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番禺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发展底蕴,正以创新之姿、奋进之势,四向发力,全力打造大湾区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的黄金样板,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构建协同创新产业新格局
番禺区紧紧围绕“4大组团强根基、2大引擎添动能”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产业升级。在组团发展方面,大力壮大汽车城整车及核心零部件、长隆—万博文商旅总部、亚运大道专精特新企业、时尚产业组团,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的最大化。同时,激活高铁南站+足球公园、大学城+新造国际创新城板块,为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依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时尚消费、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番禺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发展。借助广州南站这一“超级交通核”,构建起“陆海空铁”多式联运体系,实现半小时通勤湾区核心圈,成功搭建起粤港澳与全球产业生态链接的桥梁。目前,大学城已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落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港澳创新创业平台等共20余个,累计孵化培育港澳企业超100家,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创新活力。
重塑湾区高品质生活体验
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番禺区以“无界融合”为理念,大力推进跨境教育和医疗的发展。在教育领域,跨境教育打破地域壁垒,全区与港澳缔结的姊妹学校数量增至43所,在读港澳学生约8000人,为港澳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在医疗领域,跨境医疗按下“快进键”。“港澳药械通”政策的实施,成功引入12种急需药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建成的12间港式家庭医生工作室,为居民提供了更加贴心的医疗服务。祈福医院与港澳医院合作开展跨境转诊,并运用现代科技提升救治效率,让粤港澳居民享受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构建起跨境教医合作的新模式。
激活岭南文化新生命力
番禺区深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以“文脉+科技”为双引擎,激活岭南文化的生命力。在非遗保护方面,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体系,深入挖掘和开发“香云纱”“非遗课程”等创新业务产品,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通过举办“粤港澳流行音乐之夜”“音乐科技大会”等活动,与港澳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此外,番禺区还携沙湾非遗亮相上海、澳门旅博会,积极推动粤剧曲艺、广东音乐等岭南文化走向世界,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打造国际化融合服务枢纽
为了满足大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番禺区以“国际化服务”为核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在政务服务方面,增设台港澳、华侨、外国籍居民首站服务专窗,设置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专区,集成跨境政务服务及文化会客厅叠加功能。通过“穗港通”“穗澳通”为港澳企业提供一站式商事服务,“跨境通办”实现社保、医保等100多项高频事项“指尖速办”,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生活服务方面,推动高标准人才公寓、港式养老服务和国际保险机构落地入驻,构建“居住—创业—就业—生活” 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国际化融合型社区“服务枢纽”新标杆。
番禺区正通过产城升级、教医趋同、文脉传承、服务创新这四个方面的协同发力,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脱颖而出,成为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的典范。未来,番禺区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大湾区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转自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