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沙湾街位于番禺区西南部,行政区域总面积37.45平方公里,管辖龙岐、福涌、沙湾东、沙湾南、西村、沙湾北、沙坑、大涌口、古坝东、古坝西、紫坭、三善、龙湾、新洲共14个村民委员会和沙湾、东区、渡头、紫坭、金沙湾共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21年末全街总人口13.7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8万人,外来人口6.98万人。
2021年,全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2亿元,同比增长13.4%,排名全区第2;三次产业增速分别为6.5%、21.3%和8.6%,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2:41.1:57.7;规上工业总产值104.9亿元,增长14.35%,排名全区第3;限上商业总额62.66亿元,增长34.6%,排名全区第1;税收总额10.41 亿元,增长0.1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3115元,同比增长4.7%。
【沙湾古镇获“广州十佳婚庆旅游景点”】3月23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民政局、广东省婚庆行业协会发起的广州“十大甜蜜榜单”评选活动举行,沙湾古镇登上广州十佳婚礼榜单,荣获“广州十佳婚庆旅游景点”称号。据悉,沙湾古镇内建有岭南囍事文化馆,集中展示礼担、大红花轿、凤冠霞帔等各式岭南婚嫁物品、介绍婚俗知识;推出岭南传统中式集体婚礼、岭南婚俗文化沙龙、花轿巡游体验等婚俗旅游产品,举办“粤学粤盏鬼”岭南中式婚礼课堂,切实把岭南婚俗传承好。
【番禺区文化馆沙湾分馆荣获2021首批“广州最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称号】2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市文化馆携手广州日报举办“广州最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推荐”活动,番禺区文化馆沙湾分馆荣获2021首批“广州最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称号。沙湾分馆设在沙湾文化中心,紧邻4A级景区沙湾古镇和城镇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宝墨园、滴水岩森林公园、紫泥堂文化创意园等其他景区也与文化馆相邻。沙湾文化中心建筑面积达7776.6平方米,装修融入了沙湾本土文化元素,大堂现有一幅长16米、高5米的图画,还原了当地人们游逛市集的热闹场景,并将沙湾街现有的非遗文化(醒狮、广东音乐、水牛奶小食制作技艺、飘色、砖雕、鲁班诞、姑嫂坟拜祭、地水南音)融入其中。内设有可容纳900多人的大型剧院,一楼大厅打造成文化中心与沙湾旅游融合的“沙湾文旅服务”站点,为当地居民及旅客提供一站式、窗口式、网络式便民服务;二楼至四楼分别有文化展厅、舞蹈室、档案室、小影厅、美术教育培训室、文艺创作培训室、普法室、阅读推广培训室、广州图书馆沙湾分馆、醒狮交流训练室等大小约15个场室,常年开展各类公益课程和公益讲座,如青少年文艺、科普学习和主题活动项目,还设有传统民间艺术和非遗传承公益培训班等。
【沙湾街获评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8月,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2021—2023 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工作,沙湾街非遗项目“广东音乐、飘色”获评;1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获评名单,沙湾街非遗项目“广东音乐”入选,为番禺区唯一入选单位。历年来,沙湾街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传承,建立了项目代表传承人年度考核制度、表彰奖励制度,建设了广东音乐馆、沙湾民俗文化博览馆等场馆,积极鼓励沙湾广东音乐研习社等民间社团发展,营造非遗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积极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邀请传承人普及非遗文化、非遗知识,切实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
【紫坭村入选广东省第二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1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单,沙湾街紫坭村成功入选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该村依托优越的水乡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腹地优势,积极构建“旅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集文化休闲、生态体验、乡村度假、园林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岛。村内有宝墨园、紫泥堂文化创意园两个景区,宝墨园汉风古韵樱花节、岭南水色旅游文化节、新春岭南醒狮民俗文化节等三大节庆文化活动每年均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往;对广东国营紫坭糖厂进行升级改造,工业文化和现代人文环境共融共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往打卡。紫坭村定期举办“鲁班先师诞”、紫坭春色、包公诞等极具特色民俗活动,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紫泥堂文化旅游产业风投小镇入选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3月,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0年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紫泥堂文化旅游产业风投小镇入选,为全市唯一入选单位。该街对广东国营紫坭糖厂进行活化利用,公开招租引入专业化公司运营,升级打造成文化产业创意园。园区建有糖厂历史工业遗址博物馆、非物质文化传承展览馆,引入了民宿、健身体验、摄影设计等特色小店,吸引了新会葵艺、广东剪纸、灰塑、通草画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驻,定期开展非遗传承文化课程,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文化氛围浓厚。
