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大龙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3550561806W/2025-00061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大龙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5-01-26
名称: 大龙街2024年工作总结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1-2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大龙街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1-26  浏览次数:-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大龙街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十二个之进”工作部署和区委“十二个走在前列、争当示范”重点任务、打好“六大组合拳”工作要求,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加压奋进、实干笃行,迅速燃起“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集中力量开创大龙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聚焦基层党建,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一)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加强。用好党工委会议第一议题、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及时传达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全年累计组织学习47次。全面推行“三带四学”,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工作,组织学习培训教育580场次,约2.7万人次党员参加。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完成“微心愿”382个、“微项目”56个。持续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制定推动村(社区)高质量发展对策54条,落实民生实事90件,打造18个党建工作品牌,按时办结民生微实事99项。发挥网格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布党员志愿服务897次,约1.1万人次参加,完成民生微项目50项;完成“微心愿”380宗。推荐美心社区参加“社区擂台·书记有约”活动区级擂台赛。

  (二)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把纪检监察工作贯穿于全街“百千万工程”、水环境治理、农占耕整治、省环保督察等各项重点难点工作中,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扎实开展巡察整改工作,逐一明确目标任务、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实行挂图作战,逐一整改、对账销号,切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集中力量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在全街范围内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工作;开展廉政教育活动60余场次,4000余人次参加培训。提升村务监督质效,全年全街12个村采用“四议两公开”表决事项共592项,通过平台累计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223宗。

  二、聚焦产业发展,点燃经济发展引擎

  2024年大龙街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

  (一)产业支撑持续强化。紧扣“一带四区”产业布局,持续完善辖内重点功能片区建设,为全街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制定项目清单,梳理具体发展项目,逐项定人定责定目标定时限,动态更新具体项目和推进情况。活化招商思路,成立招商引资攻坚专班,整合辖内可供招商资源,定期更新招商资源“信息库”,完善以商招商工作机制;广泛收集招商信息,及时跟进了解大企业投资意向,实行“走出去”招商战略,前往四川省眉山市开展参观学习和招商工作,全方位延伸招商触角。全年新洽谈项目11个,引进企业9家。全力支持辖内企业发展壮大,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速石岗东羊栏预制菜产业园、宏拓厂房、崇德产业园、宝辉产业园、坤圣产业园、藏金屋工业园、台和电子等7宗存量国有用地提容,为全街产业发展提供载体、释放空间。

  (二)重点项目稳步推进。2024年街辖内的区重点项目10个,由我街牵头跟进的有4个。健全重点项目一对一跟踪保障机制,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力促尽快竣工投产。

  (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立企业培育攻坚专班,继续用好重点企业专人驻点联系、企业问题收集督办和三级处理等服务机制,全力做好联企纾困工作。定期收集、更新、汇总上级惠企政策,梳理政策主要内容、适用行业等重点,安排专人落实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精准落实惠企政策激活市场活力。全年,街、村(社区)两级累计走访企业680家次,举办政企、银企座谈会及政策宣讲会25场,企业协调会13场,解决企业经营、融资扩产等问题44个。全年指导并协助70家企业成功申报“小升规”“新增限上”“扩大规模”等政策奖励。全年协助10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协助43家企业共58名企业人才落户番禺。持续加强政务服务便民窗口建设,梳理整合服务事项、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升“一窗式”服务和“一站式”办理水平;“云政务服务大厅”实行周六值班制,提供延时政务服务,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全面抓紧抓实抓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各项工作,严把业务关、采集关和审核关,切实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基本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三、聚焦头号工程,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在2023年度全市“百千万工程”考评中,我街获优秀等次。

  (一)盘活资源促进村域经济。大力发展村级物业经济,大力发展强村富民产业。持续推进旧水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傍江东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项目。持续跟进村级经济发展留用地指标兑换落地工作,扎实做好4块已兑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规划建设,有序实施新桥村骏业广场一期、傍江东村商业楼、傍江西村兴泰文创大厦等村集体物业建设。立足长远发展,整合旧水坑村、新水坑村和茶东村涉及南沙港快速路两旁的生态廊道控制范围内1180亩地块,打造大龙街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培育农业种植、生态观光、精品文旅等新业态。

