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 > 镇街

番禺区“德法同治”乡村法治文化建设项目为群众送上“法治”年货

来源:番禺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1-22 14:33:4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为实现高质量法治助力“百千万工程”,番禺区司法局以“德法同治”乡村法治文化建设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治理与法治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径。新春佳节将至,在石碁镇、大龙街、沙湾街这3个番禺区“德法同治”乡村法治文化建设项目示范点,年味渐浓。随着德治文化与法治文化的互动、协同、融合,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番禺今春这个“年”也注入了“法治”新活力。

  石碁镇桥山村:法治小品上“村晚”,演绎普法新风尚。在石碁镇2025年乡村春晚舞台现场,桥山村自编自导自演的法治小品《天上不会掉馅饼》精彩上演,小品用喜剧的方式将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段、作案方式以及防范技巧等反诈知识融入表演当中,引导大家树立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治小品将法治文化与乡村民俗文化有机融合,是桥山村重视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形成知法懂法用法的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的工作缩影和成果展示。

  大龙街新水坑村:法治书香为伴,“阅”享喜乐新春。大龙街在新水坑村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基地组织40余名新水坑村水濂小学的学生们参加寒假法治研学活动,开展宪法主题讲座及“法治”翻翻乐、“宪法”投壶等趣味小游戏。同时,该教育基地于节前添置了法律书籍800册,现有各类书籍8800册,为村民们送上春节“大礼包”。新水坑村通过将法治建设与全民阅读进行高度融合,一体化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营造浓郁的乡村法治文化氛围。

  沙湾街沙湾西村:“祠堂说理”法情共融,让农民工安“薪”过年。不久前,19名工人集体涌到沙湾西村“祠堂说理”调解工作室,请求解决他们被工程承包公司拖欠工资的问题。“祠堂说理”主礼员和沙湾司法所调解员持法、理、情相结合的原则,与工程发包公司、承包公司和工人们各方耐心沟通、反复协商,最终促成各方就劳务费支付达成一致意见,该起劳务合同纠纷得以成功化解。“祠堂说理”是番禺区“德法同治”乡村法治文化建设项目的沙湾示范点特色调解品牌,目前已打造20个“祠堂说理”调解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调解82宗案件,现场接待群众526人次,调解成功率83%,办结率及满意度均为100%,成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番禺新名片。

  接下来,番禺区司法局将持续加强对示范点开展“德法同治”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持与指导,筑牢乡村法治文化根基,不断提升乡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区司法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