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2024年,番禺区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成功防御自然灾害,保障重大节日安全,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一)强化综合监管,压实各级安全责任。
全面落实区安委办统筹协调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考核督导,不断提升政府监管效能。一是强化党政引领。印发《番禺区党政领导干部2024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明确区党政领导安全生产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高位部署推动工作落实。每季度召开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会议,通过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在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和国庆假期制定印发检查方案,由区领导带队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发挥“头雁引领”作用。二是压实监管责任。印发《广州市番禺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明确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分工的意见》,明确25类重点领域和新业态、新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分工,全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厘清责任边界。每季度及重要时期组织各镇街和重点部门对该时段下突出风险类型进行分析,摸清在建工地、营运车辆、燃气管道、桥梁轮渡、旅游项目等事故易发场所、主体的底数基数及风险形势,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推动安责险护航安全生产,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三是复盘事故教训。严格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原则,牵头开展12起事故调查工作(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6起、建筑业5起、其它行业1起),取得区政府批复结案8起,正在调查4起。全面跟踪2023年9起事故评估工作,完成评估并公示6起,正在评估3起,督促相关部门(单位)、镇街严格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以事故为鉴,让警钟长鸣。
(二)紧盯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各时段事故形势及突出风险隐患,适时组织开展重点时期、重大节日前后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批发市场、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消除突出风险隐患。按上级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印发《番禺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各镇街、各部门完成制定镇街实施方案和部门子方案,区安委办制定“一月一报”、系统填报分工、报送频次及任务梳理等指引性文件,清单式落实工作要求,加强信息录入。行动以来,全区各有关单位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九大行动”,落细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省65条具体措施和市35条高水平安全生产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措施,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各行业领域成功排查发现并闭环整改一批重大事故隐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基层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提升,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夯实安全基础,守稳行业监管“自留地”。
2024年,区应急管理部门不断强化安全巡查检查和监管执法,每季度通报全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巡查工作情况,综合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压实监管责任,强化工作措施。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委托镇街执法工作机制,对镇街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举办全区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培训班,推动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工贸行业方面,日常安全监管工作中,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风险管控,深化隐患排查,助力企业筑牢安全生产线。一是统筹制定月度检查计划,将同一企业的多类型、多项目的检查工作整合为一站式综合性检查,在保证监督检查覆盖面和工作力度的同时,避免多头多层重复检查。同时,有序推行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开展行政执法。二是完成双重预防机制企业的实地调研工作,梳理现有情况,挑选样板企业。引导鼓励全区重点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全区40家市、区级示范标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三是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申报工贸企业2024年全区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企业5家,2家已颁发三级标准化建设证书,2家正在公示,1家正在申报流程中。聘请第三方对全区225家工贸行业重点企业监管提供安全技术支撑。四是建设番禺区涉有限空间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通过有限空间数字平台小程序现场端指导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按照安全规范逐步开展作业行为,遇突发状况时可以一键实现报警救援,区、镇街两级监管端随时掌握本辖区有限空间分布和现场作业情况,通过定位导航精确查找作业点,有效提升应急处置效能。目前,小程序正在工贸八大行业企业涉及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试点使用推广。