  (二)培育典型打造和美乡村。深挖新水坑村、旧水坑村的资源特色和“五同”优势(血脉同根、文化同脉、地理同位、经济同类、来往同频),联合区城管局打造番禺区“和美水濂”乡村连片发展先行样板,制定工作方案,科学布局“一体一带四园”(一体:水濂发展联合体,一带:和美乡村发展带,四园:多元田园、宜居家园、现代产业园、绿美花园)产城融合发展版图。高品质打造“三生共融 和美水濂”项目库共69个提升项目,圆满完成广州市“百千万工程”现场会实地调研接待工作。扩面选树、精心培育典型村,罗家村、石岗东村、傍江西村、新桥村入选第二批省级典型村的培育村。

  (三)乡村风貌品质提档升级。按“一村一景、一村多景”思路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系统推进小生态板块打造、建筑风貌管控等工作,稳步推进旧水坑村颖水常新、新水坑村停车场扩容升级和党建公园改造、傍江西村陈头岭路升级、石岗西村牌坊修复亮化等25个环境风貌提升项目。精细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一行动,累计发动党员、乡贤和群众1.7万人次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清理卫生死角4530处,清理乱张贴小广告7600处,清理各类垃圾和杂物约650吨,显著提升各村村容村貌。完善各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水电路网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提质增效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全街12条村“三线”整治工作;全年共投入5077.63万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大龙村被授予“2023年市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茶东村正积极创建“市级美丽乡村”。

  (四)结对共建项目拔节起势。持续深化结对共建工作。区内18个机关单位与我街18个村(社区)签订了共建协议,推行“六共”(组织共建、阵地共享、活动共办、党员共训、难题共解、合作共赢)模式。深化政校合作,与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结对共建,聚焦绿美生态建设、乡村公共服务、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开展特色活动。建立“政府主导+村企协同+社会参与”机制,辖内12条村均与企业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大力支持番盈新公司与旧水坑村、信投公司与新水坑村之间进行深度结对共建,其中番盈新公司与旧水坑村共同出资超过1000万元推进出租屋第三方代管工作,高标准打造东湖航模基地、颖水常新工程等项目,新水坑村依托信投公司与村内外18家优质企业签订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信投公司向新水坑村投入约400万元,完成停车场、党建公园、健康驿站等一批共建项目,并携手中铁建工集团五公司与新水坑村签订协议大力推进大龙街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建设项目。强化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牵头筹措24万元支持岐岭镇实施3个帮扶项目,筹措5万元支持赫章县长冲村实施1个帮扶项目,助力岐岭镇、赫章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石楼镇卫星村建立结对关系,通过“慈善慰问资金”投入15.82万元,对“卫星村老人活动中心”进行升级改造,丰富老人生活。广泛凝聚统战力量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扶贫济困等工作,全年接收各类捐资110.2万元,形成同推共促合力。

  四、聚焦精细管理,擦亮绿美生态底色

  (一)治水攻坚提速增效。配合推进中部净水厂项目,目前二期已完工。全力冲刺水环境治理工作,统筹推进排水单元达标、雨污分流工程、小微水体治理、绿美河涌建设、污染源头治理等工作。压紧压实河长制工作责任,街级河长共巡河327次,总里程533.96千米;村(社区)级河长共巡河1377次,总里程1853.62千米。党员志愿巡河队共计巡河280人次。

  (二)绿美建设科学有序。全面落实落细林长制,确保绿地资源保护管理常态化、全覆盖。深入开展“五边四旁”植绿增绿行动,凝聚乡贤力量在傍江东村捐植“侨心林”,全年累计投入239万元(其中社会筹措金额46.7万元),共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65场次,新种植乔木6599棵、幼株灌木超1.8万棵,新增绿化种植面积165亩。其中,充分利用雁洲涌公园的补水湿塘,在湿塘岸边新植水杉900棵,重点打造水杉景观,提升公园景观面。常态化开展古树巡查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人,全覆盖、及时准确掌握我街59棵古树生长状况;开展乡村绿化志愿服务155场数,参与党员2831人次。发布绿美行动微心愿74个,认捐金额超2.8万元;实施绿美行动微项目26个,认种树木342棵。

