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20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和2021年度工作计划

来源: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 发布时间:2021-03-19 15:38:58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20年,我局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环境监督管理,环保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环境质量稳中向好。1-12月,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9天,优良率92.6%;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39,同比下降12.9%,环境空气质量全市排名第4,同比持平;主要污染物指标PM2.5、PM10、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3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下降17.9%、16.0%、8.6%,首次实现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面达标。水环境方面,沙湾水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100%达标;墩头基、莲花山、大龙涌口3个国考断面水质分别为Ⅲ类、Ⅲ类、Ⅱ类,均达到考核要求。沙湾水厂、长洲2个省控断面水质分别为Ⅱ类和Ⅳ类,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50条黑臭河涌中,列入国家监管平台的39条已达到长制久清标准,其余11条保持不黑不臭。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站位,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印发责任清单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积极参与抗击疫情、支持复工复产,50多名党员参与了党员突击队,所有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深入企业开展污染防治,对口帮扶华拔村贫困户实现100%脱贫。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组织执行力专项行动,排查整治部门和个人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45个。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积极推广海珠区专职环保员队伍管理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并完善机制,标准化管理,组织开展各类环保业务培训14次。

  (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印发实施《番禺区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度作战方案》《番禺区2020年全面推进臭氧和二氧化氮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蓝天保卫战冲刺行动和冬春季强化工作方案》,开展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强化冬春季节大气污染防治,成立五个督导组每周巡检,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分批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VOCs整治,完成76家省重点监管企业整治销号、49家加油站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并联网,完成27家家具行业和18家干洗行业企业VOCs整治任务。落实扬尘污染精细化管理,健全抽查、通报、督办机制,会同住建部门开展联合督导检查,148个房建工地安装视频监控,116个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组织检查工地4878个次,发出整改通知书2617份;督促各镇街投入50台洒水车和9台雾炮车每天洒水喷雾降尘。督促交通部门完成公交车电动化目标,推广应用纯电动巡游出租车244辆;督促交警部门优化道路交通设施,对番禺大道全线分时段、海鸥岛海鸥公路全路段实施货车限行。启动轻度以上污染天气联合控制行动21次。对柴油车实行遥测和现场抽检,道路抽检柴油车3780辆,用车大户抽检柴油车2667辆,遥感监测20万余辆机动车。严查非道路移动机械冒黑烟等违法行为,现场检查3029台次,无人机飞巡检查92台次。

  二是着力打好碧水攻坚战。实施《番禺区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番禺区水功能区达标整治方案》。统筹推进黑臭河涌治理、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水环境治理工作。全面加强重点国考断面和黑臭河涌周边污染源整治,实施《番禺区2020年国考及省考重点断面水环境专项执法行动方案》,检查重点断面周边工业企业453家。加大沙湾水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力度,出航检查吸水口1149个次、船舶209艘次,开展三方联合执法检查18次。

  三是扎实推进净土防御战。推进149个重点行业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信息采集、自审外审、风险纠偏及地块采样工作。加强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现场调查6个污染地块和2个疑似污染地块并核实工程规划许可证派发情况。制定我区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评审流程,加强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质量监督,2020年总计受理评审11宗,评审通过10宗。

  四是深化“散乱污”清理整治。实施《2020年广州市番禺区强化“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计划》,按照“强化排查,发现一家、整治一家”工作思路推进“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共组织开展专项行动774次,全区共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3862家,完成对16个镇街的“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验收。排查整治民宅内从事生产加工场所9450家、生活服务业场所8581家,基本完成民宅内“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

  (三)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

  一是严格医疗废水、医疗废物等监管执法,夯实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加强医疗机构执法检查,防止疫情病毒的二次污染,每天对番禺区医疗机构,特别是收治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或留验人员所在场所的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出动执法人员6462人次、2911车次,检查医疗机构2845家次、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66家次,全区医疗机构共转移2487389.819千克医疗废物到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有限公司处理。加大对医疗机构、城镇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相关断面地表水的监督性监测力度,重点监测疫情的重要指标“粪大肠菌群和余氯”有无异常。实时监控黑臭河涌整治一体化净化设备及19家医疗机构、6家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控数据。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制定《关于疫情期间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推行不见面审批,实施全程网上申报。印发《关于试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适用范围及流程的通告》,对三大类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实施承诺制审批,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予以豁免环评手续办理,审批通过建设项目环评文件827宗,同比增长14%,审批量居全市首位,约占全市27%。实施分类监管,优化执法方式,建立《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利用科技手段对164家清单内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开展遥感监测215次,无人机巡查42次,在线监控网巡12215次,减少现场执法检查182次。完善环境违法容错纠错机制,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督促企业改正轻微环境违法,189宗轻微环境违法案件免于处罚。

