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作全局,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推动新时代番禺区城市管理工作出新出彩。主要情况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巩固拆违压倒性态势。“一把手”亲自挂帅,何汝诚书记、陈德俊区长对拆违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大问题亲自督办,谭斌副区长专项督导;“一盘棋”统筹推进,成立了区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治理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紧扣年度500万平方米拆违目标任务,将重任落到区党政班子成员和镇街主要领导,每位区领导直接联系镇街,镇街领导定点挂钩村居,挂图作战,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一把尺”严格标准,坚持规划引领、标本兼治,结合九项重点工作,突出典型违建强拆、偷建抢建快拆、人居环境清拆、中央巡视反馈违建硬拆、新
增违建坚决拆,推进无人机图斑核查处理录入。“一股劲”攻坚到底,以拆违战役为突破口,“亮剑行动”发力,“百日攻坚”告捷,消化历史存量,坚决遏制新增,奏响拆违主旋律,进一步巩固查控违法建设压倒性态势。2019年拆除违法建设520.75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104.15%。
(二)营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加大主次干道保洁力度,理顺主干道管理架构,增加环卫设施设备,提高环境卫生保洁标准,提升管理水平。统筹全区力量,落实经费和人员保障,全面推进城中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农村“四边”清理整治、“清扫垃圾,清洁乡村”等各类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创建星级卫生村,以奖代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2019年全区各级开展各类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共出动29.5万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10.6万处,清理垃圾4.7万吨,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以大龙街为试点,成功创建2019年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示范街。每个镇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至少1条不少于500米的主干道,创建区级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样板路。落实道路扬尘污染控制措施,协助开展乡村振兴,全力保障番禺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提升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落实4条主干水道(市桥水道、沙湾水道、大石水道、三枝香水道)日常保洁,开展清漂专项行动,以50条黑臭河涌为重点开展全区河涌巡查整治,巡查督办问题7331宗次,全区河涌保洁及清漂行动共出动249927人次,76892船次,清理漂浮物19187吨。
(三)推进落实“厕所革命”。根据我区“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全区新建改建各类公厕253座。已累计投入资金约1.05亿元,已经完成新建改建各类公厕261座,超额完成三年任务的103%。其中:1.环卫公厕:任务为新建43座,改建65座,现已完成新建47座,改建69座,完成率107%;2.乡村公厕、医院公厕和加油站公厕的单项任务分别是改建72座、29座和4座,现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3.旅游公厕:任务为新建23座改建17座,现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
(四)火烧岗垃圾场安全运营。扎实推进场内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完善渗滤液的收集、导排和处理系统,渗滤液每日达标处理600余吨,明年提升到800吨以上。提升堆体稳定性,降低安全隐患,完善填埋气收集,强化了对污水和臭气的控制能力。今年火烧岗填埋场已转为番禺区应急填埋场使用,2019年番禺区生活垃圾总量84.57万吨,调运处理77.73万吨,火烧岗处理6.84万吨。
(五)全区推进垃圾分类。16个镇街全面推进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全区528个小区完成撤桶任务。60个样板小区、7条示范村和1个示范农贸市场已对标创建,所有样板小区初步形成了“定时定点”投放模式。近1900家机关事业单位、区属国有企业、大型餐饮企业、酒店、农贸市场等行业覆盖推行强制分类。现已建成24个站点规模达500吨/日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配备38台餐厨垃圾收运车辆。组建区-镇街两级共17个、120余人的生活垃圾分类检查督导组,对各镇街、村居、小区的资料台账和硬件设施进行交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施精准执法,重点查处混收、混运、混投行为,今年1-12月共开展执法检查1720次,罚款金额92897元,并通过番禺日报和电视台曝光了受到执法查处的10个小区物业和4个强制单位。
(六)创建容貌示范社区。根据《广州市容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区委何汝诚书记主持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我区创建工作,区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提前谋划,扎实推进,选取了沙湾镇紫坭社区、市桥街石街社区、桥南街福景社区、桥南街番奥社区、大石街富庭社区、大龙街东怡社区共6个社区参加容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由区领导挂点一对一帮扶创建社区,将老旧社区微改造、电力线路整治、老旧社区加装电梯、河涌污染改造等工作纳入创建中,整合资源,齐力共创。紧盯创建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居民满意为标准,以治理环境卫生、整顿容貌秩序的日常工作为切入点,有力推进创建工作。