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谷围街党工委、街道办事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以及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工作部署,聚焦市、区赋予广州大学城新的目标定位,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番禺高质量建设“智造+智核”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2024年度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加强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大会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内容。今年以来,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4次、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0期,指导全街67个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广州大学城“大党委”提质增效,联合27个团组织成立广州大学城“大党委”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形成党团共建、互促发展新格局。坚持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深化实施“三对策五实事一品牌”行动,梳理民生微实事38件,完成各类群体微心愿145条、微项目72条。
2.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依法治街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组织全街参加年度学法考试和旁听庭审活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定期组织党工委班子成员和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向街党工委进行书面述责述廉述法。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律师团队担任政府法律顾问,提供各类法律服务1016次。压实行政应诉主体责任,做好文书接收、按时答辩、举证、出庭应诉等工作。本年度出具行政处理决定书60份,办理行政诉讼案件50宗、行政复议案件2宗。自觉接受检察院、法院监督,共办理检察建议4份、司法建议1份。
3.深入开展全民守法普法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深入宣传以宪法、民法典为重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新施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55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2024年,小谷围街被评为“广州科普社会协同力推荐单位”。
(二)依法履职尽责,打造社会治理法治化新格局
1.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坚持“拆、治、兴”并举,扎实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年度完成率125.7%。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三防应急等主体责任,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6313家次,食品安全包保录入率100%。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确保行政执法事项合法、公平、公正、公开。
2.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将公共法律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推动法律顾问进驻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值班,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协助司法所、村(居)委会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畅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本年度共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服务238次。
3.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建立健全“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调处、就地解决,本年度办结信访案件147宗。小谷围街“社会心理服务校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法”被选定为番禺区2024年度“枫桥式工作法”项目。
4.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围绕市政道路、城市管理与园林绿化、高校及周边环境、村容村貌等四方面全力实施广州大学城全域品质提升,启动31条道路改造升级项目,创新打造“小岛大脑”、高校“六乱”整治示范点和“一校一品”。实施“绿美大学城、建功百千万”项目,打造“高校林”“青年林”,乡村绿化全区排名第一。落实“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入国企助力典型村规划打造,乡村应急安全、村容村貌改善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深入开展“百镇千村”示范创建活动,小谷围街北亭村、贝岗村、南亭村先后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南亭村获评广州市和谐社区(幸福村)。
(三)释放“智核”优势,全面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街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完成三轮重点企业全覆盖走访暖企行动,解决企业发展诉求30个。挂牌成立小谷围街房屋租赁管理协会,推动大学城房屋租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及学习调研,新洽谈、注册项目38个,新增四上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举办宣讲会、推介会、金融对接会7场,指导企业申报制造业专项人才项目,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现实生产力。
2.着力优化双创生态。全面建强广州大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凝聚校地合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依托小鹏汇天启动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推动科技与产业互促并进。打造全市首个高校实验室共享平台,首批接入10所高校实验室仪器约500台。深入开展“项目产业化高校行”,组建高校可转让专利池,促成专利转让50项。广州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获评广州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3.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促进依法行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禺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平台大学城分平台,承担番禺区租赁税征缴新应用系统唯一试点,政务服务效能评价指标稳居全区前列。小谷围街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获得“2023年度番禺区文明单位”称号。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2024年,小谷围街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行政执法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目前下放的执法事项中,大部分事项专业技术性强,现有执法人员力量及水平与复杂、专业的应急保障任务难以匹配,导致执法办案数量和质量下降。二是城中村人民调解队伍缺乏专业化人才。目前城中村专职调解员由调解主任兼任,其他调解员则是兼职人员,受自身任务繁重和素质等因素制约,未能独立调处疑难复杂的民间纠纷,未能及时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三是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缺乏创新。采用派发宣传单、悬挂横幅、举办法治讲座等相对简单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内容不够贴近群众实际文化水平,降低了群众对普法的关注和热情,普法宣传实效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巩固扩大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以高水平法治引领辖区高质量发展。
(二)增强法治建设保障能力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选配专业化人才,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培训指导,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人民调解员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落实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要求,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加强服务队伍管理,提升业务专业能力,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激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力。
(四)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效果
健全普法机制,拓展普法阵地,充实普法队伍,扎实推进普法工作,深化校地共建共治共享,聚焦开学季、毕业季等时间节点深入高校开展联合精准普法,擦亮广州大学城法律服务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