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22年 > 2022年提案


广州市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第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7号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番禺区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保护传承“狮舞(广东醒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第47号)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文联、沙湾街、钟村街、大龙街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于7月28日召开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经综合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文联、沙湾街、钟村街、大龙街等单位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龙狮文化是一种集武术、舞蹈、音乐、技巧等综合因素的体育项目,充分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展示出一种团结力量,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象征。近年来,区职能部门以及属地镇街积极挖掘龙狮文化,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主要工作有:

    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不断加大醒狮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力度

    广东醒狮已被分别列入国家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周珠仔作为广东醒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2018——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表现突出,获先进一线工作者(文化传承类)称号。近年来,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加大对广东醒狮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主要工作有:一是扎实开展普查。分别于2009年、2014年开展包括广东醒狮在内的非遗线索普查,同时配合广州市醒狮资源调研开展全区醒狮资源普查,我区辖内各镇(街)共有醒狮队伍21支,活跃在区内大部分镇(街)。二是不断完善广东醒狮非遗保护体系。目前全区共有1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狮舞(广东醒狮,第一批,2006年);3个区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广东醒狮(新桥,第二批,2012年)、广东醒狮(市头,第三批,2015年)、广东醒狮(市桥,第二批,2012年);有6名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为:周镇隆(省级)、周珠仔(市级)、周伟强(市级)、周锐东(市级)、蒋冠华(区级)、张崇格(区级)。拥有新桥小学、沙湾西村育才小学、沙湾镇实验小学、文边小学等一批在传承广东醒狮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市、区级非遗传承基地。三是为广东醒狮艺术提供展示平台。通过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邀请区内广东醒狮队伍进行现场展示和舞台展演,同时举办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图片展,向市民传播我区优秀非遗知识。四是不断加强广东醒狮传承推广。举办“寻找禺山的记忆”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展演、展示、展览等方式将包括广东醒狮在内的我区优秀非遗文化带进校园,不断加深青少年对广东醒狮的认识和了解。每年推荐我区多间学校的醒狮队伍参加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目前已累计获得金奖2次,银奖2次。结合大龙街特色非遗项目,在大龙街开展了广东醒狮暑期青少年非遗传承班,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五是出版系列丛书。区非遗中心先后组织编写《番禺非遗通识汇编》《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小册子)向青少年和普通市民普及包括灰塑在内的非遗知识。《番禺非遗通识汇编》汇总了包括广东醒狮在内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概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广东醒狮常识和传承保护概貌。六是非遗传承与文物活化相结合。探索“文物活化与非遗传承传播相结合”的传承思路,指导相关镇(街),将区内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如石楼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善世堂、大龙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九成书院、化龙镇区级文物登记单位山门大宗祠,活化利用为广东醒狮传承传播活动场所。通过将区内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古香古色的文物和古建筑内,增强市民群众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实文物和古建筑,提高区域内非遗整体保护水平。

    二、区文联积极推动醒狮文化创新性发展

    区文联重视挖掘和传承本土优秀的醒狮文化,通过深入指导、重点扶持、整合资源,大胆创新,使传统的醒狮文化融入时代气息并注入新的活力,真正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取得优异成绩。2004年,番禺民间艺术团进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天坛公园游园活动文艺演出;2006年,沙湾醒狮艺术团代表南狮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八届全国文代会、第七届全国作代会”联欢晚会演出;2010年,由番禺区文联创作,钟村民间艺术团参演的节目《虎啸神州》,代表广东省文联参加由中国文联与中央电视台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活动,并应中组部邀请参加“院士专家新春联谊会”演出;2010年,经省文联选拔推荐,组织队伍代表广东省参加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2022年,番禺区文联受中国文联邀请,组织番禺醒狮团在北京录制“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2春节大联欢”节目等。

    三、区教育局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

    目前全区已有48所区级以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学校,在龙狮文化艺术方面,各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均有涉及,其中以钟村、沙湾两个片区的学校做得比较出色。位于“广东省龙狮文化之乡”的钟村中学,也是“龙狮文化校园实践基地”,曾承办过广州市第二届少年龙狮锦标赛,学校龙狮社团成立于2016年,以“钟秀源远,侪辈担承”为宗旨传承龙狮文化,在校内外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舞龙舞狮教学、竞赛、展示、社会服务等活动,自成立以来已培养了150多位舞龙舞狮好手,他们刻苦训练,传承技艺,成绩显著,曾获得广州市第二届少年龙狮锦标赛一等奖、2017年番禺区龙狮锦标赛金奖、2018年广州市番禺区禺山武林传统醒狮一等奖。此外,钟村街中心幼儿园深挖龙狮文化精神,依托课题研究与探索挖掘龙狮文化的精神内涵,构建出园本特色的龙狮文化,开拓小醒狮系列龙狮文创产品,寓龙狮之形、之情、之神,毓育乐悦、乐志、乐学有灵气的一代。沙湾实验小学挖掘和弘扬沙湾优秀历史文化,弘扬尚武文化,积极推进武术、舞狮、舞龙、舞凤等项目在学校的实施,颇具特色。

    四、钟村街做好龙狮文化“薪火相传”

