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番禺调查队
2015年4月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番禺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积极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据初步统计,番禺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80.06亿元,同比增长9.2%[注1]。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6.25亿元、521.10亿元和93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4%和9.9%。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442.01亿元,同比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1.9:35.1:63.0微调为2014年的1.8:35.2:63.0。按常住人口计算,2014年人均GDP突破10万元,达到101510元,折合16525美元[注2]。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年末全区工商注册登记个体、私营企业共14.82万户,从业人员36.93万人,注册资金619.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4.5%、75.9%。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为50.3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9.4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2.9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2.97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0.0%、7.5%、5.5%、14.8%;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26.98万人,同比增长9.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推荐安置城镇登记失业就业人员666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为80%。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520元,年末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36.22万人,覆盖率达100%。养老金待遇不断提高,我区5.2万名城镇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2642元,比2013年多141元;4.9万人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月人均养老金708元。
电力供应稳定。全社会用电量84.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第一产业用电0.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40.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其中工业用电39.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用电20.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0%。
二、农业
农业经济较好发展。完成农业总产值44.93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7.98亿元,基本与2013年持平;渔业总产值17.95亿元,同比增长3.5%;畜牧业总产值6.82亿元,同比增长0.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2万亩,下降0.3%;甘蔗种植面积316亩,下降4.5%;蔬菜种植面积12.42万亩,增长2.4%;水果种植面积9096亩,增长5.8%;花卉种植面积8.92万亩,与2013年持平。
全年粮食产量1.4万吨,与2013年持平;甘蔗产量2403吨,下降4.9%;蔬菜产量17.83万吨,增长2.3%;水果产量1.24万吨,增长4.2%;花卉产量9.99万吨,增长1.5%。
全年肉类总产量2.81万吨,增长0.3%;生猪出栏量15.48万头,下降0.8%;牛奶产量3557吨,下降2.9%;水产品总产量16.06万吨,增长8.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区工业总产值1919.21 亿元,增长8.3%。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97.9%,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注3]1673.65亿元,增长8.9%;其中:“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952.17亿元,增长5.8%;股份企业工业总产值653.06亿元,增长14.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50亿元的镇(街)有6个。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情况表
指标名称 |
产值(亿元) |
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1673.65 |
8.9 |
按经济类型分 |
|
|
国有企业 |
5.75 |
2.9 |
集体企业 |
38.64 |
15.2 |
股份合作企业 |
2.20 |
13.6 |
股份企业 |
653.06 |
14.1 |
三资企业 |
952.17 |
5.8 |
其它企业 |
21.83 |
-6.7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五大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83.94亿元,同比增长9.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8.8%。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129.69亿元,同比增长31.5%。
企业效益有所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31.0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利润总额79.36亿元,同比增长3.6%。企业亏损面为17.0%,亏损额3.99亿元,同比下降47.5%。
建筑业总产值快速增长。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32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3.01亿元,同比增长30.5%;安装工程产值3.98亿元,同比下降1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注4]502.17亿元,同比增长15.0%。按投资性质分,新建和扩建投资194.15亿元,同比增长30.9%;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64.19亿元,同比增长33.2%;房地产开发投资243.61亿元,同比增长1.5%;其他投资0.21亿元。按产业投向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亿元,同比下降68.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8.44亿元,同比增长37.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03.41亿元,同比增长10.8%。三次产业投资额的比例为0.1:19.6:80.3。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867.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房屋竣工面积万652.54平方米,同比增长22.5%;商品房销售金额434.31亿元,同比增长5.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3.12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842.51亿元,同比增长15.2%;住宿和餐饮业170.61亿元,同比增长9.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 (单位 )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三大支柱类商品合计完成限上零售额242.18亿元,同比增长26.1%,占全区限上零售额的比重达65.6%。
各种业态商业共同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市场销售格局。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505.08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批发业1409.97亿元,同比增长14.9%;零售业1095.11亿元,同比增长14.6%。商品销售额超亿元企业有180家。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商品丰富,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集市贸易市场有8个,成交额合计81.41亿元,同比增长14.3%。
六、对外经济
外贸经济增长放缓。按海关口径,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81.47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出口总额107.27亿美元,同比增长3.0%;进口总额74.20亿美元,同比增长6.7%。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项目为118个,同比增长29.7%,合同利用外资3.02亿美元,同比增长5.0%,实际利用外资2.85亿美元,同比增长4.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机动车拥有量30.93万辆,其中:汽车27.83万辆,摩托车2.94万辆。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0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9公里,一、二、三、四级公路分别为159公里、165公里、356公里、216公里。年末公路桥梁286座,其中:大型及以上桥梁75座。
