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番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锚定移交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抚恤优待、褒扬激励、服务管理“六大任务”当“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标高追求,持续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速提高服务备战打仗能力,精准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质效,有效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聚力开展矛盾问题攻坚化解,推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思想政治引领全面加强。一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印发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制定读书班计划、问题清单、调查研究工作方案等。迅速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举办2期读书班集中研读、交流研讨,开展党纪警示教育会3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组织全体党员围绕新《条例》学习2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6次。二是落实意识形态、安全保密工作到位。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2024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22次,每季度召开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意识形态专题会议1次,节前开展保密警示教育和安全检查,分析研判形势,查摆风险隐患。三是开展退役军人服务新型帮扶协作。深入推进与蕉岭县、五华县新型帮扶协作工作,帮扶9名五华县退役军人成功就业,消费帮扶农产品13.3万余元,番禺区名智小学与五华县第二小学签订国防教育帮扶协作协议。
(二)安置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接收安置提质增效。全面推行退役军人返乡报到“一站式”服务,以“送上一杯(瓶)水、献上一束花、发放一封宣传手册(慰问信)、照一张合影、宣传一次安置就业政策、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接受一次思想洗礼”的“七个一”标准做好年度退役士兵返乡报到工作。积极推行“阳光安置”政策,圆满完成转业军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实现退役军人、接收单位、部队“三满意”。二是就业创业多点开花。举办“戎归禺山”退役军人线下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问题,依托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服务。充分发挥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优势,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指导培训、项目孵化、政策咨询等服务,助力退役军人成功创业。
三是助力退役士兵顺利转型。采用“线上+线下”“集中辅导+参观见学”“培训+招聘”等多种模式,精心举办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联合区就业训练中心开展9个项目技能培训,落实退役复学学费减免和学历提升政策,助力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三)双拥工作亮点纷呈。一是聚焦拥军支前。健全军地协调和应急应战响应机制,建强拥军支前专业队伍,着眼协调人员、场地、物资等资源,协助部队遂行训练演习、备战执勤等任务。二是聚焦军地需求。落实军地双方互提需求“双清单”制度,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累计赠送慰问品、文体器材价值172 余万元。着力解决好家属随军就业、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三前”(前线、前沿、前哨)“三后”(后路、后代、后院)问题,为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及时将现役军人立功喜报送到家,提升军人及家属的荣誉感;聚焦军人子女教育,解决入托入学问题,严格落实中考加分政策。三是突出军政军民团结。春节、“八一”期间,在《番禺日报》刊登慰问信,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南部战区机关、驻区部队,区、镇(街)联动走访慰问2020年以来获评省、市、区“最美”系列先进典型和现役边海防官兵家庭。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送书法、送法律、送文艺系列进军营”等共建活动。
(四)优待褒扬工作提档升级。一是精准落实优抚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各类抚恤补贴、义务兵优待金等;联合区卫健局组织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免费体检,组织优抚对象参加省市区短期疗养,通过各种途径让优抚对象切实感受到全社会尊崇关爱。二是做实关爱帮扶工作。全面落实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依托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定期走访慰问退役军人,让关怀持续到位。同时积极对接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及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开展“红色微心愿”行动,帮助39名困难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圆梦;协助退役军人申请广东省应急救助资金,并第一时间对遭遇临时困难的退役军人实施救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举行第二批拥军优抚单位授牌仪式,共发布 460 余条优待项目清单。三是加强褒扬激励工作。完成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纪念碑保护级别及保护单位确定工作,推动“二碑一亭”(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纪念碑、“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大岭革命烈士纪念亭)烈士纪念设施划定保护范围、划设保护红线和不动产权登记工作。组织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关爱烈属红九月”“9·30”公祭烈士等纪念活动,组织烈属赴广西开展祭扫活动,协助烈属前往辽宁、新疆、海南等地开展异地祭扫,并邀请烈属代表参加“9·30”公祭烈士活动。组建功臣模范、“最美退役军人”等为代表的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老兵宣讲、普法宣传“五进”等宣讲活动 91 场次。
(五)服务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建强基层服务保障体系。指导开展“标杆站点、红色站点、支前站点、补强站点”服务站建设,以“线上+线下”方式检查督导58个镇(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番禺区“兵支书”培训班,扎实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建设工作,首次成功举办退役军人事务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班。二是持续擦亮志愿服务品牌。持续完善三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成立番禺区红棉老兵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持续推进“N+1”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建设,结合辖区内医院、学校等单位需求,设立“红棉+图书馆”“红棉+学校”等“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34处,2024年297支“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活动840场次。我区“1357+N”红棉老兵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全省首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评审。三是守牢信访稳定底线。持续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和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涉稳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推进退役军人信访工作法治化,创新打造“心理咨询师+律师+社工”法律服务新模式,建设“三级”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全力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番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的目标要求,全力以赴推动全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思政引领质效,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持续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持续推广红棉老兵示范岗带动作用,开展“军味”浓厚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持续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优秀退役军人典型学习宣传等活动,利用多种宣传载体讲好革命故事、英烈故事和退役军人故事,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
二是抓好安置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高标准落实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持续推进“戎归禺山”就业品牌建设,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班,开发更多优质岗位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及时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帮扶,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作用,帮助解决军创拥军企业实际困难,推动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三是深化军民融合,筑牢双拥共建。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进一步落实落细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备战急用、部队急需、官兵急盼问题;持续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常态化开展欢送新兵入伍和迎接退役军人回乡、上门送立功喜报等工作,做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服务,营造浓厚双拥氛围。
四是持续提升服务保障,增进退役军人福祉。全面强化“四如”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建设和“四类站点”(标杆站点、红色站点、支前站点、补强站点)建设,加强督导检查,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基层服务中心(站)聚焦服务质效和站点作用发挥。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扎实推进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用足用好应急救助政策,用心用情服务退役军人,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提升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