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21

广州市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2-03-24 11:42:19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21年,番禺区人社局狠抓“两个责任”落实,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筑魂工程、民生工程、人才工程、激励工程、维稳工程、兜底工程等六大工程,推动人社领域就业、人才、人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保障等工作扎实开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1年主要工作

  (一)聚焦筑魂工程,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任务,落实上级交付的各项业务工作,落实为民服务的具体项目,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得分2500分(其中市级以上得分1155分),超额多倍完成上级考核任务,信息稿《我省村集体征地社保费分配到位难影响征地拆迁问题亟待重视解决》等得到省委、市委领导批示肯定。二是扛起管党治党责任。局制定责任清单,把管党治党责任压实到局党组和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成员肩上,延伸到支部和科室负责人头上,形成一级抓一级、全链条、闭环式责任体系,落实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安全生产、保密工作等责任制,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三是加强党对中心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建引领人社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培养人社精兵见成效助力广东省代表队夺得全国人社练兵比武总决赛二等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和改善民生,努力让群众享受到人社领域更多、更高质量的民生保障服务。

  (二)聚焦“就业”头号民生工程,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关注各类重点群体就业。一是强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覆盖全区275个社区(村),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对重点群体实施“一对一”分级就业帮扶,所有群众能在“十五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内享受优质就业服务。全区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共118场,进场企业6348家,提供岗位18.74万个,吸引求职者进场3.42万人次。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为1998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数2758人,再就业人数1534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76.8%;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4145人。二是加大就业补助资金帮扶力度。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及岗位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疫情期间就业补助等各类就业扶持政策,审核就业补助资金补贴金额为1.79亿元,惠及15.75万人次。三是鼓励支持灵活就业。搭建灵活用工供需对接平台,全区共采集灵活就业岗位信息19189个,灵活就业求职者信息4360条,超额完成任务;我区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44人,脱贫人口转移就业356人,完成情况居全市首位。全区有省级、市级、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共21家,扶持创业11222人,完成情况位居全市第一。四是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新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培训工作,开展寻找粤菜“名品、名店、名厨”活动,培育沙湾北村为市级“粤菜师傅名村”,助力乡村振兴,全年累计发放培训补贴2.98亿元,惠及近1.5万家企业28.3万人次,补贴发放完成情况位列全市第一。“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羊城行动完成情况均位居全市前列。

  (三)聚焦引才育才留才工程,加强创新人才服务,优化政校企合作平台。一是落实产业人才政策。向2020年入选的520多名产业人才发放补贴4300多万元。实施2021年产业人才政策,拟补贴477名入选者或入选单位,补贴金额2700多万元。完成29名白金卡人才子女优先入学安排,同比增长一倍。服务好博士后高端人才,入站博士33人、出站14人。核审申报市各项补贴56项,961万元;审核及发放区级博士后补贴80项,397万元。二是加快引进在职人才。放宽“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引进条件,全年引进学历类、职称类、技能类、紧缺急需类等各类人才12117人。完成职称考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涉及考生2.5万人,向8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发放证书。创新实施岭才计划,全年共发布八期线上课程,累计培育30万人次,反响热烈。三是建设番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产业园。完成对产业园优化改造,吸引12家知名机构入驻。加强宣传运营,开通产业园公众号,开展灵活就业与新业态就业服务联盟成立发布会和创业实践有你有料——“大学生微创业计划”等活动。四是优化政校企平台建设。开展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跟踪服务,组织节能科技园、浩云科技、欢聚集团、海大集团等名企负责人到广东工业大学座谈,建立政校企点对点联系。创新提出雏鹰腾飞定制计划,开展广州大学城“菁英直聘”行动,提供24320个岗位,近4万名学生投简历。举办4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线下直聘专场14场,超1万人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67%,居全市第三。