  (四)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固体废物监管。审核完成2977家企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1645家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定2020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计划,检查危险废物产废单位、经营单位和重点产废单位22家,检查结果均达标。开展打击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环境违法专项行动,检查企业200家次。

  二是高标准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共核定各类污染源1.4万个,其中工业源数量为全市之首。获评全国普查表现突出集体,《番禺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工作纪实》获生态环境部全国推介。积极拓展普查成果应用,在全市率先开发普查数据应用管理系统。

  三是初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体系。开展番禺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编制形成番禺区“三线一单”阶段性技术成果。编制《番禺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及限排总量控制方案》。梳理总结“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效及亮点,系统谋划番禺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完成《广州番禺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大纲(初稿)》。

  四是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规范优化工作。我区沙湾水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规范优化方案纳入市方案后经省政府审批通过并颁布实施。印发实施《番禺区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规范优化方案批复相关要求的工作方案》《番禺区加强沙湾水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建设开发环境保护工作方案》。编制完成《番禺区沙湾水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防治规划》。

  五是顺利完成国家排污许可证发证登记。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分期分批推进食品制造、医院、金属制造等行业核发国家版排污许可证,从严核定污染物许可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共完成15491家企业(其中发证企业1172家)发证登记,发证登记类企业数量位居全市首位,获评2020年全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表现突出集体。

  (五)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新增16项参数监测能力,按频次要求完成各项常规指令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任务,保障4个水质自动站和7个大气自动站稳定运行并正常发布数据。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检查企业8518家次,开展专项行动226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1宗,罚款621.5万元,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宗,公安部门立案3宗,破案3宗,逮捕3人。受理环境信访案件5736宗次,开展领导接访活动11次。开展自动监控数据网络巡控13.1万家次,处理预警任务7430条。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实施《番禺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沙湾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完成重点单位应急预案备案134家。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一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落实扬尘精细化管理,加大在建工地扬尘管控力度。加强移动源排放监管,严查非道路移动机械冒黑烟、高排放等违法行为。加快推进VOCs“一企一方案”整治,加强重点区域VOCs走航调查监测。强化餐饮业综合治理,严查露天烧烤行为。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各考核断面以及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加强水质监测预警,督促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业污染整治,强化断面周边污染源整治。三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完善番禺区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落实重点行业企业设施拆除备案和监管流程。加强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确保我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四是深化“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进一步压实有关部门、镇街责任,加大整治措施落实力度,统筹推进“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加快推进升级改造企业生活污水入管网,继续强化网格化监管机制和“回头看”复查机制,指导工业企业做好精细化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巩固清理整治成果。

  (二)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一是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环评文件审批告知承诺制,对符合要求的报告表项目进行简化管理。二是加强监测系统建设。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涌水质21个监测点位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三是加强规划引领。统筹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全面完成我区“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开展2020年度环境统计。四是加强水源保护。跟进落实《番禺区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规范优化方案批复相关要求的工作方案》《番禺区加强沙湾水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建设开发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各项任务要求。五是巩固各级环保督察、省委巡视、市委巡察等反馈意见整改成果。六是组织完成广州市对我区2020年环保目标考核工作,统筹开展2021年环保目标任务。七是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回头看”,全面核查已发证登记企业,随查随改,确保“应发尽发”“应登尽登”。

  (三)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健全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机制,加强对各基层环保所和各镇街环保中队执法监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和环境污染犯罪。畅通信访渠道,落实每月一次局领导接访、重点信访案件局领导包案等制度,提高环境信访处理效能和信访案件处理满意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