    2005年成立龙狮武术协会,钟村街相继被评为“广东省龙狮文化之乡”“中国龙狮文化之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在钟村中心小学、谢村小学、钟村中学和钟村中心幼儿园成立“龙狮文化传承基地”,并把龙狮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形成龙狮操、龙狮鼓、龙狮剧、龙狮课、龙狮编织等课程,利用沉浸式教育激发学生们对学习本土传统龙狮文化的兴趣,采用阶梯式培养模式培育更多龙狮文化“继承人”,进一步巩固龙狮文化育苗计划。同时,将龙狮文化作为钟村街的文化品牌重点打造,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节日氛围的布置等,处处都能看到钟村龙狮文化的特色。并通过南方+、番禺融媒、《今日钟村》报刊和微社区e家通等宣传渠道,宣扬龙狮文化向上向善、顽强拼搏的精神。每年由街道牵头定期举办龙狮武术展演活动,从而不断激发龙狮团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通过线上线下展演的形式,展示龙狮技艺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本土龙狮文化品牌的知晓率。

    五、沙湾街不断提升醒狮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沙湾街对狮舞(广东醒狮)文化与技艺不断进行挖掘、整理和提升,结合文化旅游项目进行融合开发,通过完善项目资料、提供训练场所器材及展示平台、接待媒体作宣传等,积极推动醒狮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狮艺民间社团与外界交流沟通,充分展示醒狮的艺术魅力。沙湾龙狮协会(原沙坑龙狮团)成立于1997年,常年活跃于沙湾地区,并组织开展各类比赛、组队参赛、日常训练及传承传播活动等。同时,将辖内实验小学龙狮项目推荐成为番禺区“一校一特色”品牌项目,编制《弘义致远》校本课程,建立梯队式传承教育模式;开展进社区教育,开设狮艺学习班、“沙湾街狮舞(广东醒狮)公益培训班”等。此外,在重大节庆、文艺与旅游活动中为龙狮提供多方位展示平台,扩充龙狮文化影响力,与沙湾古镇、宝墨园景区联合举办非遗文化展示与传播活动,多年来狮舞是景区大型民俗文化展演的重点节目,沙湾龙狮协会参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湾留耕堂牌匾揭幕仪式”及“沙湾民俗文化博览馆开馆仪式”展演,参与全域旅游宣传片《遇见沙湾》拍摄。实验小学龙狮队参加省龙狮、麒麟锦标赛,获小学组传统群狮、单狮三等奖,市第二届龙狮邀请赛并荣获女子龙金奖。兴贤小学龙狮队参加2020广州市“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启动仪式暨非遗醒狮进校园成果汇报演出,获第五届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单狮、群狮比赛铜奖。实验小学的曾梓夏同学参加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联合主办的“非遗少年说”演讲展示活动,用演讲和演艺形式展现了醒狮的非遗文化内涵,荣获“非遗少年达人”称号。

    六、大龙街做好醒狮非遗传承工作

    发挥辖区新桥小学(九成书院)与醒狮文化的天然深度融合优势,不断建强机制、壮大队伍、创新形式,让新桥这一著名的醒狮之乡在活态传承中激发非遗新活力,不断推动醒狮作为岭南民俗文化的优秀代表回归社区、回归生活。2021年,九成书院入选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新桥小学(九成书院)被评为2021-2023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新桥小学(九成书院)成立学校“武术醒狮”社团,挂牌成立“广东省武术协会精武会番禺新桥武术醒狮训练基地”,聘请广东省南狮传承人周珠仔、萧永健等为教练,积极开展社团宣传活动和推广武术醒狮,创建武术训练团队与特色品牌。2021年,新桥村武术醒狮社团编写了校本读物《醒狮操》,对九成书院历史以及书院文化理念、南狮文化、新桥小学武术醒狮社团等进行了介绍,创编了“少儿醒狮操”,同时开发醒狮校本课程,在各学科中渗透醒狮文化,推动醒狮文化充分吸收新生力量。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深挖醒狮、龙狮文化内涵,大力传承保护优秀文化。主要工作有:

    一是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进一步促进龙狮文化的普及、传承、保护工作,继续组织推荐符合条件的龙狮类非遗项目申报相关级别的代表性名录,推动大湾区醒狮艺术交流活动,扶持优秀团队壮大发展,适当提高项目传承人补助经费,并为各类社团提供艺术展示平台。

    二是区文联计划与钟村街联合在广州市民间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共建醒狮艺术体验空间,让广大市民有机会体验醒狮艺术,做好优秀传统艺术的活态传承。

    三是区教育局将继续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番禺教育新的更大贡献。

    四是钟村街继续通过恒常组织开展青少年龙狮武术公益培训、扶持“龙狮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组织龙狮武术成员单位展演等形式,扶持龙狮文化发展。

    五是沙湾街将继续开展非遗狮舞(广东醒狮)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把狮舞研学游和醒狮展演纳入旅游项目的开发内容,为其提供坚实的展示平台和更多的表演机会,并以保护、传承为基础力促醒狮演艺走向产业化。继续对非遗狮舞(广东醒狮)文化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联合本土其它民间文化一起进行有效整合,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项目的保护和推广。建立醒狮艺人的长效培养机制,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拓宽醒狮演出套路的传承创新和传授途径,在青少年中培养传承人,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9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