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吴建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接对口帮扶地区进行阶段性劳务输出的建议》(第12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区科工商信局认真研究办理,并于4月26日与您会面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部署要求,高度关注制造业企业发展,尤其是用工需求问题。目前我区制造业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用工荒”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我局通过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等系列措施,引导和鼓励更多产业人才流向制造业,缓解企业“用工荒”问题。主要措施如下:
一、拓展企业招聘渠道
为解决部分制造业企业在每年9-12月存在阶段性用工短缺现象,我局积极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沟通平台,拓展招聘渠道。一是依托“番禺就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搭建“不打烊”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企业和求职者可免费参加线上线下招聘会、发布求职信息和查找空岗信息、精准人岗匹配信息推送等就业服务。今年上半年,已开展线上线下公益性招聘会48场,提供岗位5.58万个,吸引4.56万人次进场求职。二是定期开展专场招聘会。为集中解决重点企业因新项目投产、订单增加、人员流动等出现的人手紧缺问题,及时缓解重点企业用工之需,每年10-11月开展“金秋招聘月”活动,全年开展重点企业用工保障行动招聘会15场以上。三是依托区、镇(街)、社区(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就地就近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岗位推荐、人岗精准匹配、零距离招聘会等服务,今年上半年已举办零距离招聘会12场,提供岗位1.4万个次,吸引1.1万人次进场求职。
二、推进劳务协作保障用工
根据对口帮扶地区农作业生产特点,务农人员根据不同时节种植不同农作物,普遍外出务工意愿不高。为做好用工高峰季节时的劳力输出工作,我局扎实推进就业帮扶。一是开展促进协作地区农村劳动力和脱贫人口实现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工作。2022年至今,我区帮扶贵州省赫章县、威宁县、金沙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广东稳定就业1854人,帮扶毕节市、黔南州、安顺市脱贫人口转移到番禺就业544人,其中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485人。二是优化就业服务,带动人才输送。今年上半年,已与威宁县、赫章县、金沙县人社部门联合举办3场2023年结对帮扶专场招聘会、6场直播带岗招聘活动,招聘会现场提供21家番禺优质企业、2405个就业岗位,直播带岗网络招聘活动为当地劳动力提供1.6万个优质岗位信息,有效促进供需双方对接交流,缓解企业“招工难”难题。三是推送优质就业岗位信息。今年上半年,向对口帮扶赫章县、威宁县、金沙县分别发送就业岗位信息2172个次,涉及企业63家次。四是开展“点对点”专车专列。组织开展异地务工人员“点对点”返乡返岗接送活动,分31批次专车、提供服务2710人次,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用工保障。
下阶段,为解决企业阶段性用工问题,我局将继续贯彻落实有关政策精神,强化精准施策,深入推进就业帮扶,高质量对接对口帮扶地区开展阶段性劳务输出工作,引入适合企业所需的劳动力:
一是拓展劳务协作地区范围。加大和广西河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作力度,引进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劳动力。
二是探索开展区域内企业用工调剂。鼓励符合条件“错峰用工”的企业开展合作,发动在各自企业员工参加调剂,更好的发挥调剂作用。
三是完善用工动态监测。做好辖区内企业用工旺季需求调查,及时掌握企业缺工、紧缺岗位情况,为“招工难”企业搭建用工调剂平台,优化供需对接。
感谢您对我区企业用工问题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