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番禺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及“六稳”“六保”工作,有序推进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发展。2020年,全区接待游客3043.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8.27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60.4%和55.1%。石楼镇大岭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一、党建引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局党组书记带学、讲党课共26次,局领导班子带学44次。顺利召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题民主生活会,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加强组织队伍建设。选举产生了局机关委员会和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完成4个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名。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落细落到位。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局机关党委领导约谈提醒各级领导干部约34人次,开展集体约谈1次,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谈心谈话50人次。
二、全面动员打好防疫阻击战。一是加强疫情防控组织领导。我局作为文化旅游组牵头单位,先后拟定多份关于旅客接待、旅业管理、临时安置点、定点接待酒店、复工复业等方面的方案、指引,有力指导了全区文旅体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二是突出抓好文旅体企业、场所防控。扎实指导我区公共文化体育场所、文旅企业、网吧等文旅体企业防控工作,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约809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2445余家,对全区83家酒店进行了暗访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三是做好隔离酒店人员管控工作。截至12月31日,全区22间隔离酒店累计接收旅客人48540人。积极协调解决住客和隔离酒店之间的矛盾,截至12月底,共处理隔离酒店投诉421多宗。
三、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稳步复苏。一是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印发《番禺区全域旅游工作推进方案(2020年-2021年6月)》,落实全域旅游各项工作。二是办好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举办网络“四九墟”、番禺紫薇文化旅游节、第34届全国荷花展、“广州欢迎您”——全域花开 番禺区文旅复苏助力百业复兴系列活动、番禺水色旅游文化节、“沙湾鱼灯”文化节等文旅活动。三是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广州长隆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累计投资42272万元。协助长隆“粤文化”文旅城项目纳入2020年市重点建设项目。四是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印发《番禺区莲花山旅游区申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推动莲花山旅游区申创国家5A级景区。制定《番禺区旅游民宿开办指引(试行)》,推动番禺区民宿行业发展。五是推动文旅体产业项目落地,加快推进恒大文商体项目建设,以“南站足球场项目”名称列入2020年番禺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0年投资达70亿元;恒大淘宝足球训练基地的体育场馆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木生缘体育项目建设;紫泥堂园区申报2020年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进入专家组审核名单。
四、多措并举有序推进文体旅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制定文旅体行业复工复业指引(试行)和工作方案,重点推动规上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复工复产。二是落实好惠企政策,帮助长隆集团获批市级补贴2000万元;帮助4家产业园区、9家优秀文旅企业获得上级扶持经费436万余元;加快落实《番禺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管理办法》奖励措施,向企业发放奖励资金1025.5万元;帮助57家文旅企业成功贷款;指导我区27家旅行社向市文旅局成功退还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642.8万元。三是精准营销促进旅游消费,与携程合作,利用在线旅行社(OTA)大流量大数据和番禺优质旅游产品优势,强强联合,网络发放门票补贴消费券,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助推行业复苏和振兴。四是创新方式全方位宣传推介和节庆网络直播,提高景区和活动热度,为景区营销推广强势助力,其中,荷花展中“七蒂莲”相关话题三次登上微博热搜,24小时阅读量均超1亿。投入148万元在广州南站到达厅8个电子显示大屏全年轮播番禺各旅游景区宣传资讯。成功创作全域旅游宣传推介歌曲《为荷而来》《爬金山》,充分展现我区全域旅游的建设成果。
五、稳步推进文化体育民生事业。一是加快推进各项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全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区图书馆新馆主体已封顶,已建成图书馆总分馆39间、文化馆总分馆21间。加快推进番禺工人文化宫建设。二是有序恢复各项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区内文博图场馆及时调整各项防控措施,适应常态化防控,两大公共体育场馆全年惠民开放11459小时,惠民47.4万人次。三是适度举办文化体育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成功举办2020TGA腾讯电竞运动会分站赛、广东省第25届国际标准舞锦标赛、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标准舞全国公开赛等高端赛事、纪念孔子诞辰2571周年等文体活动。四是大力组织主旋律文艺创作,组织开展抗疫主题文艺创作活动,收到原创主题文艺作品221件,录制“同舟共济 文艺战‘疫’”——番禺区2020年原创文艺作品专场晚会;精心创作《赛龙夺锦》《筑福》《你的笑眼》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共获得72个相关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3个。五是大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020年推动55个文物保护项目,14处文物成功申报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3个项目获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荣誉,4个项目入围2020年广东省文物活化利用典型案例评选,全区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广州市前列。
六、加强文旅行业的审批和执法监管工作。我局全年共受理办结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经营项目审批申请业务253宗。我局执法科全年接收投诉量共2958余宗,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1676人次,共检查各类企业2856余家次,查处出版物案件8宗,查处非演出场所案件1宗。收缴非法出版物50000余册,清除涉嫌色情低俗类有害信息400万余条,召开旅游现场协调会14次,组织“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行动,有效地维护了全区文化场所疫情防控秩序。
七、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严密组织做好节假日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包括组织安全生产讲座培训和开展安全生产演练,成功举办了2020年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行业从业人员消防演练暨救援技能大赛,强化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和抢险能力,提高了员工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和协同处置能力,将各类隐患事故降为零。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查。包括加强经营性文化旅游体育场所、区内不可移动文物、大型文化旅游体育活动等的安全生产巡查力度。四是积极推动覆盖全区的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结合前期试点建设经验,印发了《番禺区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实施方案》,落实资金保障,稳步推进实施。
八、2021年的工作计划
(一)以党建引领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是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以及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按照年度计划开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探索推进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党建工作。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督促落实各项工作规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四是继续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推进打造余荫山房“家风家训”廉政教育基地。
(二)继续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工程。一是继续推进番禺区图书馆新馆、番禺工人文化宫、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二是继续落实健身路径更换、社区足球场建等体育民生实事。三是继续推进非大型体育设施更换计划,加快英东体育馆设施安全隐患维修改造,丰富亚运体育馆体育服务项目。
(三)继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一是继续加强对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监管工作力度,继续开展“文化服务进基层”活动。二是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筹办第十二届星海艺术节,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组织开展广佛同城和对口帮扶地区文化交流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实践等项活动。三是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组织区内文艺创作骨干,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精品力作。
(四)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一是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发挥区旅委会统筹协调作用,高位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二是谋划和建设一批精品旅游重大项目。进一步做强长隆国际品牌,谋划打造长隆“粤文化”高端文商旅项目,推进长隆旅游度假区新建、改建项目建设。推动莲花山旅游区申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加快景区提档升级。三是加强全域旅游宣传。以节庆为载体,继续办好莲花旅游节、紫薇文化旅游节、民俗文化节、水色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加强线上线下全域旅游宣传力度,擦亮我区“岭南古邑,粤韵番禺”品牌。
(五)继续做好文旅产业复工复产和行业监管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隔离酒店的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二是依托区内8家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点带面,打造番禺区文化产业新格局,推动文化产业片区发展。三是狠抓安全生产,及时转发上级部门有关通知,做好区内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
(六)加大体育强区推进力度。一是全力备战2021年市运会。认真梳理体育后备人才库,扎实做好备战参赛保障。二是完善群众体育活动体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形式和组织模式改革创新,大力支持民间组织办赛,推动群众体育活动深入社区乡村广泛开展。三是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七)继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加强继续推进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的管理,重点倾斜革命文物,完成全年文保专项资金的使用目标,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番禺名人、民俗、文化活动品牌。
(八)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事项、压时限,优化办事流程,提供服务有效集成、办事便捷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随时办”,进一步完善审批事项的场景导办,继续加大电子证照的应用,实现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我区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