  (四)聚焦人力资源激励工程,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制度规范管理。一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制定《事业单位改革人事工作指引》,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我区139个涉改事业单位,目前人事工作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涉改人事工作。二是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根据2020年度考核结果,对符合规定晋升的1.7万在职人员工资进行调整和审批,并按规定从1月起补发了增资额。对考核称职以上的机关工作人员5000多人发放了年终一次性奖金。核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落实保护关心爱护疫情防控医务人员政策。三是优化编外人员招聘制度。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编外人员招聘工作指导意见》,着力打造番禺区编外人员“两库一系统”,实现“随报随考试、合格即入库、用人库中选”的编外人员招聘新模式,得到市委刊物《每天快报》刊载宣传。

  (五)聚焦共建共治共享维稳工程,加强依法处置劳资纠纷,积极调解仲裁劳动人事争议。一是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全年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1054人,督促流动人口用工备案2953人,督促社会保险缴费1937人,督促社会保险登记152人。处理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线索3250件,作出劳动保障监察立案48件,所有案件均按时按期办结。获评广州市2020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A级。二是积极调解仲裁劳动人事争议。深入推进在线调解仲裁工作,我区4家调解组织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2021年我区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4286件。2021年我区仲裁结案率为97.70%,调解成功率为87.71%,案件终结率为82.68%。三是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单位创建,稳步推进企业人工成本监测及薪酬调查工作,积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工作,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转办工作,妥善处理一批来信、来访及12345热线,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六)聚焦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加强落实社保政策,提高工伤案件办案质量,深化退休人员社会服务管理。一是加强参保扩面工作。全区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8.43万人、2.14万人、16.4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83.6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91.95万人。二是落实惠民生社保政策。2021年发放失业补助金1.22亿元,惠及36338人。实行援企稳岗失业保险费返还补贴“免申即享”,发放2020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补贴3344.06万元,惠及43917家企业。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留存资金清理工作,分解任务至各镇街,涉及金额2.4亿元。三是提高工伤案件办案质量。全年共受理工伤申请2703宗,作出工伤认定2526宗,有争议案件319宗,认定250宗。建立疫情期间工伤认定快审快办“绿色通道”,温暖贴心服务赢得了群众赞誉。四是加强退休人员关爱帮扶。开展2021年春节、中秋节和日常探访慰问5000余人;开设老年大学“云课堂”,提供7类线上免费课程,累计7万人次收看,其中太极养生课程被“学习强国”客户端收录,供全国有需要的学员学习。

  二、2022年工作计划

  围绕区十四次党代表、区“两会”谋划的精心打造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亲海智城的目标,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番禺新篇章贡献番禺人社力量。

  (一)进一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加强党建引领,为人社系统助力番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生机无限的华南枢纽、岭南水乡、湾区门户、高铁新城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二)进一步全面加强保就业民生。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科学开展各项就业失业监测分析,不断完善“政府+院校+企业”三方联动协同机制,解决企业招用工问题;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全面实施十项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新粤菜师傅培训和产教融合人才培育方式。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和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的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广东技工”培训,确保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三)进一步全面加强人才服务。完善大学城优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重点建设番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园,立足大学城地域优势和人才资源,争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产业服务示范基地。推进粤港澳三地职称互认,吸引更多大湾区人才到番禺就业创业。

  (四)进一步全面加强推动社会保障全覆盖。“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全民参保和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向基层延伸,强化基金安全监管,加大数据稽核力度,注重防范化解经办服务的风险隐患,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

  (五)进一步全面加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探索建立劳资纠纷“最小调处单元”,实现对劳资纠纷苗头隐患早发现、早干预;创建劳资纠纷调处应急管控体系,把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突结合起来,在日常调处工作中扫雷拔钉化解隐患;推动形成劳资纠纷调处工作“综合治理”;推进仲裁办案方式改革,建设数字化仲裁庭,完善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优化办案程序,切实缩短案件办理周期,确保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各项办案指标圆满完成。

  (六)进一步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发挥党支部组织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巩固反“四风”成效,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纪律执行,严格抓好各项制度落实,充分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持续开展基层正风肃纪反腐行动,健全基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