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凌晨,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蓝天救援队员在番禺区石壁街集结,前往广州白云机场,飞往土耳其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救援队员登上大巴前往广州白云机场
当天凌晨5时多,夜色朦胧。在石壁街万融创裕科技园,队列的脚步声、汽车的马达声,划破了夜间的宁静,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蓝天救援队员统一着装,在这里集结,登上开往广州白云机场的大巴,他们将于当天13时多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往土耳其。大巴的前面,排列着几辆皮卡车,车上装着蓝天救援队员奔赴土耳其地震灾区救援用的装备和物资;番禺公安交警大队的警车排在车队的最前列,为这支蓝天救援队伍出征护航。凌晨6时许,警车开路,救援车队从万融创裕科技园出发,风驰电掣开往广州白云机场,园区的一些企业家拉着“蓝天救援队英勇出征土耳其”的横幅,为出征的救援队伍送行。
孙东丽是这批救援队伍当中的女队员,英姿飒爽。她来自北京,40岁刚出头,具有多年的救援经验。“接到赴土耳其参加救援的任务后,我马上安顿好家人,准备好生活用品,昨天就从北京乘飞机来到广州。”孙东丽表示,到土耳其地震灾区后,她将与队员团结协作,尽最大努力开展救援工作,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应土耳其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包括蓝天救援系统等在内的中国社会救援力量赴土耳其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据广东蓝天救援督导官郭台伟介绍,蓝天救援队首批127人已经抵达土耳其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正在集结的第二梯队有60人,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广东6人,他们不仅是一支救援力量的补充,还带去一批包括生命探测仪、发电机、破拆装备等上百个品种的装备,还有200多个保暖睡袋。“目前,第一梯队在救援当中是每班工作12小时。第二梯队抵达后,形成每班工作8小时的机制,队员一天可以多休息几个小时。”据郭台伟介绍,这60名队员是从500多报备名单当中综合救援经验挑选出来的,他们都经过地震救灾培训,有的参加过地震救援。
2月11日13时52分,蓝天救援队第二梯队队员乘坐的航班从广州白云机场顺利起飞。当天晚上10时多抵达土耳其后,全员第二次登机从伊斯坦布尔飞往土耳其受灾较重的卡赫拉曼马拉什实施救援。
“蓝天救援队组织第二梯队从广州出发,广州各有关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说起这次蓝天救援队第二梯队从广州出发,郭台伟感慨万千。据他介绍,得知第二梯队从广州出发,广东蓝天救援队组织了40多人的后勤团队做好服务工作,统计全国各地蓝天队员到达的时间地点,提前安排好酒店,联系车辆到机场和高铁站的接送,安排食宿;为保障行程时间,番禺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派出警力、车辆,为这支救援队伍从番禺出发开路,确保救援队员全体能够顺利出国,确保救援装备和物资能够全部顺利托运出国;万融创裕科技园无条件提供场地,来保障本次救援的后勤服务,救援车辆全免费停车,救援队伍出发当天还组织了企业家送行;广州白云机场为救援队员提供了休息的场地,开辟了绿色安检通道,南方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全程协助救援队员快速高效通过安检。
据公开资料显示,蓝天救援队(简称BSR)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成立于2007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救援经验积累,BSR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风险处理及预防为基础的综合性应急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涵盖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灾害预防、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灾后恢复和减灾等各个领域的专业化、国际化人道救援机构。
(转自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