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议案(建议)办理


番禺区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番禺区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助力番禺乡土老品牌发展新动力的建议》(第26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宣传部、区科工商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融媒体中心、区供销联社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蔡泽坚委员在6月15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以发掘培育本土特色为主旨,以提升农产品产业链为抓手,加快品牌农业发展步伐。目前我区农业种养面积约15万亩,占辖区面积的五分之一,主要包括水产养殖5.4万亩、花卉6.57万亩、蔬菜整种面积约1.08万亩、水果0.68万亩。我区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广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培育出绿色食品15个、“粤字号”农业品牌47个、“番禺优鲜”等著作权商标6个、“海鸥岛”水产品牌图形商标1个,成功评选出悦佳胭脂红番石榴等“番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

    一、夯实品牌农产品质量基础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动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区域主导农产品如番石榴、无花果、南美白对虾、奥尼罗非鱼、墨兰等均制定了生产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积极推进绿色食品等“二品一标”体系认证,培育绿色产品15个,不断提升我区农业产业集聚力。不断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区域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广东省追溯平台监管数量达1300余家(户),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控和追溯,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得到有效推行,为我区农产品高质量生产和品牌塑造提供可靠保障。

    二、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举办“番禺农民丰收节”“番禺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讲暨特色农产品推介会活动”等活动,引入建行生活、盒马鲜生等农产品电商巨头与番禺本土农产品生产企业对接,在展示我区农村新气象、农民新风貌的同时,助力农产品资源整合、品牌推广、市场拓展。促成本土农企与广州农商行太阳集市、盒马鲜生、百果园等知名农产品经销商、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产销双方携手搭建番禺特色农产品产地与终端消费市场之间的直通车拓宽流通渠道。依托番禺区乡村振兴成果展示中心,开展农业电商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扩大与五华县、威宁县、赫章县等地区农副产品销售对接,引进神谷荞茶、核桃乳、苦荞面、黄梨膏、党参等多种特色产品,通过在电商平台设立扶贫专柜,拓展帮扶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区供销联社系统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加各级部门举办的农业展销会、农产品博览会、直播电商节等,通过展示展销平台,拓宽推广销售渠道,做大做强本土特色产品。其中,悦佳水果专业合作社参加中国绿色食品2012年上海博览会,悦佳牌胭脂红番石榴荣获“畅销产品奖”和“特色水果奖”荣誉。悦佳水果专业合作社和藤香阁水果种植农民合作社参加第二届广州电商直播节,利用电商直播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带动番禺“乡土老品牌”农产品走向城市、走向世界。通过“走播、吃播、玩播”的形式与消费者实时互动,在直播中向观众展现了本土特色农产品,带动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以及销量,以数字化运营为合作社增效赋能,扩大影响。悦佳牌胭脂红番石榴还参加了我区举办的“区长带货”网络直播活动,直播过程中,区领导围绕“番禺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食在广州 味在番禺”,推介番禺旅游、餐饮、手信、特色农产品,为本地优质产品代言,使番禺特色品牌得到提升。

    区科工商信局积极配合“乡土老品牌”发展建设,通过宣讲交流、广州国际美食节展销等方式,重点宣传展示番禺“乡土老品牌”,助力我区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和区域品牌建设工作。

    三、强化品牌培育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一)加强宣传工作整体策划,推送新闻素材。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省、市媒体以《番禺传统名点在广州国际美食节发布》《市桥烟火味!禺山腊味正飘香引得食客“返寻味”》等为题,以多种形式宣传我区舌尖上的非遗美食。我区积极构建区属媒体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网络,通过番禺融媒各平台以及政务新媒体矩阵,以《“番禺十大特色名菜名点”标准化,推动建立广府美食可复制、可推广模式》等为题,报道我区制定餐饮团体标准、促进传统饮食文化传承和发扬、增强番禺饮食文化自信等事项。

    (二)提升“番字号”农业品牌影响力。举办“番禺十大特色农产品”评选活动和番禺特色农产品网络人气榜投票活动,重新激活新造番薯、洛浦慈菇等传统“番字号”农产品品牌活力。在“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多渠道广泛宣传,绿航绿萝、悦佳胭脂红番石榴等本土农业品牌知名度得到较大提升。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广东省名牌产品评选,先后培育出“粤字号”农业品牌47个、广东十大名果1个。广州市番禺食品有限公司“禺山”腊味品牌先后获评“广东省重点保护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广州市著名商标”,入选番禺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以知识产权赋能创新发展。一是区市场监管局印发《广州市番禺区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我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粤字号”农业品牌资助项目受理审核工作,发掘地方农产品特色,擦亮区域公用品牌、壮大企业品牌、打响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我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印发《番禺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工作方案》,利用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5万元,以形成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我区特色农业品牌为目标,明确用2年时间,培育1个以上地理标志农业产品的工作任务。通过实地考察培育、种植和管理的监督和服务能力,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为主体,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培育、申请和后续管理工作。现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沙湾墨兰、番禺麻虾、奥尼罗非鱼、番禺巴鱼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

    (四)开展金融服务。加快推动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工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广大农户社员提供优质金融服务。2021年,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供销合作社“粤供易贷”试点工作的通知》(粤供联〔2021〕15号),共同推动落实涉农金融、信用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区供销联社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先后与中国农业银行番禺支行、中国建设银行番禺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银行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桥梁,建立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合作金融业务开展。2021年协助悦佳水果专业合作社、港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银行金融产品,贷款额度合共538万元,为56名农户提供农业保险保额达7200多万元。2022年协助悦佳水果专业合作社、业丰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锐新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产品链接,贷款额度合共850万元,为114名农户提供农业保险保额达3686多万元。

