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贯彻《广州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区经济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开始复苏,外贸出口逐渐走出冷冬。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特点为:在大部分指标对比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全区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具体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较快增长,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消费市场继续畅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总体经济较快增长
全区总体经济继续向好,在工业经济的拉动下,今年一季度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06.65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9.77亿元、86.25亿元和110.6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9%、13.6%和14.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7:41.7:53.5。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工业增加值72.33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3.92亿元,分别增长14.1%、10.5%。工业、建筑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37.7%、4.7%,分别拉动GDP增长5.1和0.6个百分点。表明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71亿元,同比增长49.7%,比上年同期提高38.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合计33.60亿元,同比增长8.8%,比上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主要情况
(一)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一季度全区农业总产值16.16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种植业总产值8.73亿元,同比增长3.5%;畜牧业总产值2.42亿元,同比增长3.2%;渔业总产值4.48亿元,同比增长4.6%;农业服务业总产值0.53亿元,同比增长3.9%。
(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随着外贸出口的逐步回暖,工业生产进入了回升期,大部份企业回归正常生产经营轨道。一季度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67.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1.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与去年同期比较,1-3月各月累计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同比分别提高16.1、9.5和16.3个百分点。表明工业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呈现“三个好转”:
一是大中型工业生产明显好转。一季度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4.9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7%。1-3月各月累计增长率分别为13.1%、13.4%、21.4%,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5.7、12.5和21.0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对比,一季度产值增加额超1亿元的企业达11家,产值增加额共计19.60亿元。
二是工业出口明显好转。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逐步淡化,全区工业品出口明显好转,并呈现两位数的增长态势。一季度规模以上出口产品产值118.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
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利润总额大幅上升。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92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倍。亏损额下降,亏损面收窄。1-3月规模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额3.4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3.8%,亏损面为37.0%,比上年同期收窄10个百分点。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1-3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去年的快速增长态势,完成投资额51.90亿元,同比增长54.8%,增速同比提高25.9个百分点,比全市增速高16.5个百分点。其中:新建和扩建完成投资16.87亿元,同比增长36.5%;改建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3.68亿元,同比增长2.3倍;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34亿元,同比增长25.5%, 增速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
大项目投资拉动明显。2010年一季度,全区在建项目数多达516个,同比增加293个,同比增长1.3倍。大投资项目明显增多,计划总投资超亿元以上在建项目93个,同比增加29个,同比增长45.3%。本季共完成投资25.53亿元,同比增长34.1%,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35.3%,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4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27个,同比增加6个,分别是奥园广场、莲花大道扩建工程、兴业大道工程、黄榄快速干线、清河东路改造工程和番禺大道改造工程,为我区固定资产资产投资后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三产业投资是拉动总投资快速增长的主动力。1-3月,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额分别是0.04亿元、5.71亿元和46.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31.8%和58.3%,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38.3个百分点、减少15.4个百分点和提高3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7.5%和92.5%,分别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和50.7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全面增长。一季度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1.34亿元,同比增长25.5%, 增速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548.37万平方米,增长55.5%,其中:房地产新开工项目2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5个;新开工面积160.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倍。
(四)消费市场畅旺
一季度全区贸易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10.77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07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5.69亿元,同比增长21.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2.38亿元,同比增长15.0%。
在广州十二区县中,一季度,番禺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5%)排第二,低于萝岗区(41.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5.2%)5.3个百分点。
汽车销售继续快速增长。与去年第四季相比,今年一季度我区汽车销售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销售畅旺。一季度汽车销售9863 辆,同比增长29.8%,实现零售额18.97亿元,同比增长22.2%,占限上批零企业商品零售额60.3%。汽车销售良好有力促进汽油、柴油的需求,石油及制品类一季度零售额2.63亿元,同比增长57.9%,占限上批零企业商品零售额8.4%。
日常生活消费高位增长。在限额以上批零企业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2.03亿元,增长61.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67亿元,增长67.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62亿元,增长74.6%,这三类消费品分别占限上批零企业商品零售额分别为6.5%、5.3%、5.1%。
(五)外贸出口回升
一季度,外贸出口延续上年12月正增长态势,全区外贸出口总值18.64亿美元,同比增长23.6%;1-3月各月累计增长率分别是25.1%、26.0%、23.6%。外贸进口总值12.48亿美元,同比增长65.4%;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六)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今年一季度,企业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效益有所提高,对职工发放的福利也相应提高。番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7元,同比增长10.9%,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收入增幅提高较快,职工平均工资9563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268元,同比增长13.2%,增幅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去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经济增长跌入低谷,形成了较低的基数。今年一季度总体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实际上是在去年一季度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进入第二季度,随着去年同期基数的逐步走高,总体经济增长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二是虽然目前全区经济发展形势已企稳向好,但企稳的基础仍不牢固。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产品产值1-3月各月累计增速是1.7%、11.0%、13.0%,分别比同期规模以上产值增速低12.1、1.5、7.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成的“三资”企业产值虽有19.8%的增速,但仍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三是根据最近关于亚运期间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名单,今年10-12月全区实施暂停生产的企业10家,实施减产的企业22家,实施严密监控的企业336家,共计36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4家,这些企业去年10-12月产值116亿元,估计由于停限产,产值最小损失15亿元,最大损失116亿元。这对全年工业经济增长不利,预期今年我区经济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四是随着亚运工程的逐步完工,下半年起投资增速将逐步走低。
四、下阶段经济形势展望
随着经济逐步回暖,进入第二季度,工业生产将维持第一季度较快增长态势,工业经济好转的基础将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维持较高增长态势,随着去年结余工程的逐步完工,增速将有所回落,消费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上半年全区总体经济维持一季度较好的发展态势。但随着去年第三、第四季度基数逐步走高,亚运期间部分工业企业暂停生产或列入重点监控范围,预计全年总体经济增长将呈现“高开低走”的发展态势。
执笔:梁巨标 杜俊钰
审核:李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