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19

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来源: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0-03-26 09:33:16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9年,番禺区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人社局的各项部署,扎实推动人社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助推幸福美丽番禺建设。

  一、2019年主要工作

  (一)加强党建引领,致力于激发队伍干事创业活力。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见,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刀刃向内推进自我革命,督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负责守责尽责、忠诚干净担当。二是握牢意识形态主动权,强化理论武装。通过专题研讨、邀请专家授课、应用“学习强国”平台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三是加强巡察整改落实,促进干部内省自律。推进巡察整改工作,30个问题已整改完成28个,基本完成或正在整改2个。严肃对相关问题追责问责,党纪警告处分2人,诫勉谈话1人,谈话提醒19人次。

  (二)加强引才留才育才创新工作,致力于打造人才高地。一是释放人才政策红利,汇成引才强大聚集力。进一步优化“1+4”产业人才政策的准入条件,面向大湾区深入发动宣传,鼓励港澳人才申报。共收到3630多个单位和个人申报,申报量连续三年增长。审核发放各项人才补贴,奖助金额达4000万元。二是创新人才服务品牌,用优质高效服务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入户提速增效,申报材料精简最大幅度26%,审核提速50%。办理人才入户超过6000人,同比增长150%;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白金卡559张、金卡近8200多张,持卡人凭卡可享受14项服务待遇。在园区设立20个“人才服务工作站”,为4100多家企业,10.1万名各类人才提供“点对点”服务。三是创新搭建平台,催生创新创业新力量。全新发布“岭才计划”,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吸附力。已吸引600多人次参与培育活动,为企业培育急需紧缺人才300多人。全年招收13名博士后进站培养,当前在站人数达36人,达历史最高。

  (三)加强充分就业服务,致力于保障就业最大民生。全年审核省市区各级就业补助资金12387.62万元,惠及25.96万人次。组织举办各类公益性招聘会119场,新增就业人数2.62万人,共培训各类技能人才4.5万人次。一是大力开展稳就业工作。提前完成市下达的受影响企业和职工认定任务,全年共审核通过认定1045家,审核通过认定2787人。对大学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和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培训共9857人。二是大力促进“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发展。举办2019年番禺区校企合作洽谈会,引导校企双方纵深合作。全区范围至今累计促成“战略合作伙伴”的校企数量3对,促成校企实习基地2个。三是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已建成1个市级和2个区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建成1个市级和5个区级粤菜大师工作室,推选3名首席技师进入广州技师人才库。四是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累计帮扶毕节市、黔南州等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至我区就业共168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帮扶五华县湖中村贫困户实现有医保、有教育补贴、有就业培训等“8个全有”。

  (四)加强劳动监察仲裁,致力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排解劳资非和谐因素。全年日常巡查用人单位16173户次,涉及劳动者51.7828万人次,处理劳资纠纷1353件。处理信访转办案件2371件、突发事件警情226件;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发出整改通知书9份,上报扫黑除恶线索12条;立案查处案件110件,处罚用人单位15户,罚金共22.43万元,移送公安立案查处12件,发布用人单位违法行为12件,向国家信用平台推送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企业8家。二是简化优化仲裁办案程序,提升争议调解仲裁效率。今年我区共发生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共11262件,涉及劳动者40809人;其中案前调解案件7131件,涉及劳动者34594人;仲裁立案4131件,涉及劳动者6215人,涉案金额约16.12亿元;目前已结案4013件,结案率为93%,调解率为80.81%,终局裁决率为52.28%。三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及时化解信访矛盾。全年接待来访群众2342批/4537人;处理民生热线5640件,来信269件,接听来电10607件。严格审批特殊工时和劳务派遣。截至12月底,审批通过申报特殊工时企业189户,受理劳务派遣经营许可企业申请93户。全年未发生越级到省到京上访事件。

  (五)加强普惠共享举措,致力于完善社会保障兜底。一是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截至12月底,全区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总参保285.75万人次。参加城乡养老保险(含农转居)16.52万人。被征地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全面推进,2019年我区涉及的被征地保障人数6115人,预存资金约12252.42万元。二是社保待遇依法落实。12月底,共有99.03万人次享受养老保险待遇,5.83万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0.61万人次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51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7.69万城乡退休人员待遇发放及时。三是降费减负助力供给侧改革。截至12月底,我区共3470家企业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补贴,486家企业申请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稳岗补贴预计发放金额2.28亿元、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预计发放金额2亿元。四是持续优化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运用“互联网+退管”,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广泛开展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文娱体育活动和老年大学,惠及13666人次,让退休人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存在问题

  一是技能培训专业教师不足,区高技能人才定点实训基地未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市区两级补贴资金严重缺口,影响补贴政策宣传和兑现。二是社保业务全面下移镇街后,镇街经办人员的能力素质尚未能完全适应业务模式变化的要求。三是建筑工地劳资纠纷仍是“老大难”,仍是当前劳资纠纷多发行业。四是融入大湾区面向港澳来穗就业人群的服务能力仍有不足。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推进人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激发队伍干事创业活力。健全和完善我区事业单位和编外人员管理制度。开展全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和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培训。跟进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后相关工资待遇落实。做好巡视巡察中工资福利相关项目整改落实工作。

  (二)加强招才引智工作,大力助推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推进引进人才入户提速增效,深入开展“保姆式”人才服务。进一步优化“1+4”人才政策,加大聚才引才力度。深入实施“岭才计划”,共建共治共享大学城“智核”,引领大湾区人才高地。

  (三)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着力保障百姓就业最大民生。继续推进“贴心称心”就业服务社区村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市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南粤家政”羊城行动、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十大技能提升工程。2020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技能培训1.65万人次。

  (四)坚决打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攻坚战,为维稳工作做出人社领域的贡献。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致力根治欠薪问题。做好迎接国家、省、市对我区2019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升仲裁工作效能,确保全年案件调解率达到60%以上,全年结案率达到90%以上。

  (五)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兜底网,发挥社保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的作用。贯彻落实各项社保政策,发放援企稳岗补贴,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加大力度推进征地预存款分配工作。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省集中式社会保险系统在我区平稳上线,保证业务正常开展。推进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零距离、送温暖”服务,提高其获得感、幸福感。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