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7号提案的答复
霍启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文化城市建设 丰富文旅产业的建议》(第47号)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宣传部、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区科工商信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2023年5月25日、8月7日、8月10日分别进行了微信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现有的优势产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我区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和产业。
一、关于强化研究,将文化与旅游产业布局协同规划的建议
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我区印发了《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番禺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番府规〔2019〕3号),根据该管理办法,2019年至2021年共有41个项目获发放扶持或奖励资金1736.5万元;2022年,共有15个项目符合申报资格和条件,申报金额共计535万元。此外,还将全域旅游发展内容纳入了《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并印发实施。制定印发《广州市番禺区推动文旅体产业链(含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产业链为抓手,从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设、强化产业链用地保障、支持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产业链金融创新、支持产业链招商、支持非遗传承传播等方面促进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丰富及创新形式,拓展文化旅游的深度和广度的建议
一是弘扬广东音乐,助推文商旅融合发展。番禺是岭南文化发源地、广东音乐之乡。我区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组织策划“珠水金声 粤韵乐乡”2023年番禺区广东音乐传承与发展系列宣传活动、“粤韵飞扬 逐梦湾区”广东音乐会、“粤韵礼赞新征程”第十三届广东音乐邀请赛颁奖音乐会、“粤韵悠扬 乐享全程”广东音乐文化传播推广、戏曲进校园、广东音乐大讲堂、“赛龙夺锦 向上向善”街坊剧场音乐晚会暨“百家经典百姓诵”系列活动、广东音乐大赏、广东音乐进基层等活动。在沙湾古镇广东音乐馆举办《同气连枝·“弦歌不绝”》沙湾粤乐交流分享会;在石楼镇大岭村举办首届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广东音乐会;在广州地铁番禺广场站拾光音乐厅举办“沙湾广东音乐地铁行”。通过推动文化活动走进旅游景区、走进传统古村落、融入公共空间,从而更好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提高我区的文化旅游影响力,全面构建番禺广东音乐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擦亮广东音乐文化品牌,让广东音乐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二是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4月举办广州番禺民俗文化活动——沙湾街“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经典”文化传承活动,深度挖掘岭南特色传统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本次巡游共有26板飘色参演,同时还有鳌鱼、龙狮、鱼灯、兰花舞等组成的7个特色民间艺术方阵,巡游路线长达3公里,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多角度、近距离欣赏表演,共同体验民俗文化盛宴。以“读懂广州、读懂番禺——寻找家乡的故事”为主题,组织开展番禺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活动,让人们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番禺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让家乡情怀传承开来,让番禺人满怀“番禺味”。系列活动自2022年6月15日启动以来,先后举办了专家研讨会、乡情乡贤乡俗展演大赛和颁奖典礼暨汇报展演、记住乡愁实践教育基地西坊大院成果展等多项活动,并发布“番禺乡音”小程序,设立《番禺民俗趣谈》电台栏目。今明两年还将继续开展《乡音》采集、《乡贤》文化丛书出版。
三是积极探索红色旅游、夜间旅游、乡村旅游等文旅发展新路径,产业化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在红色旅游方面,我区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将全区被省认定的15处红色革命遗址建设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例如,作为“广东省廉政教育基地”和“广州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的宝墨园,深入挖掘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内涵,结合廉洁文化新元素,将红色故事、英雄事迹、清官文化集于一体,将廉洁文化融入岭南水乡园林,把廉政教育融入游园活动,打造一条以学习党史、弘扬清风、以景说廉的党风廉政教育学习路线。在夜间旅游方面,长隆欢乐世界、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长隆国际大马戏、岭南印象园等多家景区紧紧围绕夜游体验的升级,打造出全新夜游体验场景,为游客提供了夜游的好去处,持续释放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消费潜力,同时也助推了我区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旅游方面,2020年大岭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岭村、紫坭村、沙湾北村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名单中,我区有3条乡村游线路入选,分别是番禺水乡文化游线路、番禺山水园林美食游线路和番禺美丽乡村之旅。
三、关于善用人气、商气、文气,汇聚发展的好气势的建议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旅游发展聚人气、汇商气、显文气,全面推动旅游业态融合创新发展。支持长隆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实现智慧旅游转型升级,打造“开放式主题乐园+顶级商业购物中心”的新IP。2021年长隆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名单,2022年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3年广东科学中心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首批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余荫山房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州西坊大院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21年8月,我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成为该批次中广东省唯一一个获批的行政区(功能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区坚持“文化+设计”“文化+艺术”“文化+数字”理念,初步形成以珠宝首饰、灯光音响、动漫游艺为主的文化业态,培育聚集一批文化出口龙头企业,为我区文化出口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区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和产业集聚作用,聚力培育企业主体,将龙头企业“培优扶强”作为文化出口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四、关于加强旅游数字化基础建设,深化“互联网+旅游”的建议
持续推进“互联网+旅游”业态创新,丰富旅游产品供给。2023年5月18日,我区发布番禺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系统依托小程序开发,整合旅游景区、文博场馆、体育设施、商业街区等文旅资源绘成全域手绘地图,提供语音讲解、导航、线路推荐、VR全景浏览等自助服务,形成番禺导游导览一张图的特色体验。
加强旅游数字化基础建设,推动5G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不断提升我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5G网络深度覆盖,建立“区—镇(街)—运营商”三级沟通协调机制、联席会议等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落实公共资源无偿开放政策,协调开放公有、私有物业。截至目前,累计建成5G基站12805座,全市排名第二。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番禺深厚的岭南历史文化底蕴,植根番禺、植根粤港澳大湾区,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番禺贡献。
感谢您对我区文化旅游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