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刘晓琨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番禺区东北片旅游风景区的建议》(第14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科工商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城市更新局、南村镇、新造镇、化龙镇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分别在5月30日和6月1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重大机遇,依托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在深挖和整合旅游资源上取得显著成效。
一、关于把零散的文物保护单位、景点、网红打卡点串联起来,统筹规划打造整片的旅游路线的建议
一是2018年我区编制公布《番禺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0)》,番禺全域分为四大商旅功能片区,从而通过“景区带动片区,片区带动全域”构建起区域现代化旅游体系。包括以莲花山—海鸥岛—亚运城为核心的东部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片区,包括石楼、石碁、大龙等镇(街);以宝墨园—沙湾古镇—龙湾涌湿地公园为核心的西部岭南文化生态旅游片区,包括沙湾、桥南、沙头等镇(街);以长隆旅游度假区—广州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为核心的中部现代游乐商贸旅游片区,包括南村、洛浦、大石、石壁、钟村、市桥、东环等镇(街);以大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为核心的北部科普科教科创旅游片区,包括小谷围、新造、化龙等镇(街)。二是根据《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抓紧落实《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2022年实施方案》中各项工作要求,区城市更新局加快开展《番禺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大纲》修编工作,配合开展《珠江高质量发展带道路贯通实施方案》《番禺区南大干线经济带空间优化提升规划暨番禺区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区提升行动规划》等编制工作。通过罗边村、沙溪村、新基村、员岗村等旧村改造项目,对片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并活化利用,打造整合历史文化遗存的公共空间节点,延续场地的集体文化记忆。如罗边村更新改造项目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荫山房、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培兰书院、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育清罗公祠和村内其他祠堂、庙宇进行整合及异地保护,在余荫大街北侧形成历史文化街区,与余荫山房互相呼应,形成良好的互动,传承岭南古代园林建筑历史文化。在编制南村村旧村改造的规划时,充分对南村邬氏大宗祠、南圃邬公祠、南村彭氏宗祠、南村朱氏祠堂、永宁里门楼(5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19处)等不可移动非物质历史文化线索进行摸查及评估,根据历史文化资源分布、保护利用及相关设计,串联成片,打通邬氏光大堂古建筑群——永宁里历史街区——余荫山房古建筑群的空间规廊。三是根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开展广州市旅游资源普查的通知》工作部署,开展我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成立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小组,委托第三方组建涵盖旅游、地理、历史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旅游资源普查队伍,全面摸清我区旅游资源家底,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定级,为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线路打造提供基础支撑。四是擦亮屈大均品牌。依托思贤村内屈大均墓、八泉亭、听泉屈公祠等资源,2023年以来,举办屈大均文化宣传进社区、屈大均诗歌朗诵大赛、屈大均拓印制造活动;清明节期间举办缅怀爱国诗人屈大均清明祭扫活动、青少年“敬先贤、思遥寄”研学活动;5月举办“为时光烙印,为阅读停留”屈大均文化书签DIY活动。同时,从2022年年末以来,在视频号打造“屈大均文化——一分钟小课堂”,目前已经完成 12 期视频制作,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关于配套好各景点周边的便民设施的建议
一是2018年至2020年,我区开展“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共新建、改建公厕261座,弥补公共厕所数量不足的短板。另外,我区把“厕所革命”作为提升全域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各大景区厕所从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都得到显著提升,增强了市民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感。二是依托全国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站——广州南站,我区规划建设4条高速铁路、3条城际轨道、4条城市轨道,区内地铁运营里程达64.7公里,“六纵六横”高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开设7条区内旅游公交专线,建成绿道424公里,碧道222公里,构建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区交通运输局根据文旅节点周边的道路通行和客流情况变化,逐步优化完善我区公交线网,目前屈氏大宗祠周边设有公交站点莘汀村站,该站点至屈氏大宗祠步行距离约350米,停靠番51、番53等3条公交线路,可接驳地铁新造站、地铁员岗站及通往市桥、南村、大石等镇(街)。余荫山房周边设置公交线路番30旅游专线(余荫山房至奥园广场),可接驳地铁员岗站、地铁南村万博站、地铁汉溪长隆站和地铁市桥站。三是2022年我局组织对各镇(街)的工业及乡村文旅资源摸底调查,尤其是特色旅游民宿、农家乐等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地梳理,包括新造镇、化龙镇等都具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化龙镇拥有腰记饭店、龙林山庄、雍雅兄弟山庄等特色农家乐,新造镇拥有格林东庄、8号晒谷场、金航农场、红林花海民宿农庄、新造铭培番薯岭等五个特色农庄、农家乐。
三、关于推出文化民俗游、乡村生态游、工业游等不同风格的路线,供不同受众多样化选择的建议
一是我区推出番禺山水园林美食游(莲花山旅游区-余荫山房-长隆飞鸟乐园-渔人码头景区)、番禺水乡文化游(沙湾古镇-宝墨园-南粤苑-海鸥岛-大岭村),及番禺美丽乡村之旅(番禺博物馆-沙湾古镇-松露小学-大岭村)等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二是我局以“岭南古邑 粤韵番禺”为主线,串起大学书香、智造时尚、岭南民俗、红色文化、广东音乐、广州美食六大品牌,推出“‘禺’你相约,全域畅游”12条主题旅游线路,其中就包括“禺村探秘.名村寻迹游”“禺韵流长.南粤民俗游”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是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及活化利用,截至目前,莲花山古采石场、上漖船厂、沙湾街紫坭糖厂、西坊大院、市头糖厂宿舍群、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二仓库、广州珠江面粉有限公司等7处工业遗存入选广州市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新造镇的良仓·新造创意园,前身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苏式风格的国家粮食仓储之地(广东省粮油储运有限公司第二仓库)以及民国时期番禺县政府旧址,后续将以城市更新微改造方式,以焕发老城市新活力为目标,打造成一个集创意办公、人文商业、艺术生活、社区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商旅艺术园区,并将致力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化高地和国家级文化创意示范基地、国际亲海的滨水文商旅新地标。
目前,化龙、新造、南村的旅游资源点虽然十分丰富,但也不同程度存在旅游吸引力不够强,旅游接待能力和基础配套不足等问题。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唯一性、震撼性、规模性仍不够突出。下一步,我区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对该片区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摸查,对辖内零散的文物保护点、景点、网红打卡点是否具备参观游览条件进行评估,如符合对外游览条件,我们将纳入我区旅游资源的统筹规划,整合打造相应的旅游线路。另外也将继续着力提升我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将我区打造成为“湾区范、岭南风、番禺味”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典范区域。
感谢您对南村镇等东北片区文旅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区全域旅游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