【沙湾北村获评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12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沙湾街沙湾北村获评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沙湾街积极打造沙湾古镇—宝墨园—龙湾涌湿地岭南文化生态旅游片区、沙湾宗祠文化展览馆、沙湾广东音乐馆、家训家风实践基地,完善旅游接待和配套设施,建设游客中心、文化旅游服务中心、高标准旅游公厕、智能停车管理收费停车场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提升旅游服务硬实力,推进“旅游+文化”串联发展。同时,定期举办三月三北帝诞飘色巡游、“拜太公”、鱼灯文化节、非遗主题研学等文化活动,开展地方文化讲座、民间艺术展演、家风家训主题等,以文明乡风优化文化软环境,有效传播岭南文化、提升文旅体验。
【经济发展情况】2021年,沙湾街持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成立服务专责小组,紧密服务跟进沙园物流园、沙湾渡头极客谷等园区升级改造工作,全年新增注册企业1039家,其中新增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上20家,广州鲲鹏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注册资本超亿元。成功引入华侨城钻创、鹏力通盛储能科技、紫气东来影视科技、敏昌建材、凯防贸易等一批优质企业,新增“四上”企业36家、规下抽样企业4家。沙湾珠宝时尚创展汇一期、鹏辉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生产扩建项目等9个区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沙湾瑰宝特色小镇规划调整和建设方案修编完成,福涌旧改城市更新有序实施,超额完成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任务,整治面积52.11公顷。沙湾瑰宝特色小镇规划调整和建设方案修编完成,福涌旧改城市更新有序实施,谢瑞麟珠宝生产制造研发中心、番禺珠宝文化展览馆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时代钻汇方洲创意园获评“新锐产业园”,广钻中心牵头争取广东省钻石进出口一般贸易通关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及保税仓建设落地取得重大进展。2021年沙湾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2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104.9亿元,增长14.35%;限上商业总额62.66亿元,增长34.63%。
【社会发展情况】2021年,沙湾街社会综合治理更加有力,治安、安全生产、消防、交通、环保等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2021年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5.1%。多措并举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建立疫情防控责任“链长制”,26个链长责任到人;持续强化疫苗接种工作,全人群接种13.08万人,接种率为98.85%。全面提升91个垃圾分类投放点硬件建设,26个小区全部通过达标小区评审,14条行政村全部开展垃圾分类;建成厨余垃圾收运专线4条,日处理量约18吨,实现厨余垃圾不出街。深化平安沙湾建设,组建108个最小应急处置单元,组成116个“十户联防”单元,积极发动“广州街坊”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强化人屋登记纳管,共登记人员信息69,032条次、巡查出租房113,603套次。落实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377宗,接待来访90批96人次,受理63件,到期办结率100%。科学有序实施福涌村旧村改造、沙湾古镇微改造以及沙坑工业园区更新改造等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推进龙古路查缺补漏工程、青萝路延长段接景观大道工程,基本完成龙岐工业区牛栏岗北侧边坡等6个地质灾害整治工程。认真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共完成20532宗权属调查和测绘。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十个一百”主题活动,建成爱心驿站和微心愿连锁店42个;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20个,发动党组织和党员认领并实现群众“民生微项目”“群众微心愿”272个,街妇联组织单亲困难母亲体检获评区“微心愿”十大优秀案例。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制定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2021年实施方案,圆满完成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持续深化沙湾商会、瑰宝小镇、沙湾古镇、紫泥堂艺术小镇和流动党员“5大党委”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组织体系,成立33个物业小区党组织,组建77个网格党支部、258个党小组,划分1532个网格责任区,成立77支党群服务队,推动5191名报到党员下沉网格服务,累计10687人次党员参加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反诈宣传等服务活动1247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扎实抓好区委村级巡察发现问题整改,强化村集体土地使用异常问题、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民间借贷问题、重点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员干部酒驾醉驾问题等专项整治,精准抓好交通整治、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检查监督。积极稳妥推进撤镇设街和机构改革工作,优化整合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扎实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和服务效能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