危化品和烟花爆竹方面,一是根据《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番禺区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通告》要求,制定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布点规划方案,在石碁镇、石楼镇、新造镇、化龙镇共核发25家番禺区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二是督促危化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企业风险点、危险源管控措施,完成生产区、库区和办公区分开设置,每个厂(库)区大门内醒目处设总平面布置图,标明生产区、非生产区和重大危险源,设立风险点危险源公告牌,制定关键岗位“安全操作明白卡”和“应急处置卡”。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编制“三违”行为可视化识别手册,时刻提醒员工杜绝“三违”行为。三是制定危险化学品行业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油气管道、加油站、化工医药等165家企业实施分类分级监督检查。会同区公安、交通、城管、市场监管等单位及各镇街开展各类联合执法检查10次,出动执法人员92人次,整治隐患168处。2024年,共收缴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和非法成品油43.7448吨、非法烟花爆竹25.512吨,查处“野鸡”加油车和危运车28辆,刑事拘留2人,行政拘留43人。
(四)坚持防救结合,有效防御自然灾害。
2024年我区降水偏多、空间分布不均、局地雨强大、台风影响早,共启动三防应急响应118次,其中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116次、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2次,未启动过防汛应急响应。为有效防御灾害风险,区应急管理局及相关单位紧扣防灾减灾工作中“防”和“救”两个关键环节,不断完善预案、场所、队伍、物资等各项准备,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把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紧跟2024年国家应急避难场所场所标志最新标准,核查全区应急避护场所标识牌5753个,增设标识牌225个,整改中英文翻译问题标识牌774处,整改破损标识牌683个,共投入资金24.476万元。完成全区649个灾害信息员名单更新,组织举办2024年全区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印发《番禺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番禺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根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转发《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应急管理系统调查数据更新实施方案(2024年度)》的通知要求,更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应急管理系统调查数据1084条。加强物资保障,目前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现有毛毯、帐篷、棉被、折叠床等38个品种共计3.77万件,价值569.6万元;建成并完善镇街救灾物资仓库16个,村居级应急物资库274个,镇街级应急物资总计17.41万件、价值1708.92万元,村级应急物资总计7.84万件、价值894.55万元。结合历年各镇街受灾情况,向石碁镇、南村镇、石楼镇、洛浦街调拨防汛救灾物资2427件,价值10万元;向行政村发放应急收音机177台,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信息接收能力。
区三防办组织召开全区三防工作部署会、调度会,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按照预案以及“提前一步、提高一档”要求,在暴雨、台风、“龙舟水”以及两会、中高考等重点时段,强化组织调度和联合值守。组织各成员单位及镇街对190座涵闸、118座泵站、213公里堤防、10个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5座小型水库、78宗过人过车涵隧、33个易涝风险点、10个A级景区及在建工地、渔船、危房等开展全方位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各阶段发现的17宗堤防、泵站、水闸等水利设施安全隐患均已整改完毕,全区70宗具备安装条件的涵隧均已安装完成智能拦截管控系统。持续督促强化《番禺区暴雨内涝风险处置强化要领十条(试行)》落实,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布防水浸点、风险点,预置重点应急装备和应急抢险队伍,强化危险区域人群临灾转移工作,持续完善防汛救灾体系。
(五)细化工作落实,筑牢森林火灾防线。
一是加强部署。区森防办结合前期检查记录,组织各有林镇街、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对一”森林火灾风险分析会,镇街结合属地实际情况汇报风险隐患点及相关工作措施,区级部门对隐患点整治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二是清除隐患。全力开展清坟地、清林地、清地边、清隔离带、清旅游景区内可燃物的“五清”行动,全区各级派出277个检查组、1386人次,排查整改隐患70处,制止野外违规用火3起。三是强化基建。抓好广东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持续推进消防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消防管网13956米,确保我区消防取水点分布广、水源足。使用“广州市番禺区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4年专项债资金,在林区安装收扩机、大喇叭、监控设备、林火烟感监测云平台,提醒林区游客、施工人员注意森林防火,实施24小时林火监控。结合实际需要,为区、镇街两级专职救援队伍补充高压喷雾车、远程供水管线车、侦察无人机等综合应急救援装备合计211台(套),进一步提升我区应急救援能力。四是以演代练。以“以水灭火”为主题,着力联动协防,全区12个有林镇街全年共开展森林火灾应急演练185次,参演约3500人次。五是应急值守。全区森林防灭火力量加强值班值守,区森林消防大队高风险时段实行全员值守、全天候值守,全区32辆水罐消防车、104台高压水泵、2352条水带严阵以待。
(六)强化应急演练,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组织开展番禺区应急演练季活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每2年至少演练1次和重大活动保障应急预案在活动举办前至少演练1次的要求,2024年,全区共制定应急演练方案32份,合计演练5175场次,其中“双盲式”演练1424场次。
完成“禺智管”番禺区应急管理局应急综合指挥调度平台项目整体上线工作,主要包括广州市应急数据底座番禺区分节点本地化部署服务、应用系统功能本地化部署服务、应用系统功能本地化扩展服务、系统对接服务、本地预案梳理服务等内容,初步形成番禺区突发事件协同救援体系。持续推进广州市番禺区综合应急管理及救援服务建设项目,以前端设备精准监测和后端管理系统智能化应用,实现智能监测、智能预警、智能统计分析的智慧化运行模式,提供高度集成、深度统一的综合管理平台。
(七)广泛宣传培训,提升人员安全意识。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人员培训。制定印发《区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明确2024年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及特种作业培训计划的通知》,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自觉性,有序推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二是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6月6日上午,在大夫山森林公园举行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的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现场参与群众及企业代表3000多人次,派发各类安全宣传单张、小册子3万多张(本),派发小礼品6000多份。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长廊图片活动,统一制作一套60块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图板,内容涵盖各行业实用应急安全知识、事故案例等,于6月以展览形式深入各镇街的社区、工业园区、企业、公园、地铁口、公交车站等公共场所展示,通过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宣传活动,警示广大企业和市民依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共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16场,参与群众5.8万人,派发宣传单张、小册子10万多份。
