,选取市桥街东丽社区等5个社区为试点,重点建设仁人来俱乐部、社区和事佬等项目,打造我区社区服务品牌。选取市桥街先锋社区为城市社区试点,东环街甘棠村为农村社区试点,开展社区服务综合体试点建设,致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就在家门口”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社会组织发展健康有序,至2017年底,全区在册登记社会组织共772家,其中,社会团体227家,民非单位545家。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全年新建党支部3个,社会组织工会小组5个。做好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继续推进社会组织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作,扎实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认真做好社会组织年度报告工作,积极发挥区社联会枢纽作用,推动我区社会组织健康持续发展。

(五)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更加到位。继续组织开展一系列注重实效、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营造良好的双拥氛围。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发放退役士兵一次性自主就业补助金3001万元,发放抚恤补助经费3151万元。继续做好特殊退役人员的身份认定,积极推进就业帮扶。目前,办理失业登记的参战复退就业困难人员704名,跟踪服务率100%,成功上岗的有621人。根据广州市的文件精神,会同信访局制定《番禺区加强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并在全区成立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复退军人服务组织,按要求逐步落实“五有标准”。

(五)民政专项事务规范管理。依法依规做好地名管理工作,高标准完成地名补查工作任务。周密部署,基本完成“有路无名”道路命名历史遗留问题清理整治工作。继续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区救助站共为2491人次求助人员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救助,其中未成年人96人次;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加大救助寻亲工作力度,共为82名受助人员寻回家属。积极争取上级和区政府支持,将区救助站旁原公安部门戒毒基地改造成救助安置中心。该中心于9月份试运营,共接回安置人员53人,其中3人被家属接回,目前在中心安置50人。不断强化殡葬管理,精心组织好清明期间群众大规模集体拜祭接待保障工作,确保了整个拜祭活动安全、有序。

(六)事业发展保障坚实有力。高度重视市区委巡察组对我局的巡察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整改任务,真正做到对问题不遮掩、不回避,敢亮丑、敢担当。改设区民政局党组,选举成立局直属机关党委和纪委。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三重一大”议事机制和一把手权责清单,强化党组责任意识和纪委执纪意识,规范党组领导班子权力运行。积极推进基层正风反腐工作,扎紧党风廉政制度笼子,及时堵塞制度和管理漏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谈话提醒工作力度,多形式开展党员纪律教育。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加强民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群众需求多元增长、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等方面的挑战,我区民政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或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与市民期盼和上级要求还有差距,服务品质和精细化水平还不够高;民政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城乡公共服务发展还不均衡;民政干部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基层一线工作力量不足,工作能力、业务素养、服务质量仍需提升。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统筹考虑、认真解决,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发展。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推动我区新一轮民政事业的创新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保障基本民生。继续做好低保、低收入、五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规范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提升民生保障的精确实施水平。抓好减灾防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提高民政部门和城乡社区应对突发灾害的快速反应和救助能力。深入开展各项慈善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扶贫济困、救孤助残、互助互济的慈善氛围。

(二)不断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根据《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要求,加快完善“3+X”创新机制,重点加快区、镇街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现有星光老年之家、日间托老机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农村老年人服务站点等为老服务资源,完善基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大配餐”服务。按照“五查五改、对标达标”内容,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

(三)不断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扩大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覆盖率。加强社会组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组织信息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联合监管机制,实现信息化监管。积极发挥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的作用,重点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性慈善类、科技类和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并着力打造一批示范型的品牌社会组织,为全区社会组织树立标杆。

(四)不断深化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和理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推动和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建设,推动优势主导“三社联动”工作,强化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构建多元参与、协同善治的基层治理格局。推进专业社工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促进城乡治理一体化发展。落实好社区专职人员的福利待遇。不断完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有条件的家庭服务中心打造以社区建设、融合为主的品牌特色服务,积极构建番禺“一家综一品牌”的社工特色服务格局。

(五)进一步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优待抚恤政策,稳步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不断拓展优抚对象有待优惠范围,想方设法帮助优抚对象解决生活、治病和住房等方面的困难,确保优抚对象的生活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继续推进参战复退人员就业困难帮扶工作,按政策做好军休干部和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高标准落实好各项双拥工作,紧密配合国防和军队改革进程,探索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创新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强双拥品牌建设,努力提高我区双拥工作的质量和层次。按政策做好涉军信访维稳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六)不断规范专项事务管理。继续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管理工作,借鉴杭州救助站先进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救助管理各项工作,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继续完善区救助安置中心建设,建立完善相关工作职责和内部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好流浪乞讨滞留人员合法权益。继续做好道路(街巷)命名历史遗留问题清理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履行界线管护职责,巩固平安边界创建成果。规范婚姻登记处及登记员的管理,提高婚姻登记的服务水平。不断强化殡葬管理,认真做好死亡人员遗体去向登记和核查工作,确保火化率继续保持100%。继续落实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政策,进一步规范殡葬服务单位管理。精心组织好清明期间群众大规模集体拜祭接待保障工作,确保拜祭活动安全有序。

(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进一步巩固巡察整改成果,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把落实“两个责任”贯穿到民政事业各个领域,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批示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强化巡检、暗访、审计、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番禺区民政局

2018年3月30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