2019年,六个社区共投入资金4187万元,开展宣传发动100次,派发宣传资料10178份,组织督导检查132次,开展整治行动71次,对84个项目进行了改造提升,惠及群众42065人,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七)提升园林绿化质量和景观水平。一是圆满完成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环境布置任务。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热烈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国庆期间统筹全区各相关单位打造花带、立体花坛、花球、花境等多种精品景观,在道路沿线及重要节点种植时花7.4万平方米,布置立体花坛5座,花境29个,花球40个,时花艺术字10组,垂直绿化1.3万平方米,在市桥街、桥南街、钟村街等镇街摆放花箱1006组,在市桥街、桥南街、南站东西出发平台等处挂花3916组;同时,通过增设水管,采用滴灌技术和水肥控制,加强促花控花技术管理,保障了高架桥、天桥簕杜鹃国庆期间热情盛放的开花效果。二是在主干道和重点区域常年保持时花约1.4万平方米,并开展主题花景建设,种植开花乔木5200多株;在市桥街仲元中学南侧试点建设“口袋公园”,总面积约1300㎡;建设金山大道两侧林带12公里,面积18.9万平方米;完成华工国际校区周边、南站北路河涌、汉溪大道等道路和节点的绿化微改造,总面积约6.1万㎡,进一步优化道路绿化景观。三是接管南站核心区绿化管养,加强全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对我局直管道路实行严格分级管理,落实局机关、区级巡查队、监理(养护)单位的“三级巡查”制度,全年共巡查发现全区各类问题9500多宗,全部整改完成,并组织养护工作会议讲评总结,有效提升了主干道和各镇街绿化养护规范化精细化品质化管理水平。四是积极参加第25届和第26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布展工作;组织队伍参加2019年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插花艺术比赛,团体作品《山水灵动 印象番禺》、个人作品《复苏》分别荣获(业余组)比赛团体组银奖、个人组铜奖;组织两次义务植树活动,种下各类开花树1700多株,添绿5万多平方米。五是推进大石街礼村等9条村的乡村绿化美化;配合开展大岭村乡村振兴典范建设,协助开展大山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六是组建番禺区园林绿化小额建设工程企业库,填补了我区园林绿化小额建设工程项目企业库的短板。此外,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做好极端天气应急抢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切实加强林业管理。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工程林业行政审批和林业行政许可审批,开展森林防火通道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加强对破坏森林资源、破坏公共绿化及擅自修剪绿化树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今年共开展执法检查180次,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共制止查处占用和破坏公共绿地违法行为350宗。开展省审计组反馈的74宗违法使用林地图斑核查处理整改工作,已完成整改63宗。紧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调查处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7宗。完成广州市下达我区5公里绿道建设任务,做好野生动物和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组织沙湾、化龙、南村、石楼、石碁5镇开展森林小镇规划编制和申报验收等工作,12月21日,沙湾、南村、化龙三镇被评定为广东省森林小镇。
(九)着力提高公园管理水平。完成区内16个公园分类分级等级认定初步结果集中整改及10个公园60场生态科普宣传活动。加强大夫山森林公园、儿童公园的日常管理,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游园环境。大夫山森林公园景区全年接待游客约460万人次,儿童公园接待游客约23万人次。
(十)顺利推进路灯各项重点工程。完成汉溪大道、番禺大道、亚运大道等3条主干道的路灯光源节能更新改造,更换路灯5367盏。提升市桥大桥景观照明,更换洗墙灯864套,投光灯168套。对反复投诉路段路灯开展整治,完成了桥南街福德西路等5个路段路灯整治工作,拆除路灯106支、新增路灯581盏、更换路灯灯具115盏、敷设电缆约8850米、新增路灯控制箱5套。解决大学城园区内部分道路和交通节点存在光照度不足的问题,完成南站南路、南站北路路灯增亮工程。筹办广州国际灯光节番禺分会场活动。加强路灯管养的监督管理工作,有效保证主干道亮灯率。
(十一)加快燃气发展步伐。落实广州市管道燃气“三年提升计划”,1-12月,全区管道燃气使用量37412万立方米;新增覆盖居民用户66211户,完成率113.17%;非居民用户621户,完成率140.18%。。落实燃气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城中村管道燃气发展,完善瓶装液化气供应站点设置。严格燃气执法,2019年以来共核查燃气隐患26988宗次,共核查燃气隐患30177宗次,查扣违规气瓶4805个,打击209个燃气经营黑点,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581份,立案查处燃气违法类案件38宗,罚款金额88万余元。
(十二)规范工地和建筑废弃物管理执法。开展建筑废弃物统一整治行动,监管工地夜间排放建筑废弃物施工作业,打击非法倾倒和招倒建筑废弃物、夜间超时施工行为,继续利用视频监控查处泥头车违法运输,推进余泥渣土执法巡查信息化,联合区住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镇街职能部门开展在建工程联合执法专项行动12次,有力打击夜间施工等违法行为。共立案查处工地类案件317宗,罚款479.4万元;立案查处建筑废弃物运输排放类案件696宗,行政处罚528宗,罚款170万余元,余泥渣土巡查执法工作5次在全市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每月通报排名中列第一位。
(十三)综合整治铁路沿线环境。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区部署要求推进工作落实,2019年下发两批次任务:第一批次30宗任务已开展三次开展全区整治统一行动,其中7月26日对铁路线路旁的彩钢瓦房隐患点阿潘农庄进行整体拆除,拆除面积4000多平方米。多家媒体到达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第二批次任务45处,43宗已整改完毕,2宗正在按计划推进,确保在2020年春运前抓出成效。