  (三)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固、液、气、声”等领域专项治理,依法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充分发挥垃圾分类智慧平台作用,持续提升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沙涌村、新桥村成功创建垃圾分类典型村。

  五、聚焦惠民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社会保障稳固有力。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设立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专员,累计走访重点企业120家次,收集空缺岗位1555个;2024年,全街共举办各类招聘会3场,发动辖内150家优质企业提供4266个优质就业岗位。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宣传活动7场,开展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活动1场,成功组织276名学员参加南粤家政、农村电商、粤菜师傅等培训。推进新水坑村、旧水坑村打造广州市高质量就业村示范点工作,通过村级就业驿站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共6场次,让企业与求职者“双向奔赴”。全年累计提供就业服务超1.6万人次;本年度帮扶365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为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补贴2067人次,补贴金额达569.2万元;切实做好劳动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现颐康中心和长者饭堂村(社区)全覆盖;为辖内19名困难长者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2户困难群众重建住房。

  (二)文化活力不断焕发。成功举办“大龙杯”第九届广州硬笔书法大赛、端午节龙舟活动、沙涌村关帝诞等文化民俗活动,傍江西村、新水坑村村史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扎实做好辖内67处文物单位巡查维护、活化利用以及保护传承等工作,展现传统文化新活力;新桥小学、石岗小学、沙涌小学等三间学校入选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24-2026年)。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资源优势,举办343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利用节日举办培训班、讲座、游园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超3.2万人次。

  (三)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持续深化与区中心医院共建共享活动,积极联合番禺区慢病站、区健教中心、区中心医院、区第八人民医院、大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开展爱心义诊、健康讲座、送健康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40余场次,惠及群众逾8万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高标准建设并投入使用新水坑村健康驿站,打造“群众不动医生动”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扎实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全方位、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防蚊灭蚊消杀行动,做好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支援钟村街、石壁街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打通政务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完善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不断扩大政务服务自助设备覆盖范围,目前全街共布设6台政务晓屋、13台政务自助终端机,实现主要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就近办”。大力发展特色教育,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提质,东湖洲小学语文书法练习指导《横折钩练习》课程成功入选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广东仲元中学教育集团入选第一批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大龙中学和东湖洲小学获评“广州科学种植示范校”、石岗小学获评“广州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示范校”。

  六、聚焦平安建设,筑牢社会治理根基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防风险保安全,全力维护社会面安全稳定。

  (一)基层治理持续优化。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激发基层治理动能。深化出租屋“三卡四色牌”管理制度和百分制考核模式,压实出租屋管理人责任,提升出租屋管理质效。引入社会资源高标准打造旧水坑村、石岗东村、大龙村出租屋第三方代管样本,其中区属国企番盈新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旧水坑村自建房租赁服务中心,并已顺利完成三批5栋自建房签约,其中2栋签约出租屋已完成改造并对外招租,出租率超60%。扎实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社会治理网格共同体建设,以18个网格工作站、36个网格便民服务点、184个综合网格为依托,打造全方位服务矩阵,综合运用“粤居码”、智能门禁系统和巡查走访,做实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纳管登记,收集并协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6宗,提高来穗人员和出租屋安全管理系数。

  (二)平安建设持续深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标准建设并投入使用新综治中心,完成规范化达标改造。推进城中村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智能围蔽等设施建设,推广“智慧围院”“警网融合”管理模式,上线大龙派出所视频监控资源联网汇聚平台,结合192个最小应急单元联勤作战,全街刑事治安警情实现双下降,全面夯实基层平安建设基础。打击整治赌博游戏机工作力度不减,对相关从业单位和重点场所实行动态管理,落实高频巡查监管。

  (三)安全监管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扎实推进各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街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185次,检查单位270家次,排查整治隐患 321处;全年全街出动40594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90271家次。着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年共检测食品样品11371份,合格率为99.97%。巡查出租屋30.5万套次,对约17.4万宗交通违规行为进行劝导。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立健全重点行业领域“一件事”全链条消防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各村微型消防站联勤联训,提升各村微型消防站灭火救援能力和水平,全年共开展联勤联训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