全社会货运量0.25亿吨,同比下降0.1%,货运周转量13.2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1%;客运量3.08亿人次,同比增长3.1%,客运周转量30.3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6%。港口吞吐量456万吨,同比增长10.7%。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4.3%。完成邮政函件业务量3222万件,订销报纸业务量2133万份,订销杂志业务量83万份,包裹业务量14万件,特快专递业务量22万件。
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9.25亿元,同比增长4.0%。年末,全区程控电话用户57.26万户,同比下降0.2%;移动电话用户239.34万户,同比增长11.2%;互联网宽带用户35.34万户,同比增长3.1%。
全年城市接待游客3012.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6%,旅游总收入280.97亿元,同比增长32.7%。
八、财税、金融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27亿元,同比增长8.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8.42亿元,同比增长5.7%。税收总额(不含海关代征)226.62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国税104.94亿元,同比增长18.7%,地税121.68亿元,同比增长10.1%。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91.45亿元,比年初增长4.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54.99亿元,比年初增长10.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开发重点科技项目23项,全年共鉴定科技成果8项,推广及应用科技成果26项;全区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409家、区级以上研发中心171个,同比分别增长12.7%、7.6%。全区受理专利申请5523个,同比增长10.8%;批准专利授权3667个,同比下降2.0%;实施专利1524个,同比增长12.4%。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已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人数5.64万人,其中:高级职称0.3万人,中级职称1.81万人,初级职称3.53万人。
坚定“上品教化”理念,教育事业优质发展。番禺区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检查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暨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特殊教育“3+9+3”模式逐步完善。全年教育财政预算支出22.12亿元,同比增长5.7%。新扩建校舍9.16万平方米、校(园)42所。全区共有幼儿园287所,在园幼儿7.11万人。普通小学132所,在校学生12.40万人,毕业生1.70万人。普通中学59所,在校学生7.14万人,毕业生2.3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9241人。目前,全区有广州市规范化学校170所,其中:公办学校147所,民办学校23所。
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全区报考普通高考人数8393人,其中:普通高校上线人数7916人(未含非师范艺术类的上线人数),上线率为94.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录取总人数7849人,录取率达93.5%,其中:本科生4208人,专科生3641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成功举办2014星海合唱节、第二届青少年文化艺术季、2014年广州国际美食节,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49场次,农家书屋、绿色网园实现全覆盖。现有文化馆1间、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1间,藏书62.30万册。全区共有21个镇街级以上文化广场,总面积33.27万平方米;镇街文化站有16个,其中省特级文化站 11个,省一级、二级文化站5个。全区有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个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668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实施健康番禺行动计划十大工程,推进慢性病示范区创建,成功防控登革热疫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100%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及零差率销售制度。大力推进妇儿关爱工程,新增危重症孕产妇救助项目,落实出生缺陷重点病种群体干预工作。全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398个(含计生服务机构17个),医疗病床5811张,卫生人员12469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3698人,注册护士4203人。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番禺区“体育彩票杯”室外乒乓球王争霸赛、自行车赛等全民健身比赛活动16项次,参与人数超过8000人次。建立区级国民体质监测免费服务制度,区属公共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时段从每周10个小时增加到14小时。番禺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金牌2块、铜牌5块;全国比赛获金牌9块、银牌3块、铜牌4块;省比赛获金牌43块、银牌31块、铜牌37块;市比赛获金牌207块,银牌104块、铜牌100块。
十一、环境保护
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全区有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51人,全年总投资1212万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个,加强对沙湾滴水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加强污染源治理,加大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力度。全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5%,比2013年提高0.5个百分点。汽车尾气达标率达90.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上升1.1%;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有25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9.9%。
深入开展“六乱”整治,城乡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全年共限改制止各类违法案件11.57万宗;实施行政处罚1766宗,其中:处罚市容环卫类案件816宗,建设工地管理类案件34宗,建筑废弃物处置类案件419宗,其他案件497宗;清拆违法建设1173宗,拆除面积 20.78万平方米。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1.5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3.24‰,户籍人口死亡率4.8‰,自然增长率为8.44‰。流动人口116.5万人,其中居住满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90.2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据城乡居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全区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0元,同比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8元,同比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1.95:1缩小到1.64:1(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96.87亿元,比年初增长4.2%。
注:
1.本公报所列2014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番禺区生产总值、各产业的产值、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则按可比价格计算。本文中的各项增、降速度,除注明外均与2013年比较。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折算成美元,按2014年平均汇率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从2011年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从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改称为“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