(十四)扎实开展市容执法。坚持问题导向、多头并举,开展市容“六乱”整治,提升市容环境管治水平。1-12月份,全区共查处市容类(“六乱”)违法行为140535宗,依法作出行政处罚1670宗,罚款金额478935元。积极配合属地街道办、相关职能部门及村(居)委劝阻、制止田间地头的露天焚烧违法行为198宗。逐步推进水域市容执法,查处河长办交办案件38宗,立案10宗,罚款462700元。坚持减存量、控新增开展违法户外广告和招牌整治,共清拆户外广告招牌1186块,面积32556.7平方米。
(十五)建设法治城管。扎实推进省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召开专题会议十余次,深查细找存在问题,反复推敲整改措施,及时高效报送推进情况。全面推进“律师驻队”工作,16个镇街的驻队律师全部上岗,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精简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为群众、企业办事创造便利条件。坚持严守案件程序、把好证据质量关,依法、稳步推进大石街礼村“WE公馆”、市桥街大北路63、65、钟村街富山自由度等一批领导关注、规模大、影响面广、案情复杂的执法案件,切实做好综治维稳各项工作。开展队伍形象督察和执法效能督察,检查办公秩序258次,队容风纪1923人次,执法队员在岗执勤情况232次;举办17期业务培训,参训人数超过1000人次,有效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依法依规、严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设平安番禺,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部署,履行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义务和工作职责、业务指导、出租屋日常巡查安全隐患“引导整改、清单告知、查处反馈”闭环管理工作机制,配合做好禁毒工作。
(十六)加强基层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城市管理工作,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问题检视和整改落实。将原12个党支部调整为7个党支部,选优配强党支部带头人,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党建“十个一”主题活动方案,组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学习,认真做好时政热点宣传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机构改革决策部署,推进职务和职级并行,对14个镇街执法队共29名执法干部实施交流轮岗,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存在问题
一是拆除违法建设任务仍然艰巨。规划先行引领拆违有待政策支持,区整村改造、工业区改造等连片改造项目较少,疏导渠道不够畅通,年度任务只能靠一宗一宗、一砖一瓦的执法硬拆来完成,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各镇街市容环境卫生保洁、垃圾分类、绿化管养、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各项工作力度不一,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三是党的建设、干部队伍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三、下一步工作
(一)根据《番禺区违法建设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部署,坚持拆违与八项重点工作相结合,以“拆”促控,开展“亮剑”行动,推进百日攻坚,抓好村居人居环境“三清拆”和“散乱污”场所、河涌两岸、主干道两侧、高快速路沿线、铁路沿线、卫片图斑等违法建(构)筑物整治,分类别、分战役、分战线统筹推进,坚决完成拆违任务。
(二)编制全区环卫整体规划,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继续开展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示范街镇和星级卫生村创建活动,分期启动智慧环卫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火烧岗垃圾场的运营管理,进一步降低渗滤液产生量,强化应急填埋管理。
(三)巩固推进整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突出党建统领,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分类投放、运输、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垃圾分类执法力度,开展全覆盖检查督导,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四)抓好主干道路、景观林带绿化精细化品质化养护管理工作,加强对镇街绿化建设和管养工作的指导,建设城市主题花景、乡村绿化美化、立体绿化,全面提升我区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完成广州市第27届园林博览会番禺展园建设工作,指导石楼镇大岭村建设乡村振兴典范林相改造项目,做好林业植物检疫和有害生物防治,有效保护湿地生态。
(五)对省审计反馈意见涉及的违法使用林地图斑进行核查处理整改回头看,整改2020年下发的森林督查图斑。严厉打击破坏破坏林地资源等违法行为,完成5公里绿道新增里程任务,推进森林小镇创建工作。
(六)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创建容貌示范社区,推进管道燃气发展建设,加快区内城中村、旧楼等居民用户、餐饮场所等工商用户加装管道燃气,进一步规范井盖设施维护管理。继续实施路灯增亮工程,改造一批老旧路灯;提高大夫山、儿童公园服务质量,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
(七)督导镇街开展市容“六乱”整治,加强户外广告管理执法,严厉打击夜间超时施工、扬尘污染、余泥撒漏等违法行为。妥善处理信访投诉,着力解决舆论普遍关注、群众反映热烈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进一步做好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
(八)扎实推进健康促进机关建设各项工作,在全局进一步树立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有效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城市管理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执行保密管理规定,落实出租屋和来穗人员管理相关要求,配合做好禁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