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水务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王棣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治理华景新城门口、海伦堡御院、南郊村“逢雨水浸”及污水倒灌的建议》(第57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污水公司、区排水公司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5月22日进行了电话回访。经综合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番禺区桥南街位于市桥河以南、沙湾水道以北,属陇枕围排涝片区,区域内河涌水系发达,大部分河涌呈南北走向,通过沙陇运河相互贯通,片区内分流制及截流式合流制并存。自广州亚运会以来,桥南街先后开展河涌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查缺补漏、城镇污水管网完善、排水单元达标攻坚等各项治水工程,目前区域内建成了较为完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但伴随城市建设发展,地面抬高、硬化率增长,缺乏绿地、湿地等调蓄设施的现状影响。在个别地势低洼的位置(如南郊村、华景新城、奥园广场等地)短时强降雨下出现水浸现象,对人民群众造成较大影响。
二、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踏勘及排查,桥南街的水浸、污水倒灌问题主要原因是:
(一)已建成的排水管网存在缺陷、下游管网转输能力不足,导致该片区污水主管运行水位较高。
(二)老旧城区大部分仅在外围截污、未完成雨污分流改造,雨水排放通道不畅,导致低洼位置雨水无法及时排走。
三、整治工作
为系统性解决桥南街的水浸问题,按照“污涝同治”总原则,我局牵头区污水公司、区排水公司、桥南街等相关部门,以“绣花”功夫进一步加大排水系统建设及改造力度,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具体如下:
(一)持续开展已建排水设施清疏修复
结合《番禺区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对全区排水管网“查一遍、清一遍、修一遍”的工作安排,区排水公司将加大已建排水设施的巡查排查及清疏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市政道路排水管的结构性、功能性等缺陷问题,并对主要道路已建排水管网缺陷修复。结合年度排水设施大中修以及沙湾桥南水环境提升工作计划,对主要道路已建排水管网缺陷修复,改造沿线截污闸门井,连通提升过河管,解决管网渗漏问题,以进一步降低管网液位,减少雨天污水溢流。
(二)推进桥南净水厂建设
桥南街片区属前锋污水处理系统,受限于前锋净水厂的产能及亚运大道污水主干管的高液位运行,地铁三号线延长线、亚运大道快速化改造对亚运大道污水主干管的影响,沙湾2#泵站未能按正常负荷运行,沙湾桥南片区的生活污水无法及时输送处理。为解决该问题,“十四五”期间计划在桥南街新建一座净水厂,将污水就地消纳处理,以降低管网液位。该工程建设规模12万吨/天,目前正在主体工程施工,计划2024年6月通水。
(三)开展水浸整治工作
针对华景新城门口雨天积水问题,通过排水单元配套公共管网完善及改造工程,南华路计划新建污水管,现状合流管改造为雨水管,通过构建雨污分流措施,完善区域雨水管网系统,改善区域排水问题,目前已完成施工;针对海伦堡御院周边雨天积水问题,区排水公司对南城路雨水强排泵进行参数调校,降低排涝泵启动水位参数,加强区域排水能力;针对南郊村雨天积水问题,开展村内排水管网完善及分流改造。通过市桥水道-沙湾水道流域(市桥河以南)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新建污水管网11.98km、雨水管网1.56km、截污纳管修复改造3.80km,对百花街、南碧大街、南新大街等区域进行排水改造,污水通过原有排水系统收集后,抽排至南堤路污水主管,雨水则通过新建雨水明沟,将片区内地面雨水收集后,抽排至市桥河。目前建设方案正在市级开展联审决策,同步开展初步设计编制工作。同时,我局将加强排水设施的运行调度工作,桥南街及区排水公司安排专人对片区内的河涌及相关排水设施进行巡查,按照应急预案及时落实预警应急调度,确保管网及时腾空,从而缓解雨天积水问题。
感谢您对我区排水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水务局
2023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