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罗笑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上下涌避风锚地工程实施的建议》(第22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石楼镇政府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6月1日进行了电话交流,经综合石楼镇政府会办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项目实施背景
2021年以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跟国家新一轮创新驱动战略,以莲花山渔港经济区建设为重要契机,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全力创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倾力打造广东休闲渔业新标杆,致力促进渔业产高质量发展。2022年6月10日,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揭牌,标志着国家级试点项目正式启航。
针对您提出的“消防安全隐患多、污水排放难解决、拆除整治难度大”等问题,为进一步帮助渔民上岸就业,改善住房条件,促进渔村渔民发展,改善渔民生活居住环境,提高周边人气,促进渔民新型就业,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渔业渔民渔村高质量发展,目前正积极开展上下涌避风锚地工程项目及配套安置房项目建设。
二、工作概况
2022年8月,为推进安置房建设项目,开始广州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及配套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申报工作。2023年4月,广州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及配套项目已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被批准纳入广州市2023年第二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准备项目清单,获批资金13.46亿元。6月12日,石楼镇召开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安置房项目拆迁安置工作动员大会;6月20日,我区印发《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上下涌避风锚地工程的建设通告》;6月21日,完成上下涌避风锚地工程招投标工作,取得中标通知书。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完善临港产业集聚片区规划
对渔港经济区临港产业集聚片区进行上层规划研究工作。以渔港经济区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梳理渔港经济区临港产业集聚片区的规划定位和发展策略,集聚渔港经济区临港渔业和海洋业发展要素,提高周边区域人流量,对渔港经济区临港产业集聚片区进行区域宏观环境分析、区域本底与竞合分析、类似区域的对标研究,对该地区总体发展定位和目标进行梳理,对渔港经济区临港产业集聚片区的产业选择与实施路径区域布局与分期开发时序高阶明确发展思路,以招商引资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为推动渔港经济区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加强建设管理,全力推动渔港经济区提质增效
搭建智慧渔港系统,建设砺江涌避风锚地、上下涌避风锚地、上涌休闲渔业码头,完善渔港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智慧、平安、绿色、产业、人文于一体的新型渔港,全面提升莲花山渔港治理效能。开展上下涌拆迁安置工作,拆除上下涌两岸部分破旧棚屋或建筑物,在片区周边选定安置区对渔民进行安置,开展上下涌两岸景观整治、污水治理等工作,解决村民诉求问题,改善渔民居住环境,切实保障渔民利益。
(三)健全体制机制,全力推动渔港经济区规范建设
实施渔港经济区创建工作方案,制定项目建设管理中心章程及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建设管理中心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渔港经济区项目取得实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项目研判、推进等工作中,根据项目情况,提出专业性指导意见,研究解决影响项目落地的困难问题;实施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分工方案,压实各级责任,挂图作战,所有项目按计划“倒排工期”,切实提升项目推进工作效率;实施“链长制”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养殖、加工、营销、休闲等水产全产业链集聚融合,形成以渔业名优种苗繁育、精品水产养殖、水产品精细加工、风味饲料生产、生态绿色渔业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实施“港长制”工作方案,以港长制为统领压实各级党组织监管责任,建立完善常态化安全监管机制、渔业资源管护体制机制,促进依港管船、管人、管渔落到实处。
(四)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破除渔港经济区发展难题
积极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对接,确保顺利通过下一批专项债申请,加快推动上下涌避风锚地工程建设及拆迁安置工作,促进水上渔民顺利转业、转产、转居;争取加大对渔港经济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破解番禺工业用地价格高导致的招商困难困境,促进冷链物流企业落户,盘活低效用地建设水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项目,补齐渔港经济区冷链物流产业短板,推动渔业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渔业产业质量档次及市场竞争力,建设原产地、粗加工与终端销售环节之间的全程冷链流通体系,使渔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系更加紧密。
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