    四、开展番禺乡土老品牌宣传

    (一)用好以“掌上番禺”客户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等区融媒体矩阵平台,以新闻报道、公益广告及新媒体推文等为载体,开展番禺乡土老品牌宣传工作。以“掌上番禺”客户端为核心的区全媒体矩阵,覆盖全区300万人口。其中,“掌上番禺”客户端聚合新闻发布、报纸阅读、广播电视直播和点播、智慧城市等多项功能,是我区唯一具有媒体属性的政务服务入口。“番禺台”粉丝量突破50万,2022年位列全国县级媒体微信号百强榜第八位、年度阅读榜第六位、年度进步榜第七位,最高排名全网微信公众号500强。我区整合本地收视率第一的番禺电视综合频道、本地车载收听率第一名的番禺电台、40万个有线电视终端、发行量6万份(含付费电子报)的《番禺日报》,形成深入基层、覆盖全区、辐射周边的全媒体宣传格局,有效推动番禺乡土老品牌宣传工作。

    (二)用好“番禺记忆”数字平台。“番禺记忆”数字平台是区融媒体中心打造的数字化记忆资源库,对接“掌上番禺”客户端,设置红色文化、寻味番禺、全域旅游、乡村记忆、九爷谋叔轶事五大栏目,截至目前累计上线图文资料300多篇、视频资料总时长约455分钟。“番禺记忆”数字平台通过系统梳理番禺乡土老品牌的内容与现状信息,开展相关资源的采集、整理、加工、组织、应用转化等工作,提供文稿、图片和视频等专题展示内容和数字化展示,实现对番禺城市记忆、乡土品牌等资源的多样化再创造、整合与长久保存,形成一个共建共享的数字化记忆资源库。

    (三)全面推进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以“读懂广州、读懂番禺——寻找家乡的故事”为主题,组织开展番禺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活动,让人们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番禺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让家乡情怀传承开来,让番禺人满怀“番禺味”。系列活动自2022年6月15日启动以来,先后举办了专家研讨会、乡情乡贤乡俗展演大赛和颁奖典礼暨汇报展演、记住乡愁实践教育基地西坊大院成果展等多项活动,并发布“番禺乡音”小程序,设立《番禺民俗趣谈》电台栏目。

    (四)加强传统美食类非遗保护传承。我区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开展了全区非遗线索普查,同时积极为传统美食申报各级非遗代表性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我区共有1个省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1个市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4个区级代表性项目名录(番禺广式腊味制作技艺、蜜醋黑豆制作技艺、双皮奶制作技艺、广式马蹄〔荸荠〕传统小食制作技艺),共有9名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是:王秀甜、曾惠荘(市级,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卢子壕、苏玉琼、何世昌(区级,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梁焕宜(区级,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何志东(区级,蜜醋黑豆制作技艺),郭美玲(区级,广式马蹄〔荸荠〕传统小食制作技艺),何志连(双皮奶制作技艺)。

    开展非遗美食展示活动。通过举办“我们的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主题活动,邀请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等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同时举办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图片展,向市民传播我区优秀非遗知识。2009年以来,区文化部门结合不同学校的非遗传承实际情况举办了多期“寻找禺山的记忆”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展演、展示、展览等方式将包括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在内的我区优秀非遗文化带进校园,不断加深青少年对非遗美食的认识和了解。举办“读懂广州 禺见非遗--番禺区非遗文化直播活动”,以及以“鲮鱼美食 舌尖非遗”“沙湾美食 花样牛奶”为主题的非遗主题文化直播活动,共吸引超过50万人次观看。

    出版非遗系列丛书。区非遗中心组织编写了《番禺非遗通识汇编》《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小册子)向青少年和普通市民普及包括非遗美食在内的非遗知识。其中,《番禺非遗通识汇编》汇总了包括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在内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概况,并在举办相关活动期间向公众派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市民更全面了解我区非遗美食常识和传承保护概貌。

    五、助力乡土老品牌线上推广

    我区以南村万博商务区为核心,规划建设一体化、公益性的番禺直播基地,以原南村广播电视站为基础打造培训实践中心,“一基地一中心”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目前培训实践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心设有108个直播间,承办了2021年“广州市电商节番禺分会场”活动,并常态化开展“番禺严选”直播活动,全力打造全国区县级直播经济标杆,被新华社评为2021年度县融中心优秀商务服务奖。番禺区直播基地联合区科工商信局,对番禺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进行直播电商公益培训,由抖音官方直播团队和番禺直播基地团队为我区50多家企业举办直播电商公益培训班。与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签订框架协议,为学生提供直播课程,为企业培训、输送直播营销人才,助力区内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针对区内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电商品牌的培育、孵化、推广。

    打造虎牙、津虹等直播经济产业链。其中虎牙的电竞、津虹的娱乐是直播电商领域的典型代表,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已孵化出百果园等一批优质电商企业,推动产业链不断强化和延伸。连续三年筹办备第三届直播节(中国·广州)番禺分会场活动,号召全区汽车、珠宝、服装、百货等行业通过直播电商平台带动市场升级。

    六、下阶段工作设想

    (一)加强区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区融媒体中心报纸、电视、电台和区属政务新媒体的多平台、多途径优势,加大对番禺传统美食的宣传力度,扩大番禺非遗美食文化在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番禺名城建设,彰显番禺文化软实力。

    (二)加快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区域特征明显,产业优势突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强5G、短视频、供应链金融等新的传播业态、新的科技的支撑和应用,整合多方资源、拓展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复制推广广东荔枝“走出去”和徐闻菠萝营销的成功经验,推动更多本土特色优势农产品走出去,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继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继续开展《乡音》采集、《乡贤》文化丛书出版。同时,加大非遗项目的“活动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个长效、循环的展示、展演平台。

    感谢你们对我区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11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