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黎艳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帮助民营企业解难纾困,提振发展信心的建议》(第10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发展改革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推动区内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助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区民营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7月,全区工商注册登记个体、私营企业共41.26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8.48%。
一、发挥数智化优势,优化政策兑现服务
近年来,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助企暖企、惠民惠农各类财政奖补政策落地实施、取得实效。一是在优化政策兑现服务方面,对各类优惠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细化梳理,形成“标签化”管理的政策兑现事项清单。推进企业和群众获取政策、申报政策、享受政策“一网通办”,打通省政务服务网数据互联,实现政策兑现事项“一键申报”。优化惠企政策兑现流程,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政策兑现专窗,专人专职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集成服务,持续提升政策兑现服务效能。二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紧密结合数字政府2.0改革需求,不断提高惠企政策知晓度,针对以往“企业找政策难”“政策读不懂”等问题,充分发挥数智化优势,持续做好涉企政策宣传推广。利用大数据分析形成企业画像,精准匹配受惠企业范围,通过制作“一图读懂”形式的宣传材料并依托5G短信、“禺好办”小程序等渠道,将政策申报信息精准推送至目标企业,从“企业找政策”变成“政策找企业”,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持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二、做实做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印发《番禺区贯彻落实广州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工作方案》,在市场环境、要素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四个方面推行33项举措。二是印发《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再出发”大行动表》,开展营商环境大宣讲、大走访、大服务三大项十小项行动,统筹协调各职能单位、各镇(街)开展政策宣讲解读等暖企工作,创新政企沟通方式,访企问需解诉求。三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持续落实区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工作机制和区领导与民营企业家恳谈机制。常态化开展中小企业走访调研,主动靠前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解决企业用地、用工、原材料、办公用房等困难,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四是积极举办区政企沟通座谈会、区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轮值活动暨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交流活动,邀请区主要领导、区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搭建政企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现场解答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五是建立区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及16个镇(街)民营企业投诉分中心,常态化收集民营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协调有关单位部门解决,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三、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印发《番禺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方案》,按“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库,编制为企办实事清单,提供创新支持、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供需对接等服务,每年入库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企业,不断壮大优质市场主体。二是做好要素保障。把专精特新企业优先纳入用地用房保障对象,结合现有产业用地,协调解决企业用地需求;支持天安节能科技园、华创产业园、创新科技园等率先申报“专精特新园区”,鼓励产业园区引进重点项目和企业,持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四、建立专利运用转化工作机制,降低企业成本
我区高度重视广州大学城高校创新资源,引导和鼓励高校院所、研发机构积极对接中小微企业专利技术需求,促进专利技术向中小微企业转让,推动专利技术市场化。引入深耕专利创造、运用领域多年的广州中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与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广州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对接,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摸清需求,确定合作模式。引导高校科研团队将专利研发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建立和实施专利收益机制,成功促成广东工业大学某教授团队与广州秉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助力企业每年节省数亿成本。
五、做好金融服务,助企纾困解难
一是推动建设“中小企业融资畅通工程”,精准摸查全区企业融资需求,协调金融投资机构与企业深入对接,鼓励银行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并提供深层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依托产融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2024年以来,我区已举办规模以上产融对接活动18场次,带动区内金融机构解决4835家中小微企业共114亿元的融资需求。二是出台《广州市番禺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扶持奖励办法》,对企业在国内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科创板或境外上市的,给予资金扶持。三是强化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邀请券商、证券交易所专业人员到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充分发挥区科技企业上市培育促进中心的服务功能,主动与企业对接,组织区内相关部门集中接受拟上市企业守法情况访谈,有效加快重点培育企业的上市进程。
六、下一步工作
一是因企施策赋能科技创新。根据民营经济发展新形势,对现有政策不断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政策及时性、有效性。聚焦民营企业萌芽发展壮大全生命流程特点,优化出台区域总部企业、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培育等惠企政策,通过“真金白银”奖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招才引智活力,以政策精准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
二是坚定不移做好暖企服务。继续完善区领导常态化挂点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机制,由区领导分别带队深入我区重点企业,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倾听企业诉求,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协调解决重大难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收、增效,促进我区民营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三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民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创新平台,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四是释放人才政策新红利。制定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持续做好“番禺人才生态30条”评审及颁奖工作,放大人才政策保障牵引效应。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番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等国家级平台的联动谋划,争取更多政策资源落地番禺。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助力民营企业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活动和展览会,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同时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开拓线上市场,扩大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市场拓展,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番禺经济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