三是提升群众防灾减灾能力。5月,全面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日及系列宣传活动,共计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折页37600张,制作展板10套、宣传栏30份、防灾减灾海报554份,营造了全民关注、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5月9日上午,区减灾委、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沙湾街道办事处在沙湾广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参加群众约500名,现场开展防踩踏自救互救技能演示、消防烟道疏散逃生、防溺水自救互救技能、电池着火处置技能等情景模拟教学互动体验活动,展览区设置防灾减灾展览板12个、咨询区知识科普摊位1处、体验区1处、有奖问答互动区1处,准备防灾减灾知识小册子1200份、宣传小礼品1351份。依托番禺地震科普馆持续做好宣传,联合市教育局、市电视台在馆举办第十一期“护蕾”校园安全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应急有方,临危不乱”,接待番禺慈善会、番禺电大家庭教育学院等13个单位到馆参观学习,参与指导西丽小学、亚运城小学、天誉小学的地震互救逃生演练。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完善全区安全监管体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持续压减一般事故,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安全底线。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这一主线,结合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实现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的总体目标。压实党委、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等各方责任,建立健全重点行业领域“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强化监管执法工作力度。聚焦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执法检查重点事项,落实有效覆盖、上下衔接、分级监管等原则,实施精准执法,提升行政处罚效能,科学编制本单位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有序推进完成。持续紧盯危险化学品以及工贸八大行业重点监管企业,推进季节性、周期性高风险事故隐患专项执法行动。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会同公安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为。
三是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以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工伤预防事故机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机制、重要时段和重点领域风险提醒机制等多种措施为重要抓手,以专家风险评估和安全生产评价机构提供专业指导服务为重要技术支撑,全力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及时完善工矿商贸系统基础信息,确保做到监管企业底数清、管理措施实。加快推进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实施工作,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是提升基层防灾救灾能力。复盘2024年汛期台风、特大暴雨防御应对、灾后恢复等工作,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在考虑解决系统性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继续加强巡查,全方位、全覆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按照《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2023-2035年)》落实应急避护场所建设工作,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动态管理,健全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五是加强社会应急安全宣传。延续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营造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安全活动的意愿。向社会公众开放安全体验馆、应急实训基地、科普场馆等,用好村、居委等基层力量,通过居民微信群、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推送季节性安全风险告知、事故警示案例、生活安全知识等,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逃生演练,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是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加快建成专业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应急管理综合平台运用,汇聚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可视化,提升专业研判能力。进一步加强区应急指挥中心的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建设,不断完善现场指挥部,推动应急通信装备配备和改造升级,实现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的高效运转。建强应急救援队伍,着力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进一步加强与驻地军队、武警和民兵沟通联系,做好社会救援力量的管理、规范和引导,推动救援资源共享共用。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聚焦不同灾种丰富演练形式,尤其是“双盲式”应急拉动测试和应急演练,做好分析总结评估工作,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持续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完成最小应急响应圈建设任务目标,强化部门协作,建立高效协调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动周边的应急力量,实现快速响应、精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